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针对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以来杭州货运中心开行铁路集装箱特需班列过程中管理、作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铁路集装箱专业管理特点和铁路集装箱安全关键风险卡控要求,从完善集装箱特需班列安全管理制度和办法、强化专业管理队伍建设与人员培训、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改善结合部管理等方面,对加强铁路集装箱特需班列运输安全管理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汉霞 《铁道货运》2014,(9):42-45
在阐述铁路货运作业劳动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人的因素、设备的因素、环境的因素、管理的因素?4?个方面分析货运作业劳动安全风险因素,提出强化职工劳动安全风险意识、强化设备运用管理、改善装卸作业环境、加强劳动安全管理、抓好闭环风险管理等确保货运作业劳动安全的对策,以保证人身安全,确保运输畅通。  相似文献   

3.
货改以后,货运中心安全重点为装载加固和劳动安全,而劳动安全关键是机械作业,着重分析机械作业安全问题的种类、产生原因以及对策措施等.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落实货运安全风险管理各项制度,确保货物运输安全,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长沙货运中心充分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对问题点留取图像(视频)和音频等资料,推进作业监控分析制度。选取长沙货运中心2017年的监控分析数据,针对长沙货运中心执行监控分析制度以来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从开展专业作业监控、提升监控分析能力、扩大监控范围、严格按标准定责、提高作业人员监控业务能力等方面提出对策,不断优化铁路货运作业监控分析制度,全面提升货运安全防控能力,以达到创建良好的货运运输安全管理环境目的。  相似文献   

5.
做好超偏载防控检查是确保货运装卸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提高货车超偏载检测质量,从装卸车作业及轨道衡检测2个方面分析超偏载问题车产生的原因,提出加强装卸车作业超偏载防控、把控轨道衡检测、加强现场作业监控、全方位加强质量标准控制等铁路货车超偏载防控对策,从装卸车源头抓起,不断完善货车超偏载防控作业流程和作业标准,建立计量设备运用应急预案,加强设备及人员管理,提高装卸车作业质量和效率,以有效防控铁路货车超偏载问题,确保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6.
姜靓川 《铁道货运》2011,(8):37-40,54
从货运作业过程、货运安全管理体系、货运职工队伍素质、货运外部环境方面分析铁路货运安全现状。提出加强作业过程控制,加大货运安全基础设施投入;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推进货运安全基础五大系统建设;加强专业技术培训,优化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合作,创造货运安全防范的良好环境等提高铁路货运安全防范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零散快运货物和混装货物装载运输安全对铁路货运安全至关重要,为提升上海铁路局货运系统货物安检查危管理水平,在阐述零散快运货物和混装货物安检工作存在安检查危制度流于形式、安检查危设备配备不足、班组作业岗位间互控工作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的基础上,从现场作业层和管理层2个方面对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从制度管理、设施配置、职责分工、检查标准、考核力度等方面入手,完善安检查危基础管理制度,规范各运输产品安检查危的作业流程,确保零散货物和混装货物运输安全风险有序可控。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铁路货运车站在生产作业中缺乏信息化管理手段的问题,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等技术设计了铁路货运车站生产作业管理系统。该系统以站场图形化界面为基础,通过多点组播、请求应答和时钟同步等数据交互技术,实现了车务段作业计划远程接收、作业状态自动反馈、运转作业及货运作业的图形化集中管理、操作流程安全卡控等功能。实践证明,该系统构建了货运车站与车务段之间生产调度指挥的信息通道,提高了车务段管辖范围内货运车站生产管理透明度和作业实施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北京局集团公司货运票据电子化工作质量,根据实际货运作业流程,按时间先后对需求提报受理、进货、装车承运、列车出发、途中作业、列车到达、卸车、交付等8个作业环节中常见货运票据电子化作业问题进行分析,阐述货运票据电子化作业问题类型,分析对货运票据电子化作业质量影响程度,提出计算货运票据电子化作业问题严重性的量化方法。针对北京局集团公司货运票据电子化作业情况进行量化计算,根据问题严重性得分,分析北京局集团公司存在的重点货运票据电子化作业问题,提出货运票据电子化作业质量提升对策,为铁路局集团公司货运票据电子化管理、货运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针对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以来杭州货运中心与车务站段结合部安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构建结合部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结合部安全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并运用Matlab运算得出结果,确定各风险项点权重。结合实例分析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结合部安全风险卡控措施,即健全结合部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明晰结合部各岗位的职责范围和作业标准、建立结合部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加强日常沟通协调及信息定期分析制度、推进职工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王振兴 《铁道货运》2011,29(1):14-16
阐述标准化作业在铁路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分析目前铁路贷运作业中存在货运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作业标准执行不到位、规章文电管理标准化需要加强等问题,提出通过不断加强货运作业标准化的教育、坚持抓好货运作业标准的落实、不断提高规章文电标准化管理水平等强化作业标准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的实施是铁路主动对接互联网+、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手段的有力实践,是提高铁路货运信息化程度的关键,对实现货运数据共享,现场作业规范,服务效率提高至关重要。结合现场实际,从货运岗位、货运作业流程2个方面,阐述铁路货运现场作业现状,分析货运票据电子化实施影响,提出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实施对策,即:完善货运票据电子化系统功能、深化货运票据电子化操作、实施集约化管理、优化作业人员结构等,不断提升铁路货运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3.
从货装作业标准化成效显著、货运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安全检查整治步入常态化方面,铁路货运安全风险管理持续推进。通过分析货运组织改革取得的新突破,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仍然面临着严峻形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生产服务质量的对策,即深入推进"三化"建设、加强货运装卸管理、健全安全重点信息反馈与处置、加快提升货运信息化水平、深化改革措施落实、完善零散货物快运组织、大力推进集装化运输、规范投诉和理赔处理、强化货运设施设备改造、提高职工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14.
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开启了"电子货票"的时代。为优化铁路集装箱作业流程,提高集装箱作业效率,通过阐述基于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的集装箱作业流程现状,结合目前铁路集装箱作业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对集装箱作业流程的影响因素,提出完善集装箱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规范集装箱作业流程管理、加强作业人员业务培训、转变管理理念等方面的优化对策,更进一步完善铁路集装箱作业流程。  相似文献   

15.
从健全货运安全基本制度、完善货运安全基本方法、强化货运安全过程管理、提升货运安全科技保障、建立货运安全结果考核体系等方面,阐述当前铁路货运安全管理现状,分析铁路货运量增长和货源结构调整、铁路技术装备大量投入、大数据技术运用等影响因素,提出铁路货运安全管理发展对策,即:提高专业化安全意识,完善专业化安全制度,建设专业化人员队伍,加强专业化安全设备保障,实现专业化安全闭环管理与考核,以确保货运系统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中间站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中间站调车安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提高职工素质和强化现场作业卡控等方面,阐述了中间站调车安全管理与控制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西安西站按照铁道部、铁路局的总体部署,发挥专业管理职能作用,以适应新形势、创新货运安全管理为主线,从深化专项整治内涵、整合信息资源、推进战略装车点建设及优化货运作业流程等方面,积极推进货运管理改革和货运信息化建设,提高货运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阐述上海铁路局货运信息化建设信息应用领域不断拓宽、货运站系统全面投入运用、建设铁路局货运安全监控平台及结合货运组织改革变化积极提供信息支撑等实践的基础上,从加强上级部门的支持与专业部门的配合、坚持业务部门主导和管理创新及规范对货运信息系统运用的管理3个方面分析如何推进货运信息化建设,最后提出以信息化手段促进作业标准化的落实和以制度信息化保障作业标准化的落实来加强货运作业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为确保铁路军事运输货物装载安全,通过概述铁路军事运输货物装载安全卡控现状,从车辆选用、装车方案落实、超限尺寸复核、装备部件检查、押运人管理角度阐述军事运输货物装载安全卡控重点,并结合北京铁路局特殊的政治、军事及地理位置因素,从装车量大、装载难度大、检查难度大、部队装车人员变化大等方面分析北京铁路局军事运输货物装载安全卡控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明确作业标准、加强业务培训、细化装车作业流程、加强现场盯控、依靠科技设备保安全等加强军事运输货物装载安全的卡控对策。  相似文献   

20.
顾胜周 《铁道货运》2013,(11):44-46
在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新形势下,贷运组织及装卸作业以安全生产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保证货物的快装快卸、优质高效,以及确保行车组织的安全正点。在分析上海铁路局铁路委托装卸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委托企业经营激励、增强委托企业抗风险能力、健全委托企业安全管理整章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