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海员劳务外派业务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外派规模,并逐渐成为国际海员劳务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据初步估算,目前中国海员服务于外国籍和港澳台地区籍船舶每年约10万人次,并且这一队伍正以每年7 000人次左右的规模扩大。  相似文献   

2.
林立 《中国水运》2011,(7):48-49
外派海员作为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创造大量的外汇收入,为解决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作出积极贡献,在培养航运人才、解决海员紧缺、打造航运大国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海员外派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曲折,但正逐步走向成熟。1950年,为打破国际封锁,中国政府与波兰政府共同合资成立中波公  相似文献   

3.
2011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外派管理规定》正式实施。这一规定旨在规范海员外派管理,维护外派海员的合法权益,提高我国外派海员的整体素质和国际形象,促进海员外派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国外派海员生存现状究竟如何?中国外派海员的管理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沿革?海员外派管理规定实施后又将对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让我们一起聚焦外派海员。  相似文献   

4.
1979年,中国第一批29名海员跨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开启了中国海员外派的新篇章。30多年来,中国的海员外派事业经历了"起步探索"、"快速发展"及"相对稳定"的三个发展阶段,积累了一定的专业外派经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影响中国海员外派行业发展两大因素据统计,我国到2013年底拥有注册海员约57万,外派机构230余家,每年向国际航运市场派出海员逾10万人次,但是在外海员仅5-6万人(这其中包括了派往中资企  相似文献   

5.
刘柱  董心诺 《世界海运》2007,30(3):12-14
中国现有海员办证制度是制约中国海员劳务外派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与菲律宾等国家对比可以明显看出海员证、出境证明、适任证书适应性等在办理制度上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分析,其原因有规定缺乏行业针对性、办证要求过高、脱离中国实际国情、规则可执行性差等。由此,呼吁政府部门加大支持、创新机制,加强中国外派海员协调机构的地位和力量,主管部门转变观念、加强服务等,努力开创中国海员劳务外派新市场。  相似文献   

6.
刘希庆 《世界海运》2007,30(5):9-10
通过对2006国际海事劳工公约的研究,结合中国海员外派出现的问题,明确中国海员外派公司的工作任务,对中国海员外派公司日常管理体系的改善提出几点可行措施,最后针对2006国际海事劳工公约,对相关管理机构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员劳务外派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析了我国海员劳务外派的现状及存在的几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强化我国海员劳务外派应采取加强船员管理,健全劳务体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扩大办学规模;加强海员培训,提高海员素质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菲律宾海员外派劳务的发展与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楠 《天津航海》2009,(3):48-48,51
近几年,中国的海员外派劳务事业蓬勃发展,其赶超对象是目前作为全球海员外派第一大国的南亚岛国菲律宾.文章介绍了菲律宾海员外派劳务发展的历史及该国政府采取的扶持政策,分析了菲律宾海员在世界上受到船东欢迎的原因,同时也指出了菲律宾海员外派劳务的成功背后所面临的不利形势及其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郝明丽 《航海》2012,(3):67-69
通过对我国海员劳务输出现状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我们已经成为世界海员劳务重要输出国之一,但海员劳务输出市场仍然存在外派海员规模不大、海员自身素质不高、海员培训机制不合理和市场经营秩序有待完善等问题,本文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推进我国海员劳务外派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声音     
我国外派海员队伍结构仍需优化——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6月24日,徐祖远副部长在2011年中国海员大会上发表关于全国海员外派工作的讲话指出,中国已成为世界海员劳务重要输出国之一。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海员外派发展仍面临困难:一是外派海员总体数量在世界航运市场所占份额与海员大国的地位不相称,外派海员队伍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