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小坤 《科技交流》2007,37(4):6-11
郑西客运专线在渭南市北郊两次跨越位于高烈度地震区的渭河,由于渭河的防汛行洪形势严峻,要求以大跨结构通过渭河.本文着重介绍了在保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的前提下如何确定桥梁的跨度及连续梁的联长.  相似文献   

2.
郑西客专客运北环线渭河主桥为多联主跨达120 m的连续梁。桥位属八度地震区,桥梁须设置减震措施以解决高烈度地震区的桥梁设计难题;渭河主桥位于半径3 500 m的曲线上,而桥上无缝线路必须设置轨温调节装置,这是国内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首次在曲线地段铺设钢轨伸缩调节器,技术要求复杂,难度大。本文主要介绍设计时如何考虑并解决上述设计难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烈度地震区连续梁结构的广泛使用,高烈度地震区长联大跨连续梁桥的减隔震措施研究更加重要。本文结合渭河特大桥主桥(50+8×100+5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进行抗震研究,对采用摩擦摆支座和黏滞阻尼器共同作用的减隔震措施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措施能够使桥墩共同分担地震效应,提高桥梁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4.
中兰客运专线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京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中兰客运专线复杂建设环境条件导致的桥梁设计困难,并最大化实现"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宗旨,中兰客运专线桥梁设计以标准化简支梁为主,采用大跨桥梁为辅助的解决方案.本文介绍了湿陷性黄土地区桥梁、高烈度地震区桥梁、山地高墩区节段预制胶拼...  相似文献   

5.
铁路客运专线桥梁上部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铁路客运专线桥梁上部结构设计,介绍国外和我国铁路客运专线桥梁上部结构设计研究情况。通过对石太客运专线桥梁上部结构三个层次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双线整孔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以32 m为主、24 m跨一般为调跨而布设的设计原则。介绍铁路客运专线桥梁上部结构的耐久性要求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郑西客运专线渭南渭河特大桥全长79.732 km,是郑西线最长桥梁,建设期也是同类世界最长桥梁;包括我国首座高速铁路高架车站,渭河特大桥技术复杂,设计难度大,尤其长联大跨连续梁的抗震设计和渭南高架车站的设计。以渭南渭河特大桥的设计为例,全面介绍高速铁路桥梁设计的特点及难点。  相似文献   

7.
赵亮 《科技交流》2005,35(1):37-42
介绍了我国第一座高风压区、高烈度地震区的高墩大跨铁路桥梁-精伊霍铁路克其克苏布台特大桥设计.该桥位于严寒地区,集高墩、大跨、深基、高风压区、高烈度地震区于一桥,该桥的建成将对国内高风压区、高烈度地震区的铁路高墩大跨桥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会给西北严寒地区的山区铁路选线提供较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郑西客运专线国内首次采用CRTSⅡ双块式无砟轨道,结合郑西客运专线CRTSⅡ型无砟轨道结构特点、设计方法,系统介绍了路基、桥梁及隧道地段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排水、过渡段及综合接地设计,为其他客运专线CRTSⅡ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即将建设的郑西客运专线出现了大量超大断面黄土隧道,本文介绍了客运专线超大断面黄土隧道的结构设计研究情况,提出了客运专线超大断面黄土隧道支护参数,同时讨论了一些客运专线黄土隧道设计的有关问题,对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郑西铁路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配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铁路客运专线相关技术规范以及郑西铁路设计资料,结合郑西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物所处的环境条件,确定桥梁、隧道等不同结构物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参数。并对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进行了研究,为郑西铁路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