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非现场执法是近年兴起的公路超限超载治理的新模式,本文系统阐述了国内开展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以来治超模式的发展变化、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的实现以及非现场执法治超的合法性等内容,肯定了非现场执法治超的显著优势,同时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应标准以加快对非现场执法系统的检定,争取尽快执法。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办法》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部关于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运输工作的地方性法规,标志着我区治超工作在法制层面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对丰富治理手段、优化执法环境,深入做好超限超载运输的治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文章结合工作实际,简要阐述了《办法》出台的必要性,亮点内容及其作用,宣贯的侧重点及宣贯方式.  相似文献   

3.
肖献法 《商用汽车》2005,(7):104-105
2005年6月20日,2005年全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全国治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分3个问题总结了1年来的治超工作,并研究部署下阶段的治超工作任务. 1年来全国治超工作取得成效 --车辆超限超载比例大幅下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明显好转…… 张春贤说:2004年6月20日,8部委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了全国集中治超统一行动.  相似文献   

4.
王文龙  路成章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3):124-129,134
基于对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运输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的评价、公路超限超载运输形成原因的深入分析和治超工作战略阶段的划分,本文提出治超工作要及时、适时转入到长效治理阶段的观点和建议。为及时、适时转入长效治理阶段并提高长效治理的有效性,文章提出4项具体的治理措施,即营运车辆配备电子营运证、追究发货人的超限超载运输连带责任、加速进行动态轴重检测装置的应用和推广、营运车辆采用推荐车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交通事业发展迅速,全国高速公路里程逐年攀升,超限超载运输现象愈演愈烈,给人们出行和社会安全带来严重危害。为了治理不同形式的超限超载,国家、地方政府加大了治超力度,非现场执法模式应运而生。但是,由于相关法规、标准有待完善,非现场执法仍处于探索阶段。基于弯板式动态称重等技术研究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原理和处理流程,并基于MVC(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框架搭建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管理平台。研制的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在重庆、上海、浙江等全国各地均进行了大量实际工程应用,结果表明:研制的非现场执法系统相比传统治超模式,能够24 h实时有效地遏制超限车辆对路面的损伤,保证超限超载执法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治超手段逐渐不满足当前公路超限车辆治理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治超逐渐成为公路超限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模式,能够有效破解超限治理发展难题,提升治超管理与服务水平。目前,国内大多数省市先后开展了公路不停车称重检测新技术和非现场执法治超新管理模式示范应用,由于缺乏全国统一非现场制度保障以及实施措施,导致各省市非现场执法水平参差不齐,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本文从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制度以及非现场执法技术框架两个层面,探讨了推进超限车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行业资讯     
政策与法规6部门《通知》:进一步加强车辆违法超限超载治理工作针对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治超工作力度有所减弱,部分地区和局部路段严重违法超限超载运输现象出现反弹,导致连续发生多起违法超限超载车辆压垮桥梁、造成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之状况,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三年来治超工作的总结,介绍了对超限超载车辆治理的办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内外治超相关措施和先进经验的调查,在联合治超、源头治超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利用新技术、新设备等科技手段,结合完善的信息管理软件,研究干线公路上有效治理车辆超限超载的策略,并形成科学高效的治超机制,以提高治超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1月20日召开的全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期间,9部委正式出台的《全国车辆超限超载长效治理实施意见》提出,在3年(2004年6月起)集中治理的基础上,从2008年起,再用3年时间,着力构建治超工作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规范车辆装载和运输行为,基本杜绝车辆"大吨小标"和非法改装现象,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70%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是由于车辆超限超载引发的,50%的群死群伤性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与超限超载有直接关系,而车辆超限超载运输也阻碍了现代道路运输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经济。本文作者以“治理恶性超载,促进道路货运行业发展”为依依据,从6个方面阐述了治超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驾驶园》2017,(7)
正全国范围内开展新一轮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工作(以下称治超工作)以来,取得明显成效,因超限超载引发的事故率不断下降,道路完好率逐步提升,严重超限和改装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但随着治理工作的持续延伸,许多治超新课题与挑战开始不断涌现。安徽作为全国率先出台治超法规《安徽省治超条例》的省份,一直立于治超工作风口之上,位于苏、鲁、豫、皖四省要冲的皖北萧县表现尤为突出。现状与成效萧县内有S101、S202、S301省道3条,G310、G311国道2条,郑徐高铁、陇海、兰新、津浦符夹铁  相似文献   

13.
《专用汽车》2014,(6):81-81
6月1日,安徽省交通运输厅颁布的《安徽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正式施行。以此为契机,安徽省交通运输厅称,将进一步建立健全部门联合治超机制,坚持路面治理与源头管理相结合,强化监管重要货源、货运单位和源头监管点,继续严格监控超限超载严重路段、时段,  相似文献   

14.
超限超载货物运输对路面破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玉贺  丰伟  罗霞  陈方红 《公路》2006,(10):63-67
从车辆超限超载治理、路面结构优化两处着眼,采用轴载换算公式以及重量分割推算方法,对超限超载货物运输所造成的路桥破损做了合理、深入的研究。在借鉴国外治超工作有益经验以及路面结构设计先进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7年,交通运输部会同公安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要求各地交通运输、公安部门严格规范治超执法检查和处罚行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为便于更好地理解《实施意见》,本文就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6.
公路超限运输极易导致重特大交通事故、毁坏道路桥梁和加剧空气环境污染。严重依靠治超管理部门路上拦截超限车辆进入固定式超限检测站内接受现场称重和执法处罚的传统治超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公路超限车辆治理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近5年,国内大多数省市先后开展了公路不停车称重检测新技术和非现场执法治超新管理模式示范应用,解决了传统固定式超限检测站治超模式存在的逃逸现象严重、治超效率低以及路面执法交通安全隐患高、影响路段通行能力等问题。由于目前缺乏公路不停车称重产品标准和工程设计标准,使得不停车称重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各省市工程建设质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对比公路不停车称重技术现状以及标准化进展,为公路超限不停车称重技术应用和非现场执法检测点的建设,以及下一步交通运输行业标准的研究制订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巩固全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已取得的成绩,理顺治理工作业务流程,规范执法,研究了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智能管理信息平台的总体设计及其相应系统功能实现,给出了全国治理双超智能信息平台的总体构架,重点介绍了该平台的功能模块设计,探讨了构建该平台的相关关键技术。同时,以北京市省级治理车辆双超智能信息平台为例,简要介绍了治理双超智能信息平台构架的具体实现。该平台经过前期试运行表明,平台构架科学合理,能够满足治理双超工作及相关行业的业务需要,北京市省级治理车辆双超智能信息平台工作稳定可靠,提高了北京市车辆超限运输的治理水平,基本实现了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同时为交通行业运政管理系统功能完善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重发科技》2005,(3):37-37
在9月21日召开的全国交通系统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办公室主任座谈会上了解到,自去年6月20日以来,在国家各有前部门和广大一线执法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全国集中治超治超工作取得了八个方面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公路》2005,(7):105-105
河北省《2005年公路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方案》日前出台。结合贯彻2005年6月20日召开的2005年全国治超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河北省进一步加大了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20.
《公路》2006,(6):220-220
2006年前5个月,浙江省共查处超限超载车辆40 840辆次。为了更好地加大整治力度,浙江省公路局还加大对各治超站点的系统管理工作,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将全省治超工作纳入信息化管理阶段。2006年1月1日到5月31日,浙江省交通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3.6万余人次,共查处超限超载车辆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