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正>今年4月1日始,由南通开发区振华重工南通基地承接的港珠澳大桥最终接头钢结构焊接进行实战演练。这意味着,开工6年多、总投资超700亿元的"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将在他们手中实现贯通。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珠海、澳门,集桥、岛、隧道于一体,全长55 km,是我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被称为"世纪工程"。2017年3月7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后一节沉  相似文献   

2.
《隧道建设》2014,(4):317-317
<正>2014年3月24日1时40分,在珠江口的伶仃洋深海区,经过19 h的紧张作业后,港珠澳大桥第10节海底隧道沉管顺利完成浮运安装。至此,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的长度已经突破1 600 m,接近全长的1/3。封航:伶仃洋主航道封航缩减6 h港珠澳大桥全长5 664 m的海底隧道,建好后是双向六车道的公路隧道。第10节沉管长180 m,质量约8×104t,吃水量比航母  相似文献   

3.
结合中国几例典型沉管法隧道工程,详细介绍中国沉管法隧道在基槽开挖与航道疏浚、干坞建设、管节预制、管节浮运、管节系泊、管节沉放、接头处理和基础处理等关键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在内河中游径流河道中修建的南昌红谷隧道和在外海修建的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海底隧道为例,对在江河和海洋中修建沉管隧道的关键技术创新进行总结,包括:南昌红谷隧道管节浮运与沉放、管节沉放基础差异沉降控制、水下立交接线实现过江通道与沿线路网全互通快速衔接、水下空间开发与修建避难疏散大厅等关键修建技术创新,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法隧道干坞建设、管节预制、管节沉放和基础处理等关键修建技术创新。结合目前中国修建沉管法隧道涌现出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从沉管隧道的拓展形式、行业领域突破、助推城市建设和江河湖海沿线城市交通需求的增加等方面展望未来沉管法隧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并于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作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拥有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的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钢结构桥梁,拥有多项"世界之最"的超级工程,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同样引以为豪的是,服务港珠澳大桥的单层穿梭巴士,也是"中  相似文献   

5.
<正>历时5个多月,历经3次浮运和2次返航,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E15沉管终于成功安装。2015年3月26日凌晨6:00,在40多m深的海底,E15沉管水力压接顺利完成,测控系统监测显示,沉管首尾端轴线偏差满足设计要求。至此,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已建总长达2 565 m。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E15沉管前2次安装先后遭遇基槽突淤和边坡滑塌情况,为确保大桥120年安全,不留下任何质量隐患,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7月7日上午10时,在东人工岛的海底隧道入口处,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海底隧道正式贯通,这意味着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正式贯通。待各工程陆续收尾后,港珠澳大桥预计将于年底达到通车条件。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集桥、岛、隧于一体,全长55 km,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继2016年9月主体桥梁贯通后,迄今为世界最长、埋入海底最深、单个  相似文献   

7.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7):218-218
历时16个月的精心准备,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首节沉管日前正式开始预制。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总长5 664 m,采用沉管方式建设,共有33节沉管,每个沉管由8个管节组成。每个管节长22.5 m,宽37.95 m,高11.4 m,管壁最厚达1.5 m,重逾9 000 t,采用两孔一管廊截面形式,最大水  相似文献   

8.
<正>世界最长、埋水最深的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近日全面贯通。港珠澳大桥全长55 km,是当今世界最长的跨海通道。因海面航道通航的需要和受空中航道限高的影响,其中的海底隧道被深埋在位于伶仃洋航道的东西人工岛之间48 m深的海底。该隧道由东西岛头的隧道预埋段和每节排水量达8万t的33节预制沉管以及长约12 m重达6 500 t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中国建设者建了不少的隧道,其中,海底隧道最令人瞩目。尤其是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的港珠澳大桥,其全长6.7 km的海底隧道,是世界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也是我国第一条外海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海底部分约5 664 m,由33节巨型沉管和1个合龙段最终接头组成,最大安装水深超过40 m。近日,广东省妈湾跨海通道(月亮湾大道—沿江高速)工程施工总承包项目公布中标单位,预示着这座超级跨海通道即将开建。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的最后一天,港珠澳大桥全线亮灯,标志着港珠澳大桥的机电工程已全部安装到位。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起于粤港分界线,沿23DY锚地北侧向西,经东人工岛,海底隧道,西人工岛,青州、江海和九州3座航道桥,止于珠澳口岸人工岛大桥管理区互通立交,全长29.6 km。港珠澳大桥机电和交通工程监理由重庆中宇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公开招投标承担,监理项  相似文献   

11.
《中外公路》2013,(1):5
日前,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Ⅲ工区二分区项目部顺利完成隧道沉管E1管节首件GINA止水带的安装工作,安装过程仅用10h,安装时间大大少于预定计划。为确保港珠澳大桥6.7km海底隧道实现120年高品质使用,工程建设者们采用工厂法预制隧道沉管,整个隧道将由33段沉管管节拼装而成,GINA橡胶止水带安装是管节间止水的重要工序。为保证所有的管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15,(4)
介绍了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的工程概况和建设条件,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为深埋、大回淤节段式沉管隧道,其受力变形特点不同于常规的浅埋沉管。港珠澳大桥设计和研究组确定了沉管隧道纵向计算原则,并研发了适用于超长沉管隧道的设计分析软件"沉管隧道结构-基础设计集成系统",该软件已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施工图设计和大连湾沉管隧道初步设计当中。  相似文献   

13.
介绍港珠澳大桥桥梁钢结构工程概况及钢结构板单元制造、节段拼装工艺流程。港珠澳大桥研制了板单元自动化制造示范生产线,引进了相控阵检测技术,实现了"车间化"总拼装和防腐涂装作业。实践表明,港珠澳大桥桥梁钢结构制造项目管理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4.
张青海 《隧道建设》2015,35(11):1150-1156
沉管隧道基础铺设、浮运系泊、沉放对接、锁固回填等施工技术及工艺复杂,施工风险管理难度大。目前,有关外海沉管隧道浮运安装施工的风险管理文献资料很少,沉管隧道项目组织施工可借鉴的风险管理经验紧缺。为解决上述难题,首先调研了国内国外沉管隧道安装施工风险案例,结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结了项目施工内容和施工特点;其次,根据项目特点比选风险评估方法,首次提出应用风险矩阵法对外海沉管隧道浮运安装施工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价、管理分析,并将该法应用于正在施工的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中,在该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辨识出施工风险点主要集中的工序,有效地预防了重大风险事件的发生,以期为类似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提供可借鉴的风险管理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15,(6)
介绍港珠澳大桥钢结构工程概况及防腐涂装技术特点,建立并运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推行钢结构车间化涂装模式,引入钢结构涂装5S管理模式,整合优势资源,加强技术培训,首制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批量化生产中得以保证,事实证明,系统构建的港珠澳大桥钢结构防腐涂装项目管理模式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介绍港珠澳大桥钢结构工程概况及其特点。钢结构制造阶段引入智能化的板单元组装和焊接示范生产线,在国内率先实现"车间化"桥梁钢结构总拼装和防腐涂装作业。采用大型龙门吊转运、大型浮吊吊装、精细化桥位连接技术等,可确保钢结构制造的质量、进度及安全。施工过程控制及检验结果证明,港珠澳大桥钢结构制造项目管理模式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粤港澳三地的大型跨海通道,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通过对港珠澳大桥交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辨析一切影响工程的影响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实现了港珠澳大桥交通项目期到必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由33节、总长5 664 m的海底沉管组成的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已成功铺设19节,长度已达3 285 m,已完成进度逾57.99%,顺利挺进至全长约13 km、宽约750 m的龙鼓西航道中心区域。总长55 km的港珠澳大桥,由岛、桥、隧3部分组成。其中,先后穿越伶仃航道和龙鼓西航道、建好后为双向六车道的海底隧  相似文献   

19.
陈韶章  苏宗贤  陈越 《隧道建设》2015,35(5):396-403
沉管法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种专门修建水下隧道的工法,适用条件较为苛刻,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其适应性越来越强。继丹麦—瑞典的厄勒松海峡沉管隧道和韩国釜山—巨济沉管隧道修建之后,我国正在珠江口伶仃洋30万t主航道下修建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借鉴了国外技术与国内施工经验,自主创新,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在地质勘察、结构分析、耐久性设计、管节预制、地基与基础处理等方面发展了一些新技术,并对这些新技术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隧道建设》2014,(7):660-660
<正>近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施工现场内已安装的10节海底隧道沉管内部打通了近1.5 km。为确保处于深海的沉管滴水不渗,日前沉管接头内部OMEGA橡胶止水带启动安装,它将成为沉管止水的最后一道保障。沉管内部施工主要包括钢封门拆除和压舱混凝土浇筑等。海底隧道由33节巨型沉管连接而成,钢封门拆除后让各个管节打通成为一个整体,压舱混凝土施工则是为了增加沉管质量,提高沉管的抗浮安全性,确保在汹涌变幻的洋流下保持沉管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