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速公路岩溶路基处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岩溶发育的基本规律出发,指出变形和水害是岩溶路基病害的主要形式,路堤不均匀沉降和路基失稳是岩溶路基病害的具体表现.根据路段石芽、漏斗、洼地、溶洞、溶隙、岩溶泉等多种岩溶形态并存的特征,并考虑岩溶形态的尺度效应,遵循疏导、跨越、加固、堵塞的方法进行预防和处理原则,提出X1合同段岩溶路基的具体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桥梁桩基施工的异常地形中,岩溶地质是最常遇到、最复杂又难以处理的一种特殊情况。本文结合宁杭高速宜兴段YX3标宜广公路立交桥桩基施工,简要介绍岩溶地区桩基施工方法及几种常见情况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在岩溶地区,变形和水害是岩溶对路基破坏的主要形式,路堤不均匀沉降和路基失稳是岩溶路基病害的具体表现。故应根据路段漏斗、洼地、溶洞、溶隙、岩溶泉等多种岩溶形态并存的特征,并考虑岩溶的尺度效应,遵循“疏导、跨越、加固、堵塞”的预防和处理原则,提出岩溶路基的具体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岩溶地区,变形和水害是岩溶对路基破坏的主要形式,路堤不均匀沉降和路基失稳是岩溶路基病害的具体表现.故应根据路段漏斗、洼地、溶洞、溶隙、岩溶泉等多种岩溶形态并存的特征.并考虑岩溶的尺度效应,遵循"疏导、跨越、加固、堵塞"的预防和处理原则,提出岩溶路基的具体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各区域间经济交往十分频繁,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公路建设愈加重视,它是保证各区域经济顺畅交流的重要交通枢纽。岩溶路基是公路建设中的常见现象,在公路建设中若出现岩溶路基,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处理,如若不然其极有可能对公路路基的稳定性造成影响。路基是公路建设中的基础环节,直系公路建设整体质量,因此必须保证路基的稳定性。以鹰瑞高速D10合同段工程为例对岩溶地质特征进行了阐述,对岩溶路基的稳定性进行了一系列的计算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软土地基上,公路路基的加宽工程除了要重点解决好填方路段新路基下软基处理方案,还要处理好新老路基之间的衔接即新老路堤的不均匀沉降问题。通过对国道105线细滘大桥至沙蓢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软基处理设计,对公路改建工程加宽设计软基处理进行了探讨和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路桥至泽国至太平一级公路路桥至泽国段的地形地貌,采用低标号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法和真空预压联合堆载处理软基法,取得明显的综合优势。文章详细介绍了该路段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图设计。  相似文献   

8.
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使得公路建设不断增加,公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使其能够达到公路建设的标准。若软土路基段处理不当,则极易引发道路坍塌问题,给公路建设的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公路软路基路段处理技术的研究,有着现实的意义。文中对公路施工中,软路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做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山区高速公路高填深切特殊路段勘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德)—张(家界)高速公路经过湘西北山区,通过该公路山区段勘察设计的具体实例,对山区高速公路高填深切特殊路段的勘察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总结,并对处理方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黑北公路地质条件非常复杂 ,全线沼泽路段 4 9km ,约占全线总长的 1 / 5 ,最长最深的一段在温察河段 ,长 1 4 5 0m ,深 4m。全线高填深挖段比较集中 ,最大挖深 1 8m ,低填浅挖 ,新旧路交叉等不良路段较多。当土质不良含水量大的软弱地基受到冻融等自然因素影响 ,或处治不当时 ,路基必然产生沉降变形 ,严重的翻浆、冒泥导致路基失稳、路面破损 ,如何处理好这些不良地质路段 ,是保证黑北公路质量的前题与基础。为此 ,黑北公路建设指挥部把不良地质路段的处理作为工程的重点 ,精心组织 ,精心安排 ,为黑北公路达到“同等级公路历史最好水平”的奋斗目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