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体式尾灯支架是一种基于车身轻量化的结构创新。介绍了一体式尾灯支架的设计要点和优势,并结合在新朗逸上的实践详细阐述了实现一体式尾灯支架设计的各个要素以及在设计上如何处理这些要素。为一体式尾灯支架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某重卡尾灯支架在实际行驶过程中出现振动疲劳失效,为此采集了尾灯支架的激励载荷,并将激励载荷加载于尾灯支架有限元模型上进行振动疲劳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际损伤部位吻合,通过损伤分析,提出了新方案,提高了尾灯支架的振动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3.
尾灯周边外观配合的影响要素非常多,包括设计结构、单品精度、总成精度、车身精度、装配精度等,这些各汽车制造公司都已作为品质要点进行了管理,即便如此,仍无法完全保证尾灯周边外观配合,文章在上述常规要点管控基础上,基于设计配合结构、定位基准、制造工艺等多方面,分析了3项影响外观配合的关键要素。实践表明,解决这3项关键要素,能有效提高尾灯周边外观配合问题点的解决效率及品质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某重型柴油机运输支架在海运中存在的发动机掉落故障,利用前处理软件Hypermesh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故障件完成模型构建和仿真研究,分析了发动机悬置支架与运输支架发生脱落的原因。结果表明,运输支架与发动机悬置支架之间的滑移量超限,导致悬置支架与运输支架的连接螺栓发生断裂。针对滑移超限的情况,文章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一体式运输支架,计算结果表明,新方案成本优于原方案,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尾灯板的结构形式直接影响尾灯匹配,为了减少尾灯定位孔尺寸链,文章提出了一种考虑MEANSHIFT的尺寸链分析方法,在设计前期对尾灯板结构进行优化。以某车型尾灯板结构优化为例,通过尾灯安装定位孔位置分析出该设计存在的风险,针对风险,提出调整定位孔位置的解决办法,使新结构尾灯孔偏差低于原结构,通过现场验证,证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6.
单俊  曹俊  唐亮 《天津汽车》2012,(5):50-51
尾灯板的结构形式直接影响尾灯匹配,为了减少尾灯定位孔尺寸链,文章提出了一种考虑MEANSHIFT、的尺寸链分析方法,在设计前期对尾灯板结构进行优化。以某车型尾灯板结构优化为例,通过尾灯安装定位孔位置分析出该设计存在的风险,针对风险,提出调整定位孔位置的解决办法,使新结构尾灯孔偏差低于原结构,通过现场验证,证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7.
<正>2015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上,起亚带来了全新智跑。作为第四代产品,新车最大的亮点是采用了与全新途胜相同的平台,车身尺寸相比现款车型有所提升。从图中可看出,全新智跑外观方面的改变主要集中在前脸,头灯不再采用与格栅相连的一体式设计,而是犀利地布置在发动机舱盖两侧;车身侧面曲线是中规中矩的SUV风格,凸显年轻和个生。尾部设计的灵感来源于2013年的起亚概念车Provo,一根醒目的镀铬饰条贯穿两个极富层次感的尾灯,显得非常凌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贯穿式尾灯成为了汽车尾部造型的一种新风尚。贯穿灯长度在1.2m左右,相比传统尾灯其安装定位的设计更加复杂。本文介绍一款贯穿式尾灯固定方案的设计过程,通过力学模拟和公差分析初步评判了固定方案的合理性,并在PT件上完成了振动试验的验证。结果显示,该项目的固定方案是可靠的,两项力学模拟结果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奥迪Q7     
《汽车与运动》2015,(3):14-15
<正>新一代奥迪Q7依然保持了其时尚与科技化身的全尺寸城市SUV的外表新一代Q7采用了奥迪家旅最新设计理念,前进气格栅采用一体式设计。客户可以选择氙灯或者矩阵式LED前大灯,而日间行车灯更像是一个双箭头。新造型的尾灯则包括了奥迪的另一项变革技术——动态转向信号灯。对于有11种车身颜色的新Q7来说,有4种颜色是新增加的,所有的车身装饰条都采用了更  相似文献   

10.
汽车作为一种产品,美观的造型是产品价值重要的部分。灯具特别是尾灯,对于汽车美感至关重要。汽车侧围上的外侧尾灯和尾门上的内侧尾灯,在造型上通常是连贯的,但是在产品上,外侧尾灯和内侧尾灯之间的暗区,使尾灯造型被打断。尾灯面罩材料一般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成型方法为注塑成型。文章给出一种在面罩成型中通过二次注塑,使外侧尾灯和内侧尾灯间暗区大大减小的结构设计方法,提升了尾灯造型连续性和美感。  相似文献   

11.
<正>新款雷克萨斯LX的外观进行了彻底升级,重新造型的前脸大胆采用一体式纺锤形格栅,配以高光效果的镀铬边框,将雷克萨斯家族式面孔打造的更加霸气;犀利的三组"L"型透镜式LED头灯呈三维分布,立体感强烈;全新设计的20英寸轮毂以及21英寸轮毂英气十足,LED尾灯组及后保险杠的全新设计将车尾打造的更为凌厉。内饰的变化则几乎覆盖了从仪表盘到尾门的各个细节。全  相似文献   

12.
EQ1141G型汽车尾灯故障指示灯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驾驶员反映,在踏下制动踏板时,仪表中尾灯故障指示灯点亮。由于EQ1141G型车辆的尾灯系统加装了灯丝检测传感器,在尾灯系统(含制动灯)出现故障时,通过尾灯故障指示灯第一时间提醒驾驶员注意检修。所以首先让驾驶员检查尾灯是否正常,果然发现左侧尾灯一灯丝烧断。驾驶员换上新灯泡后,尾灯均亮,但尾灯故障灯在踩下制动踏板时仍亮。仔细查看,发现新换灯泡为双尾平脚灯泡(图1)。而车型设计时,  相似文献   

13.
刘兵 《摩托车信息》2006,(20):19-19
发动机采用LH-YAMAHA原厂发动机,性能卓越,轻加油门即可进入行驶状态,由起步到中高速无车速突变现象,非凡的动力设计,可与125ml级别的加速性和爬坡性能媲美!运行时噪音低,顺畅宁静。轮胎采用抓地性和耐磨性良好的正新轮胎,即使在城郊崎岖不平的路面也可以轻松逾越。油箱采用高级耐油材料制造的大容量油箱,性能比以往更胜一筹,防止静电,使用寿命更长,安全无优。大灯全反射前大灯视野开阔,有效地提高了夜间行驶的安全性。高亮度一体式晶钻尾灯设计,使整车凸显新潮与高贵。  相似文献   

14.
陈恬 《时代汽车》2023,(21):125-127
本文基于汽车照明技术的最新发展,以汽车前照灯、尾灯以及外饰灯为重点,在对功能需求进行系统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汽车照明控制器的标准化设计方法,在系统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及结构设计上对平台化方式进行了探索和总结,为汽车照明控制器提高设计效率和可靠性、减少设计费用和时间,提供了分析方法和解决思路。所研方法适用于汽车的前照灯、尾灯、外饰灯以及内饰灯等其它汽车照明系统。  相似文献   

15.
赵楠 《汽车知识》2013,(2):16-17
雷克萨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发布了全新IS系列车型的正式定妆照。从照片中我们不难发现全新的IS车型与之前雷克萨斯发布的LF-CC有着诸多相似之处,这也是L-finesse设计理念的最新产物。前大灯总成和更为夸张的纺锤中网设计比现有任何一款雷克萨斯车型都更前卫,而尾灯的设计同样保持着LF-CC概念车的概念设计。看似从侧裙一笔带过的尾灯让新—代IS的尾部侧线条拥有了轻盈的动感。全新的尾灯总成内部结构采用了L型光导结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拥有汽车的家庭越来越多,行车安全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根据汽车尾灯显示状态与汽车行驶状态的关系设计了一个汽车尾灯智能控制电路,用于提醒司机朋友前车行驶状态,该电路由模式控制电路、三进制计数器、译码与显示驱动电路和尾灯状态显示四个部分组成,通过该电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能很好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新鲜资讯     
<正>一汽-大众新速腾上市2015年3月23日,一汽-大众新速腾在珠海闪耀上市。秉承一汽-大众打造"高品质汽车"的精髓,新速腾在造型设计、动力操控、舒适安全等方面实现了全面的从"心"进化。在外观尺寸上,新速腾将车身长度增加了11 mm,前格栅、前后保险杠、尾箱盖和尾灯也采用了线条更加简洁、明快的全新设计。全系标配的全LED尾灯采用灯带式设计,还提供4种不同样式的铝合金轮毂可供选择。除此之外,新速腾采用了全新车尾标识,新  相似文献   

18.
刘远 《轿车情报》2012,(10):198-203
双肾形格栅和天使眼前灯是宝马家族的特征。特别是双肾形格栅。从最早的宝马车型上就拥有这样的造型,随着时代的变迁。双肾形格栅也经历了众多演变。在最新的BMW7系上的双肾形格栅变得越发丰满并垂直于地面,其他基本的车型也基本采用了近似的设计。另外一个特征是“天使眼”的造型,宝马的天使眼因为LED技术的成熟也变得更加炯炯有神。在最新的宝马家族的设计语言中,L形的尾灯设计也成为了新的遗传密码,根据不同的车型,L形尾灯有多种变化。  相似文献   

19.
《车时代》2009,(10):178-178
奔驰在法兰克福车展上正式发布2010款E级旅行车,随后这款车将于年底在欧洲上市。这款车的格栅,前大灯,尾灯以及内部仪表板的设计都与轿车版相同。  相似文献   

20.
汽车的尾灯有两大作用:一是向后车发出警示与提醒的灯光信号,如刹车灯、转向灯;二是作为构成汽车外形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装饰的作用。对于喜欢改装车,并且想让自己的车更加有个性的人,改变尾灯外形就成了他们青睐的改装项目。现代汽车的尾灯多为与车身紧密结合的一体化灯组总成,要单独改变灯组的结构比较难,好在有人发明了用透光漆改变尾灯上色块组合的改装方法。这使得拥有个性化的尾灯已不是遥远的梦想,买一罐透光漆,让我们开始动手 DIY 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