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娄凯锋 《汽车杂志》2009,(7):316-316
我今年21岁,在抚顺一所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就读。记得小时候,我爸问我长大之后想做什么,我毫不犹豫地说:卡车司机。因为我觉得开卡车特威猛。小时候,我有一辆遥控的“雷速登”玩具车,看到电视里经常直播全国越野锦标赛,我灵机一动:我也可以自己造一条越野赛道啊。之后,在父亲的帮助下,在阳台上,我拥有了自己的赛道,全是水泥浇筑的,有单边桥、跷跷板、搓板路,我有空就遥控着我的雷速登在上面练习,感觉真是好棒!  相似文献   

2.
我车快跑     
我的爱车POLO让我的生活充满乐趣,在我心中它已不是车这么简单了,它是我的爱人,它每天陪伴着我,它还是我的挚友,时时刻刻都懂得我。在买车之前,我对车可以说是个门外汉,只知道德国车扎实、安全,日本车小巧、经济。  相似文献   

3.
一连串的兴奋日子,为我“制造”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人生体验。是的,我获得德国F3锦标赛的今赛季第一个排位首发,我又享受了一次F1赛车带给我的兴奋和快乐,我还要参加我个人生涯从未有过的房车比赛。噢!我的忙碌显然在告诉我,我需要更努力。  相似文献   

4.
是一本正经,还是自在随心。我可以很商务,穿上职业的外套,我是穿梭于钢筋水泥中的姣姣者。我可以很休闲,端起心爱的相机,我将美好的瞬间凝固。答案很简单,我既能严肃认真,又能不拘一格,因为我是侠骨柔情的化身——逍客。  相似文献   

5.
李迪 《轿车情报》2011,(2):194-197
大家好,我是Fiat 500。我第一次与中国的朋友们见面还是在08年的北京车展上,中国的车迷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次我打算在中国安家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鼓励我,谢谢。  相似文献   

6.
猎人与原罪     
我是一个猎人,也是一个查案者,我追查的案件,跟流血、盗窃、诱惑、背叛都无关系,我只追查原罪,多年来,我只追寻它,或者被它追寻,所以,我同时也是一只猎物。我要声明,这不是一场游戏,永远不会有胜负之分,我希望永远不要追上它,也不想被它逮到。  相似文献   

7.
非常游戏     
田客 《摩托车》2014,(4):12-12
我们玩个游戏吧。 这游戏是这么玩得,我问你一个问题,你不会答,你就给我5元,然后你问我一问题,我不会答,我就给你5元。这样吧,我若不会答,给你100元!  相似文献   

8.
我不是隐形的,但是你看到我的时候也看到了你自己,我可以把所以的光芒都展示给你,也可以把所以的目光都聚集在这里,即使在黑夜你也不用担心,我就像身披盔甲的武士一样披荆斩棘!我不是X5 我是X5M 一字之差,谬以千里,我是黑夜中的魑魅,当你看到我的时候,请带好墨镜。  相似文献   

9.
戈蓝,不悔     
《汽车杂志》2010,(1):240-241
车主印象 PS发了两封邮件给我,一封是跟我说说他的车,第二封是说,如果我收到,麻烦给他回个信。结果,我把这事忽略了。第二天中午,PS给我打电话,特意询问我邮件是否收到。  相似文献   

10.
那是我向往的地方,那是我心中的梦,追寻自由高远的天空,像飞驰而过的风。我走在向往的地点,梦想在眼前浮现,旅程让我变得更勇敢,我已站在风之巅。  相似文献   

11.
董荷斌专栏     
《轿车情报》2005,(11):124
我在奥斯切斯里本赛道度过了我最开心的一个周末!我的成绩就足以让我开心了!而且,之后,去上海,参与F1上海站的活动。我想,F1对我而言,总是一件开心的事。  相似文献   

12.
《摩托车》2009,(8):104-105
非常感谢《摩托车》杂志给我提供了这次新款头盔试戴体验的机会,当我接到编辑部的电话通知时,我真的非常激动。我是一名年轻的摩托车爱好者,喜欢摩托车也很久了,自信自己是一名遵守骑行规定的“模范车友”。每次驾驶摩托车,我都会佩戴头盔的,因为我早已意识到生命是最重要的。全盔固然保护效果好,但是在炎热的夏天揭面盔显得更有优势,当我收到本次试戴的GDR揭面盔时,我发现这才是我想要的。  相似文献   

13.
张健 《摩托车》2005,(11):30-30
我是从上中学的时候开始喜欢摩托车的,那时候,我家里有一辆大阳DY90型摩托车,是爸爸上班时候用的,为了安全起见,爸爸从来不让我动,但是我还是经常趁他不注意的时候偷偷骑过几次,感觉好极了。但是由于我的操作不当,车子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毛病,我就试着自己修,但是每次都会把小毛病修成大毛病,为此,我被爸爸骂了好几次,但是,我却因此喜欢上了维修摩托车。从那以后,我经常到摩托车维修店去帮忙,顺便学习一些维修方面的知识,渐渐地,我的维修技术也慢慢得到了提高,在当地也算是小有名气,于是来找我修车的人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4.
《汽车杂志》2009,(9):4-5
大家好,我是Vivian,是一个开朗、活泼、只爱越野不爱跑车的人。在办公室里,我雷厉风行、独当一面;在生活中,我有时温柔有时也热情。我热爱生活,并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因此我选择越野车相伴。  相似文献   

15.
骑了9年的踏板车,我彻底厌倦了。从2001年底起,我就开始寻找我心中的摩托车,通过参照《摩托车》的介绍和在车行对比,我看中了金城铃木GX125,当时标价一万多,由于当时没舍得我的光阳踏板车,经过3年的观望,买新车的想法又在我脑海中燃烧起来。2003年11月,我下定了买车的决心,可到本市专卖店一看,却发现没有现货,  相似文献   

16.
搬家     
搬家已成为我生活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左右着我的行踪,吞噬着我的荷包,劳累着我的筋骨,但我乐此不疲,因为它是一个机会,一个认识不同城市,或同一城市不同角落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绽放     
静宇  丁燕鹏 《世界汽车》2006,(11):114-117
我热爱音乐,我喜欢汽车,我喜欢边驾御汽车边欣赏音乐。在我的概念里它们无法分割,困为它们的魅力无论哪个都让我无法取舍,我始终认为它们是相通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今天我想谈谈美国汽车史上的成就。这个话题让我不太自在,因为,我讨厌美国汽车。准确地说,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没几辆现代汽车能入我的眼。我个人觉得,真正的汽车制造时代在Mclaren FI(1992—1998)诞生之后就结束了。我非常欣赏1968至1973年问的保时捷911,那简洁的线条,简单的设计,以及相当可靠的性能都令我十分着迷。虽然我生于美国,但对那些肌肉汽车从来不感兴趣。如果一定要谈美国汽车行业的成就,那我只能想到一个人:Carroll Shelby。  相似文献   

19.
彭丰 《摩托车》2005,(10):24-25
结识摩托车已经是四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我刚参加工作,班上的同事们经常骑着铁骑去郊游,我有幸和铁骑进行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同事把铁骑交给我,叫我骑着去兜风。可惜我那时对铁骑是一无所知,连启动都不会,更别谈骑着去兜风了。从那时起,我便萌生了要驯服铁骑的想法。于是我走进了书报亭,在那里,结识了我的新朋友——《摩托车》。从此,每个月初,我都到书报亭去寻找它,然后就如饥似渴地看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多过去了,理论加实际让我对铁骑有了八九分的认识。也就是在那时候,我心里产生了拥有一辆自己的摩托车的想法。可惜囊中羞涩,再加上爱妻马上要生产了,于是这个想法就暂时放在了心底,随着时间的推移,压抑在心底的想法再次出现了。终于在2005年3月31日,我揣着节省下来的6000元钱,从专卖店里推回了我的爱骑——钱江挑战者125—18。  相似文献   

20.
车大大们: 我很好,远在广东的你们不用担心。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你们是我的顶梁柱,可千万不能倒下啊!近日台风来袭,请注意安全,等我日后有了“洋钿”就到你们那里来,买下你们那栋楼,到时候我就会陪在你们身边,你们就可以天天看着我,就不用为我日思夜想了,也不会因此茶不思饭不香了,我知道你们有苦衷。不要难过。努力,光明正在前方等着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