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南京南站概念设计的设计方案,从南京市的历史文脉、城市特征、铁路客运站房的功能特点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南京南站概念设计的创作思想,突出了铁路客站功能性与城市文脉的结合,提出了一些原创性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文脉意蕴在城市形态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及作用,要正确认识城市社会中纵横交错的文化网络中每个节点的涵义,从而达到对城市形态的真正认识。文脉意蕴在当今城市理论中的体现,对当今中国城市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北京旧城中进行地铁站点建设的需要,完善其与城市环境和历史文脉的衔接,本文通过对北京地铁站点空间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和资料梳理,从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三个方面研究处理地铁建设与历史城市保护之间的矛盾的方法、历史城市中地铁站点空间设计的新特点等关键问题。并通过城市设计与地铁布局两者关系及保护并延续旧城历史空间文脉两个角度探讨了北京旧城中的地铁站点空间设计模式,以期为其它类似的旧城地铁站点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江油客站的设计创作,论述了车站、广场这一特定区域空间和城市的脉络关系,以及作为城市门户的建筑—车站,在现代建筑的造型艺术中如何体现该地区的历史文脉,从而达到创作出具有魁力、文化品味较高的现代铁路旅客站。  相似文献   

5.
以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天津市为例,通过分析天津的文脉传承与发展特色,将“人文”作为切入点,提出构建天津城市轨道交通人文化环境的思路,如进行站台设计、票卡设计、媒体终端、人性化服务等,为今后天津市及其他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人文化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乡村产生了物质生活的巨大改变,却也让这片净土遗失了本来所拥有的东西。从云南水傣村落改造可看出中国乡村改造的现状以及在这样的处境中怎样处理发展与传承的矛盾关系。应以"改良"为载体,在乡土改造中延续我国的本土文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四个方面:①干道中心与站中心的偏差;②合理的流线;③特色——建筑的生命;④模糊空间。论述天水铁路新客站如何在建筑设计中以现实为基础,将建筑、环境、气候、历史文脉相结合,突出城市门户建筑形象,着重于“模糊空间”、“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等方面的应用,并加以总结提高。  相似文献   

8.
结合历史地域文化,从城市文脉的角度出发对宝鸡南站站房进行建筑创作,根据地形地貌的特点设计车站、广场、城市的空间接驳;创造性地引入"全程模数化设计"理念进行建筑细部推敲;以安全、舒适、经济、可行性高为原则进行消防性能化研究及建筑、结构、水、暖、电等各相关专业的设计。宝鸡南站建成后成为了交通便捷的宝鸡市地标性建筑。  相似文献   

9.
呼志远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2,25(1):后插33-后插34
一个城市聚集了各种人、各种文化、各种艺术作品.每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当下发展速度都是不同的,但有一个内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在文脉传承中体现着中国自信.国内一些城市为了全面反映城市的历史发展脉络,往往采用一站一景一故事的形式,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公共空间设计中融入美术创作,也成为展示城市文化带一个不可或缺的载体,运用现实...  相似文献   

10.
孟春玲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2,25(1):后插29-后插30
近年来,城市的文脉开始向地下自然延伸,而地铁站装饰墙艺术设计通过利用壁画、浮雕等美术作品与墙面结合的设计手法,运用地域特点、民族特色、自然资源等元素与装饰墙相结合的设计理念,让"地下空间"变得更加温馨、惬意、宽广和多彩.乘客不仅可以通过地铁站装饰墙邂逅一场丰盛的艺术之旅,还能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搭乘地铁出行,可谓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1.
从国内外的站城融合发展情况入手,对站点区域开发演变过程、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研究要素进行分析.将西安站城融合类型划分为交通枢纽型、历史文脉型、商业汇聚型、人文关怀型及景观渗透型.基于站城融合类型提出设计引导原则,进一步明确研究重点、引导交通布局及产业功能布局、合理配套公共设施与服务功能等,使地铁建设在建筑形式和空间上融入...  相似文献   

12.
城市快轨交通高架结构与城市景观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国内现状,提出快轨交通高架景观规划理念及建设原则:要体现城市精神风貌,延续城市发展文脉,遵循区域功能规划,贯彻景观规划思想,突出高架轨道线的功能性、艺术性和生态性,注重造型总体的协调、结构的协调、环境的协调.结合广州市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从道路规划、高架车站的城市功能定位、高架轨道线的结构设计和色彩设计、高架轨道线沿线的土地利用、敏感地区的处理等方面,提出城市快轨交通高架结构与城市景观协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艺术突破了博物馆及美术馆的围墙进入地铁空间,消解了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间的隔膜,不仅起到了装饰物理空间、缓解地下空间压抑感、传承城市文脉等作用,更能增强艺术的民生性和可达性,对塑造城市精神,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意义重大。本文以交互性地铁空间公共艺术为视角,分析了交互性公共艺术的比较优势,结合交互性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特征,梳理了地铁空间公共艺术中交互关系的构建方式,提出了交互性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4.
汉口站是沪汉蓉通道的主要客站之一,同时也是京广线普速列车停靠的重要车站,是武汉铁路枢纽的三大客站之一。汉口站改扩建工程包括改扩建既有南站房,新建高架候车室,以及4个站台、无站台柱雨棚、北站房。新建高架候车室长195.25m、宽91.8m,设计上采用现代成熟的工艺技术和建筑材料,充分考虑城市地域文脉的影响,候车室延续欧式古典建筑风格,丰富建筑室内外空间,完善建筑造型,对建筑形式的多样性进行了有益探索。结合工作实际,着重论述新建高架候车室部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速铁路事业快速发展,高速铁路客运站的导视系统基本实现了统一化和标准化,形成了铁路系统整体性的视觉体系。这种整体性带来了视觉同质化问题,千篇一律的视觉体验不利于高速铁路整体性与多样化之间审美张力的形成,尤其体现在北京—张家口高速铁路(简称:京张高铁)这种品牌化线路上。文章从地域文化出发,用符号提取转译的方式,设计面向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京张高铁车站导视系统。基于地域文化的导视系统能够增强城市文脉与高铁车站之间的联结,将铁路文化融入城市文化景观和文化记忆之中。  相似文献   

16.
徐飞扬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2):后插24-后插26
地铁公共艺术以其自由的表现形式及丰富的美学内涵,直接鲜明地展示着地域人文精神,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但由于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目前的地铁公共艺术呈现出表现形式单一化、创作手法同质化、设计理念教条化,甚至照搬照抄的状况,使得其作为地域文化展示的"橱窗"功能得不到很好的实现,成为地域文化与公众之间沟通对话的桥梁作用也不能很好地发挥.本文从公共艺术的概念、苏州地铁建设的现状分析为基础,结合苏州地域文化特征,研究苏州地铁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构建的价值及方法,以期使地铁公共艺术创作在传承城市文脉、展示城市文化等方面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旨在以大遗址保护区周边的特殊用地条件下的大型铁路综合枢纽周边的城市设计解析过程及设计理念的分析解读,探析该种类型的枢纽周边城市设计的方法研究。通过对西安火车站枢纽周边现状及功能需求的分析和规划策略的探讨,针对西安火车站枢纽位于两大历史遗址间的这一独特的城市空间特征,从枢纽设计的总体布局入手,结合枢纽的交通设施布置和城市道路交通的枢纽,利用城市场所及文脉的空间解析,将唐明两大历史轴线进行推演重塑,并进行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分析、建筑限高及风貌保护、建筑色彩控制设计等多方面的研究。实现了西安火车站枢纽区域用地的高度融合和功能的立体分层,塑造了一个现代与传统相呼应、景观与功能交相辉映的城市片区。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9(1):I0004-I0004
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 天高云淡,丹桂飘香。我们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同济大学建设与发展的各级领导、遍布海内外的20余万校友、备界人士和朋友郑重宣告:2007年5月20日,是同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纪念日!我们热诚期待各界宾朋和校友,届时与同济全体师生员工,共襄盛举! 百年同济,百年辉煌。1907年德国医生宝隆在上海创办“同济德文医学堂”;1923年,学校更名为“同济大学”;1927年,学校发展为“国立同济大学”,乃树一里程碑。1937年抗战爆发,八年之中,六次迁校,千山万水,弦诵不绝,又谱写了文化抗战的诗篇。至新中国成立,同济已发展成拥有理、工、医、文、法五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海内外声誉卓著。1952年院系调整,成为其时国内土木、建筑学科最为强盛的大学。改革开放伊始,学校提出了“两个转变”的战略构想,形成了对德文化交流的窗口和多学科并进的建设局面。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与上海城市建设学院、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上海铁道大学(原上海铁道学院、上海铁道医学院)实现并校融合,上海航空工业学校划归管理,同济大学在中国高校布局调整中形成了特有的“同济模式”。同时,学校又先后进入“211工程”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设行列,实现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同济大学不断向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一流现代大学迈进。 古昔为学有大道,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又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同济大学百年历史,铸就了自己的精神品格:或曰“严谨、求实、团结、创新”;或曰“同心砥砺,同窗求索,为振兴中华而读书;济愚扶弱,济世兴邦,为富国强民而育人”;或曰“同舟共济,自强不息”。表述不一,精髓不变,这就是同济精神。正是宏大理想的召唤与漫漫长路的吸引,同济有决心有力量向巍巍的大学顶峰迈进! 百年校庆,是同济发展历史长河中的难得机遇,是同济走向新里程的又一个起点,是增强学校凝聚力的一次重要契机,是同济提升实力、升华品牌的全面积聚。我们将本着“隆重热烈、规模适度、注重实效、办出特色”的原则总结百年同济的精神文脉,挖掘百年同济的历史积淀,展望未来发展愿景,为各界朋友、广大校友演奏一部雄浑的交响诗。 从现在开始,我们将启动百年校庆的筹备工作,包括文物征集、修史建馆、宣传出版、学术论坛、庆典大会、募集资金等,我们热诚期待和欢迎大家关心、支持和参与我们的百年校庆。四海同集,济济翔翔!  相似文献   

19.
武汉新港的建设必将推动武汉相关的航运物流企业的发展和相关的临港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为地区的经济服务,为了更好的体现这一特点,武汉地区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要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学方案的改革,师资的提高,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等,培养与武汉港口航运业相贴合、服务地区经济的物流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20.
天津塘沽海河独塔斜拉桥主跨钢箱梁安装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斜拉桥的施工主要涉及到斜拉索的挂设和索力的调整及钢箱梁的安装精度。通过对天津海河独塔斜拉桥施工技术的阐述 ,有针对性地总结出保证钢箱梁安装精度、斜拉索挂设和索力调整的方法。如钢箱梁第一节的安装精度的调整 ,安装一定数量的钢箱梁后的中线、高程的调整等 ;斜拉索的挂设及索力的测量和调整对桥面高程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