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2.
废旧铅酸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单地介绍了废旧铅酸电池对人类的危害、铅尘传播途径、国内外的回收现状与工艺,并指出要彻底改变我国废铅酸电池回收和再生铅生产的污染现状,应该得到政府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关于回收混凝土再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研究施工剩余混凝土或因施工事故暂停使用的混凝土(通称回混凝土)再利用的方法,通过向回收混凝土中加入稳定剂来抑制水泥的水合作用。使之在很长的时间内保持新拌状态,然后在随后的几天内向其中中加入活性剂或和新拌混凝土一起搅拌形成再生混凝土,实验表明,加入稳定剂越多,加入活性剂前的搁置时间就越长,通过实验发现这种混凝土的主要性质如和易性,抗压强度,抗冻性,收缩变形等都与新拌混凝土相同,即新生混凝土可和普通混凝土一样被利用,这不仅有利于工程成本的降低,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4.
5.
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的现状,以及新能源汽车电池在电池回收市场的回收情况,开展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与再利用技术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体系的对策。该对策有利于规范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市场,以促进电池回收再利用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回收政策、自主创新等多种途径能够不断提高企业技术水准,助推我国电池回收逐步实现大型化、产业化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眼于日本报废汽车塑料零部件回收再利用体系在政策推广的背景下的发展,围绕现状介绍对回收利用相关企业和终端消费者进行了阐述,并通过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现状问题,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中国有效推动报废汽车回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8.
分析了轿车前悬架横梁内板零件的特点,运用Dynaform软件分别对料片拉深和落料后拉深的冲压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确定了合理的工艺方案,进一步优化了工艺参数和模具结构。经生产实践验证,该模具工作状态良好,冲件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世界第一的汽车大国,至2015年,我国每年汽车报废量将达六、七百万辆,与整个欧盟的汽车年报废量相当。目前,我国现有487家报废汽车拆解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规模差异很大,二次环境污染仍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为了将废弃水泥进行二次循环再利用,在试验室内收集建筑废弃水泥材料,对其进行破碎、研磨和热处理,方便再次使用,然后将废弃水泥与常用的粉煤灰活性掺和料进行结合,制备出新型水泥材料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用工业副产品粉煤灰和废弃水泥材料生产的新型水泥材料的方案是可行的,少量添加建筑废弃水泥材料(约5%)可使水泥的28 d抗压强度提高50%以上,并且所制备的建筑材料的抗压强度可达90 MPa左右。 相似文献
11.
12.
13.
伴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4G基础上的5G移动信息技术已经逐渐实现,并且在我国社会当中逐渐的在得到普及,5G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的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力,目前我国对于物联网的发展给予高度的重视,而5G移动通信技术的实现,对于物联网时代的打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物联网的建设与发展代表着我国网络信息领域发... 相似文献
14.
15.
在离合器膜片弹簧传统优化设计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工程稳健性的灵敏度分析,考虑了可控变量和不可控参数变差对膜片弹簧优化设计的影响,并采用遗传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遗传算法具有比传统优化方法更强的全局寻优能力,稳健化设计能有效、可靠的减小质量波动对膜片弹簧优化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对人们的出行以及货物运输有着重要作用.而从目前汽车内部的设备装置以及系统信息化发展建设过程来看,现代汽车维修技术有着比较大的优势,可以促进汽车维修行业的积极发展.但是,从汽车维修技术的实际运用发展来看,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将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作用价值充... 相似文献
17.
18.
对A客车厂惯通梁部件整个生产过程的研究,首先绘制出贯通梁生产的现状价值流图;进而应用价值流图的分析方法与工具,对生产过程中的各因素、各环节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辨识出非增值的环节及其主要问题点,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然后绘制出未来价值流图,制定实施计划,并推进实施,实现生产过程的再造[1]。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社会对于传统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发动机技术必须不断的推陈出新,才能满足日益严格市场要求。涡轮增压技术作为发动机的成熟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如今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汽车行业中。涡轮增压技术在拥有诸多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低速时响应性差、能量回收率低的问题。相对传统单涡管增压器,双涡管技术不仅有效分离了相互干扰的废气脉冲,提高了废气能量的利用效率,优化了增压过程,为发动机提供更强劲的动力;它同时还可以改善发动机低转速时,涡轮增压器反应迟滞的问题。文章对某两代发动机涡轮增压器进行对比,阐述了双涡管增压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技术先进性;同时,利用发动机台架实验采集两款发动机的实验数据,分析双涡管技术对于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