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基于橡胶粉改性CA砂浆力学性能的优越性,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模型,研究轨道板在温度荷载与列车荷载分别作用下的应力状态,分析橡胶粉含量从0%到20%变化时,轨道板应力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温度荷载作用下,轨道板应力状态有所改善,其中,轨道板纵向拉、压应力,横向拉、压应力,板中、板角位移均随着橡胶粉含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从而减轻轨道板翘曲变形;列车荷载作用下,轨道板应力状态尤其是横、纵向拉应力的最大值会随着改性CA砂浆中橡胶粉含量的增大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我国道路沥青温度敏感性大的问题,通过在沥青中掺入不同剂量的废旧橡胶粉进行沥青改性及路用性能指标检测试验,研究橡胶粉的剂量对基质沥青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橡胶粉的最佳剂量为15%。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沥青中掺入不同量的废旧橡胶粉进行沥青改性,以解决我国道路沥青温度敏感性大的问题,进行了橡胶粉改性沥青性能试验,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确定掺入橡胶粉剂量在15%为最佳,通过试验数据表明,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氯丁橡胶对乳化沥青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文章对氯丁橡胶乳液掺量(占乳化沥青质量比)分别为0、10%、20%、30%、40%、50%、60%、70%、80%、90%时改性乳化沥青水泥砂浆拌和物的流动性、分离度和扩展度等工作性能以及硬化砂浆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氯丁橡胶使改性乳化沥青水泥砂浆的流动性先减小后增大,在掺量为40%时,流动性最差;改性剂的加入可以改善改性CA砂浆的分离度;氯丁橡胶掺入改性CA砂浆中,会降低硬化体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掺量小于10%时,改性乳化沥青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急剧降低,掺量超过10%后,力学强度下降不太明显;加入少量氯丁橡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改性CA砂浆的柔性。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国沥青路面的沥青材料中含蜡量高,因此路面在高温季节容易泛油,低温季节容易开裂,严重影响路面质量。文章为实现沥青材料的工程性能改良同时合理回收废弃橡胶粉,利用废弃橡胶粉材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改性路用沥青材料(RPMA材料),并在室内对不同橡胶粉掺量的RPMA材料开展了环球软化点试验、低温延度试验、针入度试验以及压力老化试验,研究RPMA材料的路用性能。研究发现:(1)橡胶粉能够有效增强沥青材料在高、低温环境下的表现,随着橡胶粉掺量的增大,RPMA材料的高温软化点和低温延度均呈现出先快速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趋势;(2)RPMA材料的温度敏感性显著高于普通沥青材料,材料的针入度系数随橡胶粉掺量增加而呈线性增大的趋势;(3)RPMA材料抗老化性能随橡胶粉掺量呈先增强后变弱的趋势,当RPMA材料橡胶粉掺量为15%时,材料的抗老化性能最优,此时针入度系数损失率仅有3.52%。研究成果可为沥青材料的改良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橡胶粉改性CA砂浆基础性能研究的成果上,取掺入量分别为0、5%、10%的掺料,严格按照暂行技术条件进行橡胶粉改性CA砂浆的制备,并对三组橡胶粉改性CA砂浆试件的抗冻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最佳掺量范围内(≤5%)掺入橡胶粉时,橡胶粉改性CA砂浆的抗冻性随着掺入量的增加而改善;掺料可以改善试件整体性,当冻融循环次数达到56次、300次时,单位面积剥落量均满足暂行技术要求;橡胶粉本身的良好弹性,使除了冻融循环次数达到300次的10%掺入量以外的其他试件动弹性模量均≤60%,满足暂行技术条件要求。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对传统橡胶粉进行物理降解处理得到深度降解胶粉,并采用不同类型聚乙烯改性剂对降解胶粉进行复配改性,得到不同类型聚乙烯橡胶沥青。通过对不同类型橡胶沥青和工厂化PR橡胶沥青、路耐特橡胶沥青进行常规性能指标检测和高温流变特性测试,研究得出:聚乙烯改性剂可有效提高橡胶沥青弹性恢复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由动态剪切流变温度扫描试验条件下的复数模量、相位角及抗车辙因子等指标得出3B型聚乙烯改性效果最佳;与工厂化橡胶沥青粘弹性能相比,单纯采用聚乙烯进行复配改性橡胶沥青尚不能满足推广应用需求,为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升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性能,充分利用废弃橡胶,文章采用不同掺量和目数(粒径)下的废弃橡胶粉对水泥混凝土进行了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废弃橡胶粉掺量增加,水泥混凝土强度、撞击分贝、干缩率、电通量以及质量损失率逐渐降低,首裂次数和终裂次数逐渐增大;随着废弃橡胶粉目数的增加,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干缩率、质量损失率逐渐降低,首裂次数和终裂次数逐渐增大;掺入废弃橡胶粉除了对强度不利之外,对其他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综合各种性能参数,建议废弃橡胶粉的目数≤30,掺量宜为10%~15%。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橡胶改性沥青基本性能变化规律,研究橡胶粉基本参数对其各项性能的影响,文章通过针入度试验、软化点试验、黏度试验、延度试验和弹性恢复试验,分析温度、胶粉掺量、胶粉粒径变化对两种不同基质沥青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橡胶粉显著改善了基质沥青的高温性能,降低了沥青的温度敏感性,随胶粉掺量的增加,针入度、软化点和黏度均呈增加趋势;随胶粉粒径细度的增加,针入度呈下降趋势,软化点和黏度呈增加趋势;橡胶粉提高了基质沥青的低温延度性能和弹性恢复能力,橡胶粉改性后降低了70~#、90~#沥青间的低温差异性能;随橡胶粉掺量的增加,低温延度值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掺量为20%时的低温延度值最大;橡胶粉掺量在15%~20%时,橡胶改性沥青的弹性恢复性能提高幅度显著,掺量20%时,弹性恢复性能增加幅度较小。结合上述指标分析,橡胶粉与基质沥青的融合能力具有一定的合理范围,在未添加其他改性剂的条件下,建议橡胶粉合理用量控制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探究SBS/胶粉复合改性对沥青性能的提升效果,文章基于针入度、软化点、延度、60℃动力黏度试验,对比不同SBS、橡胶粉掺量对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确定其最佳掺量,并基于工程实际应用,对SBS/胶粉复合改性技术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改性剂最佳...  相似文献   

11.
砂浆是砌体工程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不同的行业关于砂浆的规定和要求不同,致使砂浆的质量控制标准不同。通过分别对有底试模和无底试模成型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试件的抗压强度进行对比,说明试模类型对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并提出根据工程实体的实际情况选择砂浆试模的类型。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橡胶粉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各项经济性能的对比分析,证实了橡胶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各项路用性能和使用品质均优于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而造价略低于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往优质级配碎石中掺加2%~2.5%的水泥剂量,进行改性级配碎石的路用性能室内外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掺入2%水泥的级配碎石能极大提高基层的强度和水稳性,并能避免水泥碎石基层的干缩开裂和水损害等固有的缺陷,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进行母体沥青混合料和水泥砂浆的配合比设计及试验路段的行车观测,评价高性能半柔性路面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为半柔性路面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依据,并指出高性能半柔性复合面层将有更新的发展,符合重载交通路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5.
橡胶颗粒水泥混凝土由于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和韧性等优点,在道路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采用AASHTO的力学经验指南对橡胶颗粒水泥混凝土与基质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设计年限内的使用性能进行预测。实测橡胶颗粒水泥混凝土与基质水泥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弯拉模量作为输入参数,气候模型采用与中国北方气候相近的明尼苏达州气候模型。通过对两种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预测可知:橡胶混凝土路面在使用的过程中,其平整度、断板率、错台、累积损伤均小于基质混凝土路面。因此,在荷载与气候的作用下,橡胶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优于基质混凝土路面。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室内对比试验方法,对相同级配条件下的国产干法橡胶反应剂、进口干法橡胶反应剂和湿法成品橡胶沥青等三种改性沥青进行沥青混合料性能和经济成本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国产橡胶反应剂的废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和经济性,为基于国产橡胶反应剂的废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室内试验、生产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乳化沥青稳定再生集料混合料对比试验,分析采用不同的乳化沥青剂量,以及采用掺加2%水泥和不掺水泥两种类型混合料对乳化沥青稳定再生集料的稳定度、流值、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等性能指标的影响,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材料再生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公路隧道对降噪吸音材料的特殊要求,以水泥、陶砂、膨胀珍珠岩等材料为主要原料,结合一系列的拌制工艺,研制出一种环保无污染、防火、防撞击、施工方便快捷、喷覆式的新型隧道吸音材料--陶砂膨胀珍珠岩吸音砂浆,并采用驻波管法测试砂浆的吸音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