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汽车设计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也是提升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传统的汽车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较为注重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创新和应用能力得不到实质有效的提升,无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对接。针对这种现状,本文通过3D打印技术将汽车设计课程理论教学、课内实验、课程设计教学环节进行了深度融合,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及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职业学校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作为教育教学主要方向,不仅要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还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技能比赛,提高自我价值。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维修教学具有较高的综合性,技能比赛可以有效的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新能源汽车维修教学中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进行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汽车销售、维修保养、技术管理等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职院校在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人才培养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加强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则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实训基地是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训练的平台和基础,中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熟练应用高新技术的能力,使学生实践能力强,接受新技术快,实现职  相似文献   

4.
<正>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技术是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主干课程,以智能传感器装调与检测为主线,通过“知结构、懂安装、能调试、会检测、勇创新、敢创业”教学环节,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等元素融入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装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程体系,在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依据课程特点和授课目标,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持续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理论实践、自我创新和组织实施等综合能力,为我国汽车行业的繁荣发展培育全面发展人才。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试验测试技术需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扩展提升测试能力。文章就试验工装设计方式方法及试验室测试能力提升等提出了部分看法。最后,对未来试验测试技术及试验室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中国迈入智能互联新时代,新媒体技术已经融入到各行各业,汽车销售行业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许多汽车经销商鼓励销售人员开展多媒体手段获客引流,一些汽车经销商在市场部设置专门职位主攻融媒体营销。汽车商品融媒体推介课程顺应汽车产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发展趋势,培养学生汽车智能配置知识及媒体推介与融媒体运营能力,强化学生爱国之心、职业精神、媒体素养、崇高人格“四位一体”价值,使学生适应销售岗位需求变化,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以汽车商品融媒体推介课程中的汽车智能配置融媒体推介教学项目为例,从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视角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设计,提出了教学改进策略,为职业院校课堂革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吴彬 《时代汽车》2023,(19):49-51
为提高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教学效率,本文就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展开了探讨。在该模式中,优化教学内容、整合教材、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等策略被提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则能够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建设实训基地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产业需求,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应用策略将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带来活力,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8.
正1根据1+X证书制度,明确中职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中职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人才培养侧重中初级技术、一线服务能力及适当的创新创业能力。学生毕业以学历毕业+若干职业技能等级合格为依托。目前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证书考核有五大模块。其中,新能源汽车动力驱动电机电池技术、悬挂转向制动安全技术、电子电气空调舒适技术三大模块具备初级、中级和高级能力考核层次。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汽车大众化的到来,汽车产业迎来了新一轮的调整和升级,汽车后市场企业对汽车技术服务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存在教学理念不够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够创新,过分重视汽车专业知识的灌输,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足等问题,从而导致汽车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汽车后市场用人单位的要求不相符合。因此,如何借鉴汽车产业发达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重塑课程模块、教学逻辑,建立了与各职业能力模块相匹配的考核内容,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投入,使学生初步具备岗位能力,能够真正地达到学以致用。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汽车运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有效地提升了教学目标的完成度。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高校都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为主.在高校新能源汽车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了解当下新能源汽车技术行业的发展,培养出复合性人才.但是,当下我国高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当中依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缺乏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设备和基地、教师不重视实践教学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迫切解决.基于...  相似文献   

12.
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教学制度逐渐完善,在中职汽车电气检修教学工作中也更加注重多样化教学手段进行授课。落实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内化吸收重点,确保学生在以后步入社会具备良好的汽修能力。但是针对当前信息技术与汽车电气检修教学融合现状分析,并未发挥出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因此,文章将围绕基于信息技术与汽车电气检修教学融合为主题展开分析,通过了解当前汽车电气检修教学的基本现状,再提出促进信息技术与汽车电气检修教学融合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3.
张文广 《专用汽车》2023,(5):101-103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是当前高职教育中很重要的专业之一,该专业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及就业前景。由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本身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在专业教学中对学生专业理论技能、实践能力培养都有极高的要求,所以在实践中高职开展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时,可以结合专业实际,通过项目化教学方式,指引学生在项目探究中提高自身的各项学习水平,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主要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强调实践操作的高技能型专业。汽车故障诊断教学是上述专业的核心课程内容和重要实训环节,具有操作性强、理实结合紧密、涉及知识技能广的特点。汽车故障诊断的授课效果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日益进步和普及的背景下,汽车故障诊断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通过与新技术、新思维的对接实现改革与进步,同时促进授课的方式方法更加适应当下的学生。O2O(Onlineto Offline,即线上到线下)模式下的创新教学就是一种非常新  相似文献   

15.
以BOPPPS教学模式为依托,以学习通等平台为信息化工具,以模块化教学为手段,开展集理论基础、实践操作、思政教育于一体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学内容源于企业生产实际,教学过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考核评价依据汽车运用与维修1+X证书标准和汽车维修技能竞赛要求,全方位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下汽车机电维修岗位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6.
葛飞飞 《时代汽车》2023,(11):41-43
新能源汽车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在生产、技术、维修等领域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支撑。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摇篮的职业院校应深入改革,提供先进的实践场地和设备,一流的教学手法,提高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更深层次认识,不断为新能源汽车市场输送高质量人才。文章以高压系统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创新性教学为例,对于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目的为实训教学中更好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汽车维修人才教育和认证模式主导的是全面能力的培养,但鉴于学员学习时间的限制和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注定了一个人不可能在学生时代或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全面掌握所有汽车维修技术。因此,根据汽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维修企业的用工需求,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和认证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将汽车维修类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汽车维修实训室或实训车间,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做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在实训教学上,以具体项目为载  相似文献   

19.
杜燕 《中国电动车》2014,(11):182-182
《汽车销售技术》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汽车销售岗位职业能力的"成型"课程,该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本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和专业水平的体现,而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存在实践训练不足、团队意识薄弱等问题,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0.
根据新能源汽车多学科交叉、技术发展迅速更新快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对系能源汽车课程进行了基于翻转课堂的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设计,构建了多元化的过程性考核体系,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丰富了课程建设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