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论文分析5T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比现有的数据同步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库日志分析的数据同步方法,介绍该方法的数据同步流程和原理。基于此方法对5T系统架构进行优化,提出对主备库数据同步、读写分离、消息推送等方面的解决方案,论述了此方案的优势以及可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的实际情况,对基于云平台的综合监控系统进行研究和方案设计。针对传统综合监控系统在系统资源使用、网络切换、数据同步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通过云平台的虚拟机迁移、故障HA(高可用)、存储双活和Oracle数据库同步等第三方的机制,简化应用软件,优化综合监控系统架构。根据云平台的技术特点实施主备数据中心实时服务器多重冗余;根据车站及控制中心实时服务器和数据库都集中在云平台上的特点,去除车站数据库,降低数据同步风险。基于云平台的的创新设计,极大地提升了综合监控系统的可用性和健壮性。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地铁运维平台的智能化,需要将分散在各个专业系统、各个站点的"数据孤岛"打通,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融合。本文针对智能运维平台的应用,提出了3种不同的基于ERPS协议的环网架构,分析并计算其可靠性水平;通过实验室测试,对比每种环网架构的收敛性能指标,给出3种环网架构在地铁建设中的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4.
以信号系统为研究对象,创建基于BIM的信号设备三维虚拟模型,运用数据库技术对数据进行存储管理,设定数据交换接口,实现信号设备维护数据与BIM数据的交互,设计基于BIM的地铁信号设备维护管理系统架构。该系统架构具有真实的地铁信号系统维护场景、交互性强、操作简单等特点,在多个城市的地铁信号系统中得到应用,效果良好,弥补了传统信号系统数据庞大、不易解读的不足,对于优化信号系统架构、提高系统运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动车组的数据传输能力升级改造以及复兴号智能型动车组的上线运营,动车组监测项点数据快速扩充,如何高效、准确地对动车组的海量车载非实时数据进行存储、检索与查询,成为提升动车组车载数据管理和应用水平面临的一个挑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技术的海量非实时数据地面系统架构,将各动车运用所的数据服务站点作为子节点,全路数据服务中心作为主节点,对具备时空属性的海量数据快速检索算法进行了研究,构建了一种支持分布式数据存储、检索及数据分析的架构,开发了原型系统,验证了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在对地铁列车动态特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半实物仿真和虚拟仪器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对地铁车辆主传动系统进行离线动态测试的方法,并设计了实验装置。测试系统能在实验室环境下,实时再现地铁列车的各种运行状态。并能根据测试数据对主传动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目前该测试装置已在上海地铁1号线投入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介绍铁路运输信息集成平台股道现车同步应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目前Oracle数据库环境下应用处理的性能,使用TimesTen内存数据库进行了性能和高可用测试。测试结果表明,TimesTen可大幅提升应用处理效率,其高可用性保证了业务处理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完整性,且运维人员仅需对既有应用进行部分适应性修改就可实现Oracle数据库到TimesTen内存数据库的迁移,为全面提升股道现车同步应用性能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业飞速发展及“大数据”概念的提出,为提高大量B/S架构应用的测试效率,本文利用关键字驱动测试技术,设计开发了一款基于关键字测试脚本的B/S架构应用自动化测试工具——EasyWT,实现了对Web页面的控件抽取、录制、激励、验证等功能,基本实现了一个标准化的测试流程。并使用EasyWT在铁路大数据平台上进行了实践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完整地完成自动化测试的全部工作;同时针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及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9.
由于传统关系型数据库无法满足基于组态软件的有轨电车弱电集成系统对于实时性的要求,提出利用内存数据库技术、面向对象模块化设计方法实现实时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思路。通过分析有轨电车弱电集成系统实际数据特点,建立实时数据库数据模型,采用基于优先级2PL算法的锁式事务并发控制技术解决了实时数据库系统中实时事务冲突问题,利用面向对象的模块化设计方法以及动态链接库技术提供实时数据库的部分接口函数,并以有轨电车弱电集成系统子系统之一的电力监控系统为例,对实时数据库系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实时数据库系统能够满足实时性要求,目前已成功应用在深圳龙华线有轨电车弱电集成系统项目。  相似文献   

10.
针对铁路机车乘务员工作过程中的重点危险因素,研究开发铁路机车乘务员智能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和嵌入式视频分析设备,能够有效识别视线脱离、手比异常、疲劳驾驶等不安全作业行为;基于物联网实时获取机车乘务员健康与备班睡眠数据,及时发现机车乘务员健康问题和睡眠不足;该系统改变了依赖于滞后的人工抽查和事后追责的传统机车乘务员监管模式,代之以自动实时检测与即时告警,检测准确度和时效性均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1.
针对铁路网络安全需求中加密威胁难检测,加密业务与加密流量监管困难的现状,特别是加密流量分析粒度不够,技术支撑性不足等问题,设计了由数据获取子系统、特征建模子系统、智能分析子系统、配置管理子系统组成的基于智能算法协同的铁路网络加密流量智能监测系统,阐述了基于两阶段长短期记忆(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网络的加密流量异常识别、基于Elmo+LSTM+SelfAttention模型的加密流量应用类型识别关键技术。该系统有助于提升加密流量监测技术水平、增强铁路网络安全综合防御能力,也为未来铁路领域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维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计算机、通信和现代控制技术,融合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设计一种由车载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及地面系统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远程专家诊断系统,搭建基于MVB+以太网的车载综合信息收集网络,实现对列车实时信息和子系统健康管理数据的收集、传输、分析与展示。通过在济南地铁2号线工程项目应用表明,该系统可提升车辆数字化水平,增强运营人员对车辆异常情况的处置能力,提高运维效率。  相似文献   

13.
智慧地铁系统是智慧城市快速发展背景下的新趋势和新课题,是地铁机电一体化水平提升的新方向。首先叙述和展示智慧地铁总体架构,然后分析智慧地铁架构中各层相互关系以及每层内部的技术布局、建设内容等。针对融合应用层的设计进行深入探讨,以地铁公共信息资源和城市公共信息资源的交汇融合为基础,设计智慧地铁安防、地铁数据三维可视化、综合指挥调度、多元化支付和智能客服、人流潮汐分析、地铁可达性分析、地铁能耗监控等融合应用。  相似文献   

14.
简述LCU的发展3个阶段,针对城轨地铁车辆应用,介绍一种基于二乘二取二冗余-安全控制架构技术的下一代LCU的原理、组成和故障诊断方案,相较于双机热备冗余的LCU,能够获得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铁路工程地质遥感解译的工作质量,实现铁路工程地质遥感数据的集成化管理,解决遥感解译工作中基于多源数据综合分析困难的问题,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对铁路工程地质遥感专题数据库建设方法和应用进行研究。针对铁路工程地质遥感数据的内容、类型和特征进行分析,将数据库分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遥感数据和解译成果数据;规定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数据内容和入库标准,提出不同解译内容和精度要求需要的遥感数据,以及其采集与处理原则;最后提出解译成果数据库的设计原则,明确数据制作标准,并提供了几种地质现象的数据库设计参照表,基于上述论述形成专题数据库的建设方法。以某山区铁路为例,应用该方法进行工程地质遥感专题数据库的建设,详述某滑坡解译成果数据的制作原则和过程,利用GIS系统的统计分析、空间分析功能,分析滑坡的几何与属性关系。研究成果可实现对地质遥感解译全过程数据的综合管理和应用,为同类型铁路工程地质遥感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地铁车辆段室外综合管线三维设计与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铁车辆段室外综合管线设计与配合施工的经验,基于三维建模技术、数据库技术及网络技术,构建了由逻辑架构、网络拓扑结构、功能设计和关键技术组成的地铁车辆段室外综合管线三维设计与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工程应用表明,所构建的解决方案可行、有效,为地铁车辆段室外综合管线三维设计和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利用动车组车载实时监测数据,实时掌握动车组技术状态和故障信息,进一步保障动车组运行安全,依据CRH3C型、CRH380B及CRH380BL型动车组运用经验和现场需求,设计了高速动车组远程数据地面应用系统的总体架构、逻辑架构、物理架构、功能架构,并对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基于本文设计的系统已成功上线,应用效果良好,验证了本文进行的设计科学实用,可以指导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8.
赵颖  柳青红 《中国铁路》2023,(10):128-134
为提高高速铁路突发险情应急处置的及时性,提出基于5G公网的超视距报警信息和实时视频快速传输上车的系统架构,开展列车超视距关键技术研究,并在京张高速铁路开展了基于5G公网的列车超视距应用技术试验。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列车超视距技术在系统应用阶段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报警信息和实时视频快速上车与网络覆盖质量具有强耦合性,一方面用户对超视距危情报警信息的传输时效性提出了极高要求,另一方面当前高速铁路沿线的网络质量和覆盖范围不能满足全天候、全覆盖的车地传输需求。因此,设计2种系统通信架构,一种适用于5G-R专网建成之前,基于GSM-R网络和4G/5G公网的通信架构;另一种适用于5G-R专网建成后,基于5G-R专网的通信架构。2种架构可以满足现阶段和未来列车超视距信息快速传输上车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铁道供电的海量准实时数据查询效率不高造成信息处理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集群队列模型的铁道供电监控海量信息快速异步并行查询新方法。基于实时Ajax数据引擎,综合运用MPP查询架构,建立供电监控信息的轮询队列模型,实现海量准实时数据在铁道供电监控系统中的快速查询处理。以四机集群和一台查询测试机为平台,以铁道10kV配电网远动调度监控千万级时序数据为算例,进行加载测试和集群查询性能测试。结果表明:MPP结合Ajax异步回调机制,集群磁盘I/O的读取速度约为存储速度的10倍,能够将查询服务器端的交互更新降至数百毫秒级,验证了新的集群监控方法优于常规双数据库服务器并列运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上海地铁B-TrunC(宽带集群通信)网络采用了多线共享热备集群核心网架构,需接入多条线路不同厂商的基站及终端。为了实现网络互联互通,需对集群核心网与基站、终端的接口协议进行标准化设计。[方法]在B-TrunC标准基础上,对集群核心网与基站、终端的部分接口协议进行细化和补充。在核心网热备情况下,集群核心网与基站的接口需补充集群核心网主备倒换的流程协议,综合分析了两种既有核心网主备倒换实现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了优化后的功能要求和流程协议;针对终端集群功能互联互通要求,提出了实现终端加载通话组、集中录音录像、多媒体消息功能互联互通的相关协议配置细化方案。[结果及结论]接口协议补充和细化后,接入两家厂商基站、终端的上海地铁B-TrunC网络热备集群核心网,实现了核心网倒换时所有基站、终端正常对应倒换,以及集群语音呼叫、实时短数据、多媒体消息功能互联互通,突破了B-TrunC网络化资源共享的关键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