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请允许我就中国当前的物流市场作简要分析和报告.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信息网络技术的成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物流业在中国应运而生,而且为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迅猛发展,由于加入世贸组织时间表的承诺,使大批国际物流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加快,物流业正成为一个支柱产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物流市场呈现出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故事锁定在江西省广昌县,无关乎它盛产白莲、号称"中国白莲之乡",也无关乎她曾经是"赣南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的一部分,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主要战场之一,历史巨手曾经在此导演过赫赫有名的"广昌保卫战"和"高虎脑、驿前以北战斗"……如今足以让人将它作为一种"现象"加以关注的,是因为这个在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592个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名单中仍榜上有名的小县城,截至2005年8月已有4万余人从事物流业.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2018年对物流业而言,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年物流企业跨界竞争、打破市场边界,这一年物联网、人工智能、信息化等技术与物流不断融合,这一年物流企业之间不断并购、重组、联姻,这一年若干个"第一次"将2018年视为新物流元年的起点。在2018年全国货运行业年会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贺登才采用数字归类法,把2018年物流行业的热点串起来并进行了全面回顾。  相似文献   

4.
"2009年,青岛全市实施物流业增加值454.8亿元,是2005年的2倍,年均增长17%;物流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9.3%;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4538亿元." 在北京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物流节上,青岛市副市长胡绍军表示,预计2010年,青岛物流业增加值将达到505亿元.物流业已成为青岛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5.
世界已成为宇宙村,如今,物流职业经理人的身影和商贸活动遍及世界各个角落。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物流业也充满了机会,核心的地理位置以及卓越的科学技能使得这个州蕴藏着更大的物流发展潜力。世界银行将德国视作"全球效能最高的物流基地",在对国际货运和快递公司所做的"2010联结和竞赛"民意调查中,德国在参评的155个国家中荣登榜首,紧随其后的是新加坡和瑞典。  相似文献   

6.
启动中国物流人才教育工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物流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2001年是中国物流理论研究和物流实践极为活跃的一年,是多层次物流教学快速启动与发展的一年,也是物流界同仁努力拼搏、硕果累累的一年。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必然导致对物流人才的迫切需求,目前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第一,企业物流人才。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市场竞争力,不同类型企业都或先或后把物流作为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来抓,要么把物流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改造提升自己的物流系统,要么把物流活动分离出来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把上游与下游优化结合…  相似文献   

7.
物流     
"新国九条"《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2012年1月1日起实施国办发[2011]38号《国务院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加大对物流业的土地政策支持力度,促进物流车辆便利通行,加快物流管理体制改革,鼓励整合物流设施资源,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大对物流业的投入,  相似文献   

8.
运输是物流的重要环节,公路运输更是以其机动灵活,可以实现门到门运输而在现代物流中起着重要作用.面对物流的发展,公路货运业如何融入物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是许多公路货运企业,特别是一些较有实力的大型公路货运企业进一步发展所关注的问题.加入WTO后运输服务业不属于保护行业,我国将逐步放开公路货运、商品分销、仓储设施等领域,将有更多的外资物流企业进入中国,成为中国物流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国内的物流企业必须在竞争中抓住机遇,实现快速发展,才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公路货运企业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为了自身的生存需要必须转让经营方式,积极涌入第三方物流.  相似文献   

9.
2002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一年。在中国加入WTO以前,中外一些著名人士把物流业作为中国加入WTO以后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主要理由是中国的物流业比较落后,缺少现代物流的理念与运作模式,缺少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年来,中国的物流业发展怎样呢?第一,现代物流业引起了各级政府、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发展物流业都作过重要指示,明确把现代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全国人大与政协两会期间,不少代表提报了关于物流发展的提案;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30多个中心城市,做出或正在制定…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的物流业将进入产业地位的提升期、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形成期和物流强国的建设期,物流园区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产业集聚,需求细分;大小有别,冷热不均;连锁复制,品牌集中;平台整合,产业联动;信息深耕,集约经营。在此背景下,宜昌交运把握宜昌打造长江中上游交通物流枢纽中心城市契机,投资开发了宜昌东站物流中心项目,积极探索传统仓储、装卸搬运、普通货运向现代物流的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正>一头连接生产,一头连接消费,物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黄金链条。发展现代物流业正成为世界流行趋势,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呼唤中国物流升级加速。近一年来,国家主管部门对物流行业的政策出台进入了密集期。从2014年10月印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和《促进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到今年《物流园区互联应用技术指南》、《"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提升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促进传统物流行业转型升  相似文献   

12.
正从曾经的肩挑背扛、日晒雨淋,到如今的"第三方物流"、"多式联运",重庆的物流运输正在经历着凤凰涅槃般的蜕变。可以说,重庆物流业正凭借着多式联运的力量,逐步走向快速发展的轨道,积极打造成现代物流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行业近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出.物流行业加快自身发展势在必行。在物流市场进一步开放的今天,建设适合企业发展的信息系统,是提高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6月17-19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作为全球最大物流展transport logistic亚洲版,第六届亚洲物流双年展将于2014年6月17-1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自2004年首届举办以来,亚洲物流双年展始终秉承"物畅其流,链达天下"的办展理念,坚持打造无缝对接海陆空全球物流产业链的物流展会。展示范围涵盖物流服务、物流地产、航空货运、公路运  相似文献   

15.
《运输经理世界》2011,(9):101-101
1.项目概述按照"突破发展,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山东省菏泽交通集团货物物流业围绕实现由经营车辆向经营货源、由经营运输向经营物流两个转变,计划通过搭建物流信息和物流运输两个平台,不断发展车辆,加快基础设施和物流园区建设,形成以物流园区、物流大市场为中心,以各级货运  相似文献   

16.
国内物流业走过2008年的冰火两重天.迎来了更具挑战性的2009年. 2008年前三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分别实现了26.7%和16.8%的高速增长.9月份以后.部分业务领域和局部地区出现负增长.公路货运市场综合价格指数在10月达到了75.7的高点后.11月单月下降了4.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月12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主办的"2007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暨第13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在京举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表示,2007年,中国物流业要注重发展的质量,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转轨.  相似文献   

18.
正"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为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重大机遇,智慧物流正成为物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源泉。未来智慧物流将呈现怎样的发展状态?且看——"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我国的物流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态势。而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换,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日益显现,并焕发出新的生  相似文献   

19.
物流     
<正>第七届中外货代物流企业洽谈会在香港召开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和世界货运联盟主办的第七届中外货代物流企业洽谈会,于9月27日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隆重举行。来自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洽谈会。2009年度中国国际货代物流百强排名发布9月7日,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国际商报社联手在天津举办"中国国际货代物流百强排名揭榜大会"。中国外运长航集团再次荣登榜首。该活动作为中国货代  相似文献   

20.
所谓一个国家的物流效率,是指社会物流成本与GDP的比率,这个比率越小,物流效率就越高。目前发达国家的物流效率平均在10%左右,而我国是18%,效率比发达国家几乎要低一半。两年前,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把物流业包括其中,让我们看到政府的眼光和决心,在此我们也呼吁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