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机修钳工》课程是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训教学中的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汽车维修中应用广泛。目前,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学生思维活跃,但注意力难以长时间保持,学习积极性较差,特别是对于钳工类实训,学生缺乏主动性。因此,针对钳工实训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中的改革刻不容缓。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教师通过与机械专业教师深入探讨,并结合汽车类专业的特点,提出了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  相似文献   

2.
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组成结构中,汽车实训课程属于非常关键的高职实训课程内容。高职院校对于汽车实训课程在开设与实施的基础上,应当能够全面锻炼高职生的汽车维修以及汽车检测实训操作素质,培养高职生在汽车实训课程领域的良好实践运用能力。高职院校针对汽车实训课程如果要达到培养高职生实践运用能力的目标,那么关键就是要正确运用分层次的汽车实训授课教学思路,确保在汽车实训授课过程中完整融入分层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1高职院校汽车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1)实训课程与理论课程比例失调。许多高职院校借鉴本科院校汽车专业的教学模式,偏重于汽车理论知识,忽视汽车专业实训课程,容易形成与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为补充,理论教学为主体"类似的局面,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提高。而汽车相关企业则看重学生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以某高职院校疫情防控期间汽车类专业线上教学为例,对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同时从选择线上教学环境、进行线上教学资源的建设开发、合理设计教学实施环节、建立健全线上教学监控机制等方面对提升高职院校线上教学质量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易娇 《时代汽车》2023,(24):43-45
培养高职汽车技能型人才需要完善培养目标和提升教学质量,汽车专业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因此,对现有汽车专业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模式与组织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汽车专业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将对推进人才培养的技能目标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CIPP模式为背景,旨在探讨如何构建高职院校汽车专业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环节的评价体系,以期提升汽车专业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各环节的教学效能。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汽车产销量的增长,汽车专业人才紧缺,许多学校开始培养汽车专业人才,据统计,2017年我国开设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高职院校就达337所,开设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180余所;同时全国大多数中职校也都开设有汽车类专业。汽车维修实训是汽车类专业的必修环节,因汽车维修复杂,又涉及举升机、轮胎拆装机等多种高风险设备的使用,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导致人员受伤、车辆及设备损坏,加之学生对汽车机电维修认识不够,实训时发生各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是教育部门重点发展项目之一,在汽车行业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下,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全能型人才尤为关键。高职院校在开展汽车类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时,应对学生自身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操作进行有效培养。然而,目前在开展实训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降低了学生学习效果与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工作重点。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制定教学规则以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入手,对于提高专业实训教学质量及效果,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万飞 《时代汽车》2022,(2):64-65
将VR虚拟模拟(简称“VR技术”)应用于汽车专业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VR技术在高职院校发动机拆装实训教学应用中的研究为核心,分三部分对发动机拆装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对VR技术在发动机拆装实训教学中的优势进行论述。其次,本文对VR技术在发动机拆装实训教学中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设计。最后,本文对VR技术在发动机拆装实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汽车保有量激增,汽车后市场从业的技术型人才严重短缺,高职院校作为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其中尤其是交通类院校,更要强化汽车技术教学实训课程开发和实训设备的研发,以培养出符合企业岗位需求,具备德技双高的时代人才,促进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填补人才短缺。当前市场上所研发的教学台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无法达到锻炼学生实操技能的需求。因此在充分调研及深入分析当前台架存在的不足,提升实操训练的实效性,兼顾实训设备反复机械设施故障及拆卸导致实训设备损坏的缺陷,本文针对当前国内院校汽车相关专业学生实训常用电控发动机实训台架存在的弊端及不足结合汽车技术的发展及高职院校发动机教学的需求进行了微型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实训台架测试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唐珍珍 《专用汽车》2023,(11):125-127
在新时期,汽车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相关专业人才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系统化落实汽车专业实训教学,打破实训教学存在的局限性,全方位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和效率,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实践能力优异的人才。基于此,以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实训教学为切入点,针对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1.
黄史 《时代汽车》2022,(2):54-56
为了切实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人人成才".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必须准确把握从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到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这一重大转变,培育学生的职...  相似文献   

12.
与普通院校教学不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侧重于技能,现代学徒制的引入,契合了高职院校的教学需求,因此现代学徒制“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符合当前高职百万扩招教学的要求。然而在高职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过程中,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不符合现代学徒制要求、人才培养管理制度不完善、双导师队伍建设不足等,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由此,结合当前高职汽修企业的人才需求,提出针对性地教学改革措施,以进一步促进现代学徒制“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实,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以高职机电类专业“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高职机电类专业“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构建涵盖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堂、专业技能提升、课程开发能力提升、赛教融合、“1+X”证书制度等要素的高职机电类专业“五位一体”“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养体系,并开展实证研究,使高职机电类“双师型”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14.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部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明确指导.本文在对大学生进行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调研的基础上,对课程思政教育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探讨分析了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方法,特别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中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开展,提供了思路与实践路径案例....  相似文献   

15.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二十条"),指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为职业院校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突破口.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基于此,...  相似文献   

16.
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为基础的现代教学模式,为各国经济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世界各地许多国家高度重视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了促进和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开展学校与企业共同招生和共同培训现代制度的试点工作"。教育部在促进现代职业教育试点工作的全国会议上表示,"有必要加快现代学徒培训试点工作,在当地条件下开展试点工作,为学校和企业建立共同的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主要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实践技能水平。但是由于实践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实践教学设施不足等诸多原因的掣肘,导致高职毕业生的实践技能水平难以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这种现象在工科类高职专业表现得尤为明显。文章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对当前高职院校实践技能培养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并对高职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策略进行探析,以期寻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希望对今后的高职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根据教育部对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以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为目的,按照国家标准对人才的要求,高职院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职业学院人才培养对接国家标准,革新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国标引领,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实施"1+X证书制度",革新教材,重构课程体系,优化考评方法,提质培优,发挥好高职院校育人职责,培...  相似文献   

19.
职业院校作为为社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场所之一,其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因此,在职业院校机械专业中开展课程改革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举措.通过改革摒弃传统教学体系中不适合现在教育发展的内容,及时纳入新的适合现在教育事业发展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职业院校机械专业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