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φ600旋喷桩上部中心位置压入一定长度的Φ108微型钢管,形成微型钢管桩芯-旋喷桩复合桩基(简称复合桩)。对复合桩静载荷试验的荷载-沉降曲线进行了区段分析,确定了其极限承载力实测值为1080 kN。对该复合桩基4种破坏模式下的抗压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对比后发现,复合桩芯底位置处发生水泥土压碎破坏的可能性最大,抗压极限承载力最小,为1125 kN。通过数值模拟对复合桩的极限承载力,桩侧摩阻力分布,破坏模式下的塑性变形,荷载分担比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微型钢管桩用于滑坡治理及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长阳县红岩溪滑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对边坡治理工程中的微型钢管桩设计进行了改进,探讨了微型钢管桩的抗滑机理,并通过设计和计算证明,用微型钢管桩能有效地治理滑坡;针对微型钢管桩的抗滑机理尚未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理论,文中以两种计算方法对比分析了微型钢管桩加固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类比法进行微型钢管桩设计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3.
旋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其P—s曲线拟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具体工程为背景,通过载荷试验,对高压旋喷桩单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实测值与计算值进行对比和分析,选择某P-s曲线的低压力阶段进行3种拟合,预测高压力阶段的P-s曲线,并在另外4条P-s曲线中应用.结果表明:旋喷桩单桩承载力实测值比计算值偏大;旋喷桩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实测值比计算值偏小,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β的取值对计算值有一定影响;用三次多项式拟合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的荷载-沉降曲线,具有相当好的精度,能为确定旋喷桩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浅层桩周土的性能对桩体水平承载力有很大影响,通过加固桩周土来提高桩体水平承载力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手段,但目前国内其研究甚少。通过现场全尺度水平加载试验来研究、分析高压旋喷桩加固后灌注桩在软土中的水平静力加载性能,为进一步动力计算提供前提条件和基本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将延深度5倍和7.5倍D(D为灌注桩桩径)范围内的土体进行高压旋喷桩加固后,灌注桩水平承载力分别提高了2/3和1倍,且其桩身弯矩显著下降,从而大大提高了旋喷桩的抗开裂性能,保证桩体能在较大水平作用力下截面混凝土不发生开裂。  相似文献   

5.
高压旋喷桩在邵怀高速公路软基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高压旋喷桩加固机理,文中结合邵怀高速公路软基工程实例,介绍了高压旋喷桩的设计与计算、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结果表明:采用高压旋喷桩处理软土路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二重管旋喷工法成桩直径的预测问题,通过对二重管法成桩过程的理论分析,建立了可以考虑压缩空气影响的二重管法成桩直径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详细计算步骤。二重管法施工期间,压缩空气包裹高压水泥浆射流可以有效降低射流速度沿喷射距离的衰减速率,增强高压射流对土体的切削效应,使得高压旋喷桩的成桩直径明显增加,提高旋喷工法对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所提出的实用计算方法可以有效考虑土性参数、旋喷参数以及压缩空气的影响。以旋喷施工时的空气喷射压力为主要控制参数,通过回归分析提出了可以表达压缩空气对成桩直径增大效应的定量计算公式。针对二重管法施工中压缩空气的常用压力范围0.5~1.5 MPa,得到了压缩空气包裹高压射流对旋喷桩成桩直径的增大比例,为27%~81%,这与工程实践经验非常接近(一般压缩空气可以提升桩径的范围为30%~90%)。以温州深厚软土地区的二重管法工程实例为依托,根据旋喷施工参数与土性参数,采用所提出的计算方法与成桩直径的现场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2根试桩C1和C2(实测直径分别为1.08,1.12 m),应用所提出计算方法产生的相对误差分别为5.6%和6.3%(计算直径分别为1.02,1.05 m),由此可见所提方法可以满足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依托杭绍台高铁飞凤山隧道工程出口外场地硅藻土地段,进行高压旋喷桩和钢管桩的现场试验,对比分析成桩完整性、均匀性、极限承载力及经济性等指标.结果表明:旋喷桩成桩在硅藻土地层中离散度较大,成桩效果并不理想,取芯抗压强度按埋深分布差异较大,存在强度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会引起地基承载力的降低,而钢管桩试桩中仅极少数存在轻微缺陷,...  相似文献   

8.
高压旋喷桩在隧道围岩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砂土状浅埋隧道围岩加固的一种新方法-高压旋喷桩的方案设计和施工工艺,简述旋喷桩从地表加固隧道围岩的应用情况,总结旋喷桩用于公路浅埋隧道的施工方法及经验。  相似文献   

9.
王珂  朱泽民  陈显荣 《公路》2000,(5):33-36
本文着重介绍如何采用旋喷防渗帷幕桩进行断桩处理。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17,(11)
基于对微型桩力学特性的研究,建立其桩顶水平位移的力学模型,分析同一外力作用下不同配筋形式微型桩桩顶变形情况。研究表明:不同配筋形式微型桩桩顶变形量主要取决于总配筋材料截面惯性矩的大小,两者成反比关系。理论计算分析得到桩周配筋桩的桩顶变形量最小,钢管桩的桩顶变形量最大;桩心配筋桩的配筋率虽等同于桩周配筋桩,但其桩顶变形量明显大于桩周配筋桩和锚筋桩。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对理论计算分析进行了验证,结果基本一致,桩周配筋桩抗弯、抗变形的效果远甚于其他配筋形式微型桩,是锚筋桩和钢管桩的有效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11.
高压旋喷法是利用喷射化学浆液与土混合搅拌来处理地基的一种方法.旋喷桩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防止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等.介绍高压旋喷桩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阐述汕头市龙湖沟整治中截污干管的基坑支护设计。提出根据不同沟段的地质和周边环境等的影响因素,采用不同的基坑开挖和支护方式钢板桩支护;钻孔桩结合高压旋喷桩,木桩配合钢挡板。从而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工程量,节约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GFRP管桩的竖向承载性能,进行了泥炭质土条件下GFRP管桩静载荷模型试验研究,对桩侧摩阻力和端阻力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FRP管桩的极限承载力较同等尺寸的钢管桩稍大,同时桩顶沉降也稍大;由于GFRP管桩桩身较大的压缩变形量使得桩身下部桩土相对位移较小,相应的侧摩阻力得不到充分发挥;GFRP管桩的端阻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不宜作为端承桩使用;GFRP管桩作为承重桩使用的关键是减小桩身压缩变形量。  相似文献   

14.
刘海兵 《路基工程》2022,(6):124-129
依托京滨铁路宝坻至滨海新区段JBSG-3标段的建设项目工程,基于现场原位试验,分析在含有软土地层的崎岖地形下填筑大于30 m的路堤,加固高填软基路堤中土体的土拱演化规律,探究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在高填方路堤中抑制土拱效应的效果。研究表明:群桩(管桩)能够有效地提高桩间土体的承载性能;地基加固方式深受基底压力分布规律的影响,当基底压力呈非均匀分布时,会导致桩间土压力过大,极端情况下局部超过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压实桩端土体导致桩间土压力上升和桩承荷载下降现象,若荷载较大时,也存在桩端产生“刺入”现象,引起桩间土沉降速率低于桩体沉降速率;管桩复合加固高填方路堤中土体的土拱演化规律的关键因素是持力层和荷载强度,若桩端产生刺入情况会引起土拱骤停,导致桩间土剪切破坏,引起高填路基整体变形,进一步加深桩体形变量,可通过设置连梁来减少桩体不均匀形变,提高其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某铁路连续梁桥主墩3号墩位于安宁河中,承台施工期水深6 m,墩位处地质主要为大粒径的漂卵石和松散卵石土,部分位置有风化岩石;承台埋置深,需要在水下开挖的基坑深度达8 m,采用了CT锁口钢管桩围堰作承台施工的围护结构。基于承台处于大块漂卵石地质或风化岩石地层,采取了先钻孔后以砂土置换卵石土层再插打锁口钢管桩工法,保证了钢管桩打入深度足够、姿态顺直,且锁口部位变形小。经现场锁口止水材料配合比设计及工艺模拟试验,选取了适宜的锁口止水材料和填充工艺,经围堰施工完成抽水后验证,锁口止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仝照民 《路基工程》2012,(2):163-165
在既有铁路施工下穿桥涵,需将该区域的路基材料和部分地基土挖去,显著改变了铁路原有的路基、地基状态,并改变地基所承受的长期荷载;同时其便梁、基坑等临时结构也改变了周围岩土体的受力状态。这就给软弱土地区的中型、大型框构桥涵顶进施工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利用旋喷桩施工机具小型、轻型的特点,对于顶进桥涵本身的地基加固、便梁基础稳定性以及对路基预处理进行加固防护等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周雅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4):130-133,I0012-I0013
某水闸基坑工程中采用带拉杆的双排钢板桩结构解决单排钢板桩支护位移过大问题。运用有限元软件模拟排间距及被动区土体加固长度对支护结构及周边管道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排钢板桩支护结构前、后排桩及桩间管道水平位移均随排间距的增大而减小,桩间管道竖向位移随排间距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竖向位移最大时对应的排间距与桩间土体破坏面宽度有关。支护结构及管道位移均随土体加固长度的增大而减小。通过设置合适的排间距及土体加固长度,基坑开挖变形满足规范要求并可限制桩间管道位移,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建丽香铁路某大桥桥墩软土地基,采用旋喷桩对其加固。用极限平衡法分别对大桥#8,#9桥墩软土地基加固前后的稳定性进行检算,同时运用FLAC3D构建三维地质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软土地基的应力及位移分布特征,分析评价软基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旋喷柱加固该大桥桥墩软基的措施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