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全气囊作为辅助的乘员约束系统,主要用来防止乘员在前碰撞事故中与驾驶室内饰件的二次碰撞。本文根据安全气囊对乘员不同身体部位进行的保护,详述了不同位置汽车安全气囊的功能、结构和ECU对安全气囊的时间控制,并对汽车安全气囊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
朱华 《城市车辆》2006,(2):59-60
安全气囊是一种在汽车碰撞事故中自动充气膨胀,在二次碰撞中保护乘员、减轻伤害的安全保护装置。目前,世界汽车市场上,安全气囊日益普及,安全气囊技术也日臻成熟。本文介绍了安全气囊技术,指出现存问题,并对智能气囊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也逐年上升。汽车安全性能也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汽车安全性通常分为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被动安全性包括合理的车身结构安全性和乘员约束系统。车身结构件变形吸收能量以减轻对乘员的冲击,利用乘员约束系统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员并减轻乘员和车内部件发生二次碰撞可能造成的“二次伤害”。汽车被动安全性能是在事故发生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乘员的伤害。汽车事故主要有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追尾碰撞和车辆滚翻等。美国是最早制定正面碰撞安全法规(FHVSS208)国家。1999年美国NHTSA统计,汽车碰撞事故中,正面碰撞约占49%,侧面碰撞约占25%,追尾碰撞约占22%,汽车碰撞试验重点是正面碰撞。 为了满足强制性碰撞法规,法规要求需配备安全气囊系统,为车内乘员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提供更好的保护。如果没有安全气囊,即使使用了安全带的乘员,特别是驾驶员,在严重的碰撞中,他们的头部、脚部、颈部也会与汽车内饰发生碰撞,安全气囊对降低正  相似文献   

4.
侧面安全气囊和气帘是专门针对乘员进行保护的安全装置,在发生侧面碰撞的交通事故中能有效地减少乘员受伤害的程度.文章从2013年在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的,依据GB 20071-2006《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进行的侧面碰撞试验中,选取了10个车型,包括轿车和SUV,每个车型分别进行了有侧面安全气囊、气帘和没有侧面安全气囊的侧面碰撞试验,结果表明配备侧面气囊和气帘的汽车能对乘员头部和上部肋骨提供更好的保护,但对中部和下部肋骨的保护效果一般,可以看出侧面气囊和气帘能对乘员头胸部提供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正挂号专家门诊,直击汽修疑难杂症!Q熊老师您好!检修安全气囊引爆后的车辆,发现前挡风玻璃也出现破损,这种情况是否说明安全带也有问题,需要更换?甘肃读者:张露A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在保护乘员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当汽车和障碍物之间发生碰撞事故时,汽车与障碍物之间的碰撞称为一次碰撞,一次碰撞的结果导致汽车速度急剧下降。例如,一辆汽车以50km/h的速  相似文献   

6.
《经济导报》2006,(2):142-143
第一个汽车用安全气囊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于美国的通用公司的汽车上。在欧洲,Morton公司即现在的奥托利夫公司,在1980年在s级的默西迪丝一奔驰汽车上引入了一种驾驶员安全气囊。本田汽车Acura Legend在1987年成为第一辆安装了一个安全气囊的日本车,从此,安全气囊装备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长。  相似文献   

7.
在安全气囊计算机仿真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汽车碰撞安全模拟软件MADYMO建立起安全气囊静态起爆以及动态冲击模型,模型中包括方向盘、安全气囊、饰盖、冲击器等。进行仿真试验,主要是根据安全气囊在展开时或者展开后与冲击器等物体相互接触碰撞时气袋内部压力,以及冲击器碰撞速度、加速度等参数的变化曲线,进而根据模型的仿真结果检验安全气囊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汽车安全气囊点火控制算法可靠性模拟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计算机模拟产生大量汽车碰撞曲线,并根据蒙特卡罗方法对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点火控制算法的可靠性进行了模拟检验。检验效果良好,同时经台车碰撞试验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小重叠碰撞事故中安全气囊对乘员的保护作用,分析了小重叠碰撞事故类型并获得识别小重叠碰撞的3个特征参数:速度变化量、加速度曲线长度比值和汽车主要受力方向。基于特征参数变量,结合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开发了新型二级模糊安全气囊控制算法,来识别小重叠碰撞类型,并根据碰撞类型展开安全气囊。通过训练合适的模糊隶属度函数和模糊规则,该算法的性能得以提高。最后,经台车试验对新型安全气囊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发生小重叠碰撞事故时,基于ANFIS的新型安全气囊控制算法能准确识别小重叠碰撞类型,及时展开前安全气囊和侧气帘,改善了其对乘员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世界汽车》2010,(3):12-12
2010年1月19-21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碰撞试验室内,成功完成了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三菱牌DN7181型轿车(翼神)的C-NCAP碰撞试验。从试验现场来看.正面100%碰撞试验中两个正面安全气囊顺利展开.此外,该车配备的同级车中少见的膝部安全气囊也顺利展开.前后排共4个假人坐姿均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世界汽车》2012,(6):72-72
2012年4月25-27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碰撞试验室内,C-NCAP管理中心成功完成了由成都新大地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吉利全球鹰牌RX6453K01型多用途乘用车(GX7)的C-NCAP碰撞试验。测试车型的安全配备极为丰富,不仅配备了正面双安全气囊,侧面安全气囊及侧气帘,还配备了驾驶席膝部安全气囊,这也是C-NCAP测试的自主品牌车型中首款引入这一配置的车型。  相似文献   

12.
GGZ 《汽车杂志》2007,(5):162-163
当我们的观念还停留在钢板厚薄,安全气囊多少的阶段时,以奔驰为首的汽车生产厂商已经在发展从行车安全到事故后逃生的全方位安全保护技术,安全不仅仅在碰撞瞬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世界汽车》2014,(6):51-51
2014年5月6-8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实车碰撞试验室内,成功完成了由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马自达牌/MAZDA CAM6460B5型多用途乘用车(MAZDA CX-52.0L自动舒适型)的3项碰撞试验及驾驶席座椅鞭打试验。 正面100%碰撞试验后,试验车辆回弹距离较远,显示车身的刚度较高。前后排假人在安全气囊、安全带等约束下坐姿保持不变。安全气囊的展开状态也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4.
信息动态     
《世界汽车》2011,(9):102-102
2011年8月2—4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碰撞试验室内,成功完成了东风悦达一起亚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起亚牌YQZ7203A型轿车(K5)的C—NCAP碰撞试验。正面100%碰撞试验后,驾驶席及前排乘员席的正面安全气囊均正常  相似文献   

15.
针对汽车安全气囊系统设计了辅助控制系统-乘客识别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座椅压力传感器信号进行分析,根据乘员在座椅上的体压分布信息识别乘客体型特征,辅助控制汽车安全气囊的爆发.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若副驾驶位是儿童或小个子乘客,安全气囊将不会爆发.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识别乘客类型,为准确控制安全气囊爆发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旨在阐述汽车安全气囊的系统构成与工作原理,以及安全气囊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特别指出了汽车整车碰撞对安全气囊设计及其工作性能的要求,同时展望了汽车安全气囊技术的发展趋势。汽车安全气囊汽车的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2种。主动安全是指汽车防止发生事故的能力;被动安全是指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约束系统保护乘员的能力。当汽车发生事故时,对乘员的伤害是在瞬间发生的。安全气囊作为被动安全领域的核心产品之一,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可有效地减少地乘员伤害,同时因其价格适中,因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普及。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汽车与汽车或汽车与障碍物  相似文献   

17.
2013年4月9~10日在上海举办了安全气囊标准制订的第七次工作组会议,邀请了国内外汽车企业、安全气囊厂家的专家参加共同讨论《汽车安全气囊系统误作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的初稿,并且在上海东方久乐汽车安全气囊有限公司的试验室进行了全套试验,以论证本标准的技术可行性。预计本标准将在2013年年中发布征求意见稿,在2013年年底上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等批准后下发实施。  相似文献   

18.
继1952年美国John Hetrick和1953年德国Walter Lindner发明汽车安全气囊后,安全气囊技术日新月异,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欧盟、日本已正式立法在汽车上配置安全气囊,双安全气囊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主流轿车的标准件。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对车内乘员直接起保护作用的是安全气囊中的气袋,因此气袋是汽车安全气囊中至关重要的零部件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年前像ABS、安全气囊这样的设备只有奔驰、宝马上才有,如今几乎成为普通汽车的标准配备了,再过20年汽车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相似文献   

20.
动态     
<正>C-NCAP:东南三菱翼神试验完成2010年1月19—21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碰撞试验室内,成功完成了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三菱牌DN7181型轿车(翼神)的C-NCAP碰撞试验。从试验现场来看,正面100%碰撞试验中两个正面安全气囊顺利展开,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