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然嘉年华集团作为首个进入中国市场的邮轮公司早在2006年便将邮轮驶入中国,但中国邮轮市场真正的发展却是从近几年才开始的.截至2015年11月初,将挂靠母港设在中国的邮轮共计14艘,占到全球邮轮船队总运力的6%.目前来看,中国邮轮市场似乎将要有进一步的显著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邮轮市场的困局究竟是什么?有没有解决这些困局的方法?很多专业人士和机构从各种角度做了各类分析。笔者结合自身在两家邮轮公司及现在国内最大的旅游平台管理邮轮类目的经历,也许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解读中国邮轮行业的困境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在邮轮产业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中国国内邮轮船东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一场巨变? 近年来中国邮轮市场的蓬勃发展使得全球主要邮轮公司纷纷在这一市场大展拳脚,以满足中国迅速增长的需求.而迄今为止,中国邮轮船东和运营公司的市场份额却相对较小.尽管如此,随着中国在邮轮产业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中国国内邮轮船东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一场巨变?  相似文献   

4.
2006年7月3日,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的"爱伦歌娜"号邮轮从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启航,开通了从上海至日韩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沿海现代邮轮的始发港航线,至今正好10年。这10年,应该归属于中国现代邮轮产业的市场培育阶段。今后10年,中国邮轮产业将进入市场培育优化与发展准备相交叉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1月21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和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在沪共同发布《2009—2010中国邮轮发展报告》。报告预测,中国邮轮市场在过去一年逆势飞扬的基础上,2010年将继续保持乐观企好的势头,实现稳中有升,今年世博期间上海邮轮经济将再度演绎中国邮轮的盛况。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邮轮市场未来仍然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就供求关系而言,邮轮市场的"供"远未满足"求",邮轮母港、航线、客源等方面,仍有很大空间可以开发"2018年是中国邮轮市场从高速增长向优质发展的调整之年,也是中国邮轮产业从主流包船模式向多元化销售模式的转变之年。"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振东在接受  相似文献   

7.
邮轮盛宴     
《中国船检》2011,(9):37
据权威机构预测,2015年全球乘邮轮旅游者将超过2500万人次。近些年,随着世界邮轮市场重心逐步"东移",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市场成为许多国际邮轮公司关注的焦点。而面对邮轮建造"盛宴",亚洲主要造船国家更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力图改变欧美垄断的格局。而作为多年扮演垄断者角色的欧美国家,显然不愿让出这"最后阵地"。那么,亚洲能否利用这次"东移"的机遇,一举撼动美欧垄断的格局?中国如何在这次"邮轮盛宴"中分得一杯羹?  相似文献   

8.
<正>康养体育游和邮轮游艇游都是旅游新业态,这二者如何融合发展是业界直面的问题。2018年中国港口接待邮轮976艘次,同比下降17.3%,接待出入境游客量为488.67万人次,同比下降1.2%。这是中国邮轮市场经历8年正增长以来首次负增长。面对这样冷清的市场,很多人都在心中发出疑问:中国邮轮到底怎么了?过去几年,中国邮轮伴随快速增长,也产生了  相似文献   

9.
邮轮母港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国外多数是对实体经济的拉动,而我国一些地方则是着眼于对地产经济的拉动。18年前,当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呈现的浪漫爱情故事深深感动了国人的同时,豪华邮轮这种奢华精美的旅游方式也开始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近年来,随着中国邮轮旅游市场的持续火热,邮轮码头建设浪潮更加迅猛,各地争先建造邮轮母港,打造"邮轮母港城"的声音不绝于耳。那么,如何定位邮轮母港?中国的邮轮港口码头建设如何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10.
全球邮轮旅游市场一直稳健增长,潜力很大。自1980年以来,邮轮旅游一直以年均8.6%的速度增长,邮轮公司的规模也在稳定增加。据国际邮轮协会预测,2010年,全世界预计将有1800万名邮轮游客,到2015年则将超过2000万名。虽然亚洲地区的邮轮经济与欧美地区相比尚处于发展阶段,但潜力很大。具有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明和人文景观、旅游设施要件大为改善的中国正越来越受到瞩目。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在极大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同时,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来中国观光,也将对中国邮轮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现代邮轮旅游是世界旅游业中发展最快的市场,具有消费水平高、经济拉动作用强、辐射带动区域大的特点,是海滨旅游城市的必然选择。积极开拓包括国际邮轮旅游市场在内的高端旅游市场,对于实现旅游经济增长模式由单纯游客数量的增长向旅游质量和效益的增长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邮轮旅游,作为一种时尚、高档、前卫、休闲、浪漫的旅游消费形式,受到全世界的青睐。近年来,北美邮轮市场增速放缓,出现饱和现象,因此众多邮轮公司把目光转移到亚洲邮轮市场,亚洲邮轮市场成为全球邮轮市场成长的主力军。中国抓住机遇发展邮轮市场,特别是上海邮轮市场的发展。文章从供需方面分析上海邮轮市场状况,探讨其发展前景及受到的阻碍作用,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促使海上旅游及邮轮产业日渐繁荣起来。在中国的朝阳产业中,旅游业一直处于最为显著的地位。近年来,随着邮轮经济在全世界旅游产业中的迅猛发展,邮轮旅游市场所创造出来的价值已经逐渐成为国际旅游业中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与此同时,邮轮旅游在中国的整体旅游市场中,也将是增长幅度最大的一个产业。在不久的将来,中国通过选择邮轮出行的旅游方式,将成为旅游消费经济新的增长点。当旅游消费者开始主动对邮轮进行接受和认可,且邮轮消费日趋成熟时,必将带动并促进中国整体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看到发布在"Offshore的那些事"的一篇文章"中国游客人数暴跌,中国豪华邮轮还有未来吗?",其中表达了《Cruise Industry News》对中国邮轮市场的一些看法。主要观点是:2018年将有240万中国乘客乘坐邮轮,较2017年的280万有所下降,中国市场上几乎所有邮轮运营商都将削减运力。文章提出了中国邮轮市场的弱点:中国豪华邮轮航线以5~7天的短途日韩游为主,一旦双方政治关系趋紧,首要影响的就是旅游观光业,韩国的萨德系统事件,严重影响了赴韩旅游人数,豪华邮轮行业跟着倒霉难以避免;冬季韩日邮  相似文献   

14.
<正>8天7晚的中长航线设置,更丰富、吸引人的靠泊港口,都是丽星邮轮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之举,当前中国大众市场逐步成熟,游客应该尝试更优质的旅游产品云顶邮轮旗下的丽星邮轮从1994年进入中国,可谓见证了中国邮轮市场的一步步成长。从初始的需方市场,到如今的供大于求,中国游客对邮轮的期望越来越高:大型豪华邮轮、产品多样化、航线有特色、更舒适便利……  相似文献   

15.
正尽管中国的邮轮产业还处在发展初期,存在各种短板,但从过去十年中国邮轮旅游急速增长可以看出,中国的邮轮市场仍然潜力巨大。2018年中国邮轮市场步入调整年,一直不断加码中国市场的外资邮轮巨头突然改变风向,做起了减法,近日诺唯真游轮CEO弗兰克甚至直言中国市场缺乏二次消费能力。面对2018年经济周期下行引发的整体和局部生态环境的困顿,业界应  相似文献   

16.
国际邮轮市场逐渐东移,亚洲成为新的增长点。比达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随着运营中国母港航线的国际邮轮增多,中国各大港口建设不断推进,中国邮轮市场总航次将保持高速增长。基于政策红利以及对于市场前景的预期,邮轮国际巨头加大了中国市场布局。行业快速发展近年来,邮轮产业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亚洲拥有世界约60%  相似文献   

17.
正到2035年,我国的邮轮旅游业将达到高质量发展的状态——中式邮轮形成一个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中国内河游轮和沿海邮轮市场充分发育;形成奢华、现代大众、区域特色等不同档次的差异化邮轮产品;邮轮建造领域形成中国品牌;邮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体系完备;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邮轮市场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邮轮旅游需求将会被释放,上海邮轮经济也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亟待通过新一轮的邮轮枢纽港建设实现邮轮市场的恢复性增长和邮轮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当前,国内陆路、水运口岸客运通关逐步恢复,《国际邮轮运输有序试点复航方案》现已出台,行业各方正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国际邮轮的全面复苏。上海作为中国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地,也是本次国际邮轮复航的首批试点城市和口岸,正不断加大对邮轮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市、区层面积极制定实施关于推动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9.
洪明  杨亮 《中国港口》2012,(9):52-53
<正>国际邮轮市场重心的东移为我国发展邮轮产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机。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的多项鼓励支持政策也为中国邮轮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天津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大力发展邮轮产业,有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提高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提升国际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一、世界邮轮市场发展现状1.北美市场  相似文献   

20.
<正>招商局集团坚定看好中国邮轮市场的长期发展前景,将发展邮轮产业、打造邮轮全产业链作为集团的重要战略,坚定推进中国邮轮旅游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的一系列内生的系统性问题,已经妨碍了邮轮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时值深圳蛇口邮轮母港开港两周年之际,本刊记者专访了深圳招商蛇口国际邮轮母港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炜,作为邮轮港口的"新贵",且听他谈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