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交通流分布式并行模拟建模理论与方法的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分布式计算机网络上的并行处理技术和面向对象的建模理论,提出交通流分布式并行模拟建模的理论框架,并给出基于分布式系统上的两种建模方案;面向对象和面向消息传递的网络分割式并行模拟建模方法和标准时钟分布式离散事件模拟建模方法。该方法能显著提高交通模拟的运行效率,满足智能运输系统(ITS)中网络模拟大规模、高效率和实时动态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交通网络分布式仿真的时钟同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窗的保守性同步策略。分析对象(逻辑进程)间的关联事件,提出关联事件在进程间传递信息的延迟dij的估计方法,确定每个仿真对象的时间窗。以9个节点的示例网络为对象,实现了保守时间窗同步算法在交通网络模拟中的应用。实践表明,与其他同步算法相比这种策略具有建模容易、模拟效率高的特点。从而为满足智能运输系统中网络模拟大规模、高效率和实时动态的要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CORBA技术在动态网络管理实施中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但随着动态网络管理的发展,基于CORBA技术的传统分布式系统已不能满足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如何将基于CORBA的应用与面向消息、松散耦合的Web服务技术结合起来,定义一个可以依据战略选择随意发布与应用、提交开发成果并重新配置“编码透明”的动态网络管理架构和环境,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首先提出了基于车载自组织网络技术的车路协同原型系统(IVICS),并通过二次开发,利用交通仿真软件Paramics进行大规模路网搭建、动态信号控制,以及微观交通行为的模拟;同时,采用网络仿真工具NS2对车载网络进行细粒度无线通信过程的模拟,并通过trace文件,分析得到网络通信的带宽、延迟、传输跳数、丢包率等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5.
章分析了分布式系统的特点,体系结构和程序开发方法,给出了基于PowerBuilder的分布式应用系统实现实例。  相似文献   

6.
气动力是影响桥梁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演化规律受其自身非定常特性和计算机精度的影响,很难实现长时间预测。准确预测桥梁结构的气动力特性对结构设计和振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是目前气动力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但风洞试验成本高,且难以模拟复杂风场条件,数值模拟对计算资源又具有强依赖性。因此,为了实现计算量和计算精度的平衡,利用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网络开发了一种不同风攻角桥梁非定常气动力时序预测模型。该模型以不同风攻角下0~n时刻的气动力系数为输入,以n+1时刻的气动力系数为输出。首先,基于开源Tensorflow库构建LSTM网络框架;其次,基于3°、4°和5°三个风攻角的桥梁主梁非定常气动力数值模拟结果构建训练集和测试集,并进行模型训练;最后,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基于风攻角分布进行内插和外推预测。在内插预测时,基于风攻角为3°和5°时的气动力系数构建数据集对模型进行内插训练,对风攻角为4°时的气动力系数进行预测。在外推预测时,基于风攻角为3°和4°时的气动力系数构建数据集对模型进行外推训练,对风攻角为5°时的气动力...  相似文献   

7.
赵东宇  赵树恩 《汽车工程》2023,(7):1112-1122
针对图像和原始点云三维目标检测方法中存在特征信息残缺及点云搜索量过大的问题,以截体点网(frustum PointNet, F-PointNet)结构为基础,融合自动驾驶周围场景RGB图像信息与点云信息,提出一种基于级联YOLOv7的三维目标检测算法。首先构建基于YOLOv7的截体估计模型,将RGB图像目标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 RoI)纵向扩展到三维空间,然后采用PointNet++对截体内目标点云与背景点云进行分割。最终利用非模态边界估计网络输出目标长宽高、航向等信息,对目标间的自然位置关系进行解释。在KITTI公开数据集上测试结果与消融实验表明,级联YOLOv7模型相较基准网络,推理耗时缩短40 ms/帧,对于在遮挡程度为中等、困难级别的目标检测平均精度值提升了8.77%、9.81%。  相似文献   

8.
灾害事件下局域路网应急疏散交通分配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急疏散的目的是要在灾害发生时将处于危险地带的人群尽快转移至安全地带。针对不同灾害事件类型而引发的单源单汇、单(多)源多汇网络状态的路网疏散问题分别进行了分析。在各路段通行能力的约束条件下,以疏散交通流量最大、总疏散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运用最小费用最大流理论建立了局域路网疏散分配模型。通过实例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并在Matlab中得到了实现。通过查找最小截量组成弧的分布位置,并对路网中最小截量组成弧的路段扩容改造,进而有效提高局域路网的应急疏散能力。  相似文献   

9.
牛强 《交通与计算机》2005,23(6):99-103
分析了公路网络栅格建模对提高交通体系和城镇体系研究精度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公路网络栅格模型的基本框架。以湖北省公路网为例,系统介绍了公路网线形及其属性的模拟技术、公路行车速度的模拟技术.以及基于栅格公路网的最短行车路线和行车时间的模拟技术。分析了该模型的应用前景,并以城镇辐射强度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效力。  相似文献   

10.
弃土场边坡是一种内部物质结构松散的人工边坡,其地下水渗流场的变化对边坡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充气截排水技术是近年来涌现的一种新的土坡加固方法,尤其适用于对渗流敏感的土坡,其特征在于形成非饱和区截水帷幕,从而降低潜在滑坡体的地下水位,提高边坡稳定性。为研究充气截排水技术应用于弃土场边坡加固的可行性,该文以气-水两相流渗、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为依据,以GeoStudio软件模拟为技术手段,研究了在潜在滑坡区地下水位线以下进行充气以实现边坡加固的方法,模拟了不同充气压力、不同充气方式、以及充气前后对弃土场边坡稳定性及截排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充气截排水法存在最佳充气气压,不同充气方式对启动气压和最佳充气气压有显著影响;②停止充气后,渗流场的再平衡过程不可逆,表现为地下水位线回弹量有限;③弃土场边坡的稳定性在维持充气过程中和充气后均得到提高。综上可知,充气截排水技术在弃土场边坡加固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