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顶管施工中,顶管进洞是一个关键控制点,存在着风险,尤其是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覆土较深、地下水位高、流砂地层的情况下,如何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顶管进洞是值得研究的课题。结合南京洪武路污水主干管工程实践,介绍了顶管水下进洞施工技术的应用,提出了顶管在深覆土、高水位、流砂层中进洞的一种施工技术措施,并分析了水中进洞方案的实施要点。实践证明该技术有效规避了常见的工程事故,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措施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2.
小康高速公路隧道在修建过程中始终贯穿着"零开挖"的环保理念。以小康高速公路隧道62个隧道洞口为依托,从地形、地质两方面对全线隧道洞口设计施工实践情况进行了总结。通过总结得出,不良的洞口地质条件要提前治理;不同地形条件下进洞从正交进洞、斜交进洞、侧向进洞和单向进洞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正交进洞主要采用了"护拱法",斜交进洞主要采用了"半护拱法"和"棚洞法"。单向进洞适用于隧道长度不大、工期要求不紧的情况,出洞施工时尽量采用小导洞出洞再进行扩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以云南省玉溪至楚雄高速公路绿汁江桥隧道锚为例,研究在深切沟谷高陡坡的地形条件下,无正面进洞条件时的进洞问题。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3个进洞方案进行比选论证,最终采用施工横洞从隧道锚侧面进洞的方案。该方案提出一通转四洞的措施,实现悬索桥主缆在洞中转索的功能,解决复杂地形条件下高速公路悬索桥隧建锚进洞的难题,避免超高仰坡的产生,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是陡壁隧道、隧道锚出洞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环保新理念的山区公路隧道进洞设计与施工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合理选择隧道洞口位置与进洞方式是保护环境和保证顺利施工、安全运营及节省工程造价的重要条件.公路隧道洞口各种进洞方式都应突出"安全",兼顾环保;隧道洞口施工中应避免大规模人为拉槽,具备成洞条件时就及早进洞,以有效地解决洞口工程病害,保护隧址区域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5.
徐青  杨涛 《公路隧道》2008,(2):9-11
山岭隧道进洞是施工工况最复杂、质量及安全隐患最多的工序。合理选择进洞方案,大大降低洞口防护工程费用。而且,安全进洞是实现隧道顺利施工的前提,尤其是对地质条件差的隧道。本文就那下湾隧道进洞方案为例,对坡积土及碎石地段山岭进洞方案作比选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广(州)梧(州)高速公路河口至平台段隧道洞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梧高速公路隧道洞口设计始终贯彻"零开挖"的环保理念。以广梧高速公路64个隧道洞口为依托,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质条件,主要从进洞方法、洞口辅助进洞措施、洞门形式三个方面对全线隧道洞口设计施工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进洞方法采用了正交进洞、斜交进洞和单向进洞;洞口辅助进洞措施采用了明洞、护拱法、地表反压护拱加固土体法、反压回填明洞暗做法、超前小导管、短管棚、长管棚等辅助进洞措施或者是这些措施的组合;洞门形式采用了端墙式和明洞式。  相似文献   

7.
沈捷 《隧道建设》2001,21(2):32-35
介绍了隧洞支洞(斜井)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安全进洞的施工应急措施,锚喷支护设计、进洞优选方案,实施施工后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何小龙 《隧道建设》2004,24(1):48-51
着重介绍了元磨高速公路布陇箐隧道,在洞口浅埋段处于滑坡体等多重困难条件下,雨季快速、安全进洞的施工方案。为今后类似的隧道施工安全进洞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按法国规范进行设计,法国隧道专家提出了大开挖进洞方案,这与近年国内公认的基于环境保护的"零开挖"进洞方案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有较大出入.该文就两种进洞方案在东西高速公路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及各自的使用条件进行了简单对比分析,期望能开拓进洞方案设计思路,避免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10.
着重介绍了元磨高速公路布陇箐隧道,在洞口浅埋段处于滑坡体等多重困难条件下,雨季快速、安全进洞的施工方案.为今后类似的隧道施工安全进洞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公路大跨度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凯 《隧道建设》2007,27(4):65-68
结合京珠国道主干线广州东段龙头山隧道施工,重点介绍了隧道开挖采用的双侧壁导坑法、洞口边仰坡的超前支护管棚施作,边仰坡的开挖及其开挖方法,洞身的超前支护与初期支护以及支护工艺和相应的辅助措施等,可供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黄新社  曹正喜 《隧道建设》2006,26(4):40-42,60
沈应线隧道工程位于较为繁华的舟山沈家门城区,长1230m,其南北出入口地质很差,多为全~强风化岩层的粘性土夹砾石,围岩稳定性差,主要通过理论计算、进度要求及方便施工等方面的比选,确定了适用于该工程洞口段的开挖技术方法。同时,介绍了洞口浅埋段的实际施工方案及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处于强倾倒变形体内并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过2次变形的浅埋偏压隧道进口段为研究对象,针对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及变形情况,应用新奥法原理及拱效应理论,以变形观察及监控量测为信息化施工手段,及时采用堆(填)碴反压、注浆加固、网喷补强支护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在洞内成功地加固变形隧道,制止过大变形可能诱发隧道塌方及山体滑坡的险情; 并在后续施工中,通过调整支护参数和利用创新的“三台阶八步法”施工方法,安全、顺利地完成后续不良地质段的隧道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14.
尚海松  李春林  沈维 《隧道建设》2009,29(6):619-625
 监控量测在隧道信息化施工中至关重要,通过现场数据的采集、分析及反馈,建立预报信息系统,科学地预报隧道重大灾害具有重要意义。以厦蓉高速(贵州境)榕江格龙至都匀段计摆隧道格龙端左线洞口浅埋偏压段为研究对象,基于监控量测信息(收敛位移、拱顶下沉及地表位移等),及时分析并运用预报信息系统,成功预报了洞口段斜坡滑移趋势,及时调整设计和施工组织方案,有效控制险情进一步的发展,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5.
复杂地质燕尾段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相钦 《隧道建设》2007,27(4):74-78
宜万铁路高阳寨隧道长4730m,其中出口端为双线大跨加燕尾段,穿越坡积体、堆积体、岩溶和富水的断裂破碎带等地质复杂地段,通过对该隧道大跨加燕尾段的施工方案制定和实施,介绍在复杂地质地段的大跨隧道的施工技术及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矩形顶管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武汉地铁2号线王家墩东站Ⅳ号出入口兼过街通道采用的矩形顶管技术试验工程为背景,通过对矩形顶管法地下通道施工过程的现场监测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矩形顶管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地层位移的变化规律,得到武汉长江Ι级阶地区地下通道采用偏心多轴多刀盘土压平衡式矩形顶管技术施工的一般规律。实测数据分析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1)地表的最终沉降值与该处对应断面的开挖时序成正比; 2)顶管机掌子面前方土体产生地表隆起,掌子面后方土体产生地表沉降; 3)地层沉降位移随距离顶管顶进轴线的增大而减小,影响范围约为3倍洞径。  相似文献   

17.
地表倾斜是傍山隧道经常遇到的情况,给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基于有限元原理建立了地表水平和地表倾斜的两种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地表水平和地表倾斜情况下的围岩变形受力、围岩塑性区分布、支护结构受力情况,研究地表倾斜下隧道的变形受力特性。结果表明:地表倾斜下的围岩和支护结构受力均不关于隧道中心线对称,且围岩水平位移表现为顺坡方向,围岩应力在深埋侧左墙脚和浅埋侧右拱腰部位产生应力集中,深埋侧左墙脚和浅埋侧右拱腰弯矩增大明显,塑性区分布呈“不对称蝴蝶”形分布。  相似文献   

18.
分析平曲线、竖曲线、平纵曲线组合及横断面对隧道安全的影响,对隧道进出口线形协调性进行研究,并提出:隧道进出口应尽量设在直线段上或圆曲线段上,避免设在缓和曲线上;对于洞口处的纵坡,除应采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外,隧道洞口的变坡点应距洞门有一定的距离;隧道洞口段的平纵面线形组合须避免在进、出洞口的洞外段、洞内段设置较长、较大的下坡,且在洞口处均需设置小半径的平曲线进、出洞;隧道洞内外的路面宽度应逐渐过渡,且长大隧道内应设置紧急停车带。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隧道入口区域交通事故率高于普通路段,尤其是追尾、撞击洞门事故频发,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为提升高速公路隧 道入口区域的交通安全,在《公路隧道提质升级行动技术指南》对交通工程设施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提出隧道入口区域交通工程设 施应满足空间路权、驾驶人因和驾驶任务的基本原则。隧道入口区域典型问题集中于可变信息板、标志信息和视线诱导设施上,主 要是信息组合不良、交通标志位置不当、诱导信息不连续和不一致。由此进一步提出隧道入口区域标牌内容、形式和位置的设置建 议,并提出通过增设环形立面标记、隧道轮廓带、警示型线形诱导标、柔性警示柱和防撞桶等视线诱导设施来加强隧道入口区域的 视觉环境过渡的方法。最后,基于空间路权、驾驶人因和驾驶任务3 个基本原则对交通工程设施改善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陈海军 《隧道建设》2018,38(2):270-276
针对特大跨度黄土隧道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工程实例,重点探讨洞口高边坡防护、快速掘进、下穿建(构)筑物措施、洞内变形控制、地表陷穴回填以及地表裂缝处理等技术要点,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对于黄土隧道的进洞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如果“早进洞”存在风险时,也可选择高刷方进洞方案; 三台阶七步法快速掘进不宜一味追求进尺,优化施工组织,加强工序衔接,实现短进尺、快循环才是关键; 黄土隧道的沉降可以通过采取分部开挖、加强超前支护、减小开挖进尺和及时封闭仰拱等措施进行有效控制; 黄土陷穴采用三七灰土、沙泥浆回填措施是可靠的; 隧道浅埋段地表裂缝不易避免,但可通过洞内控制措施来减小其规模,对于已经出现的裂缝,应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