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目前国内专业挤密砂桩船仅有7条,均为国外引进,造价昂贵。为加快外海深水筑港建设的步伐,开展陆上挤密砂桩设备在水下应用施工技术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海口湾南海明珠人工岛二期工程的施工,论述了陆上打桩机组用于挤密砂桩船的施工工艺、适应条件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等,利于更好地把握水下挤密砂桩加固软土地基技术。  相似文献   

2.
通过海上挤密砂桩施工,形成一套挤密砂桩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深中通道西人工岛挤密砂桩工程完工,比预定工期提前5个月。深中通道西人工岛挤密砂桩工程共需打设1. 6万根桩,累计用砂56. 8万m3,先后投入4艘大型专业化挤密砂桩船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克服了成桩贯入和扩径困难,解决了砂料紧缺等诸多难题。施工船砂桩1号一度创下单日施打46根桩的施工纪录。  相似文献   

4.
针对海上挤密砂桩这一新型软基加固工法,依托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对其原理和特点进行介绍。总结现场挤密砂桩载荷板试验的相关成果,介绍了海上挤密砂桩应用在不同构筑物时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以及布置方案。分析目前国内海上挤密砂桩的施工能力,归纳总结了海上挤密砂桩的施工效率和相应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为此工法的推广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冯创志 《中国水运》2013,(12):366-367
水下挤密砂桩加固软土地基技术加固效果明显,可以快速提高地基承载力,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应用历史。文中结合港珠澳大桥工程主体工程岛隧工程西人工岛的施工,对水下挤密砂桩打设的施工工艺、参数计算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把握水下挤密砂桩加固软土地基技术,发挥该技术在外海筑港交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水上挤密砂桩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水上挤密砂桩的施工质量控制流程和要点。采取桩管壁开孔、先灌水后灌砂的方法,优化了水上挤密砂桩的施工工艺;给出了在近岸无掩护、水流急的施工条件下的施工参数和检验比率,总结了沉桩定位、高程控制、灌砂率等参数的控制措施和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马宗豪  张青海  王翔 《水运工程》2012,(11):184-190
为了更好地改善国内沿海和内河地区的软土地基,解决水上建筑物的稳定问题,采用挤密砂桩对软土地基进行人工处理的方法在近年得到广泛应用.挤密砂桩KS-REACT工法是在振动作用下,通过控制套管内空气压力实现砂桩挤密扩径.该方法在港珠澳大桥人工岛软基处理中得到应用,具有成桩质量高、地基加固快、砂损失率低等特点.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了合理解决,为今后挤密砂桩施工提供了宝贵建议.  相似文献   

8.
挤密砂桩加固水下软土地基专用设备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挤密砂桩加固工艺关键技术和设备的进一步研究,对控制系统设计和设备总成调试等工作,研制开发了新一代水下挤密砂桩专用船,可以进行水面以下66m深度的挤密砂桩地基加固施工工艺,成桩最大直径可达2m,复合地基置换率可达70%。研制开发的设备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地基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海上地基处理工程作为整个工程的关键,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发生质量事故,且事后补救大多比较困难。用挤密砂桩施工方法来提高海上液化段地基的承载力已在沿海填岛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因此,有效掌握挤密砂桩施工技术作为工程人员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地震造成的砂土地基液化危害巨大,以海口市某填海工程为例,参考国外规范对挤密砂桩消除液化进行设计,直立式护岸按照护岸前沿海侧工况(无吹填)和护岸后方陆侧工况(有吹填)进行设计,并按照设计参数进行挤密砂桩施工,检测结果表明设计选取的挤密砂桩参数合理,地基经过挤密砂桩处理后基本消除液化,保证了护岸地基的地震抗液化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砂桩成桩质量和施工效率,研制一套砂桩施工自动化监控系统并进行现场应用,包括砂桩沉管行程自动监控系统、桩机电流监控系统以及远程监控系统。实测结果表明:行程监控系统可精确记录沉管下沉、上提和反插距离;电流监控系统可实时反映沉桩电流变化,通过行程和电流监控结果对比,电流监控可反映沉桩地层变化和反插效果;行程和电流数据可通过远程监控实时显示和记录。该套系统的研制可实现砂桩成桩精细化管理、解放现场监管人力,提高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工程地基加固的工程实践介绍砂桩的成桩工艺试验、施工和成桩质量检测,具体包括砂桩的施工工艺、设备、方法及质量控制等,并对今后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挤密式砂桩船和传统打桩船是迥然不同的,就86m挤密式砂桩船的研发设计进行了论述,主要涉及小尺度下的总布置与稳性、结构设计、植砂桩系统、轮机、电气设计特点及监控诸方面,以供深入研究这一船型作参考。  相似文献   

14.
挤密砂桩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硬夹层无法穿透、桩管爆裂等难题,采用灵敏度高、测试数据可靠性好的光纤光栅FBG传感器对打桩过程中桩身和桩端进行应力测试,并根据测试数据得出挤密砂桩沉桩过程不同土性条件下动侧壁摩阻力与地质勘探的静侧摩阻力、动端阻力与静端阻力的经验关系,对于打桩锤选型及进行可打性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桩身应力监测结果得出,偏心作用是导致桩管爆裂的主要原因,在施工过程进行桩身垂直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莫日雄  杨胜 《水运工程》2012,(11):194-197
根据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东人工岛砂桩施工管理的经验,提出确定相关施工参数的方法,所得参数对成桩质量起到重要作用.经检验,成桩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所提方法切实可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标准贯入试验作为岩土工程中一种原位测试方法,可以应用于砂桩桩体质量检测,并能较全面地反映砂桩的施工质量和评价复合地基加固效果。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方法用于砂桩桩体质量检测进行探讨分析,总结了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出了桩体试验点位置的试验后处理方法,讨论了实测数据修正和成果运用问题,并归纳了砂桩施工时可能存在的问题,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利用圆孔扩张理论对CFG 桩处理公路软粘土的成桩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依据工程实例对沉管引起的桩间土超静孔压、地表隆起量及土体挤密性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对深入理解CFG 桩沉管的“隔桩跳打”工艺,解释单桩沉管过程对相邻已打桩成桩质量的影响,以及复合地基桩间距的合理设计均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700 t起重船的改造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根据施工生产需要,将一艘挤密砂桩专用施工船改造成700t起重船的技术思路、具体的施工过程和改造过程中的技术进步。改造后使用情况表明:起重能力和安全性能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而且节省了资金,缩短了建造工期。  相似文献   

19.
钟展兴 《水运工程》2016,(8):158-162
针对在砂土地基上修筑直立式护岸的稳定问题,以海口市某填岛工程为例,研究了挤密砂桩在直立式护岸地基抗液化中的应用。地基液化指数计算表明:在砂土地基上修建直立式护岸,施打挤密砂桩是必要的且可行的,挤密砂桩可有效增加砂土的密实度,消除砂土的液化。现场试验检测也证明通过挤密砂桩处理过的砂土地基满足抗液化要求,能保障直立式护岸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