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开车打手机驾驶汽车过程中,不断地接听和拨打手机,非常影响驾驶时的注意力分配,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平时应养成开车时不接听电话的习惯,对于一定要接听的,最好将汽车开到安全处,再处理也不迟,这样在安全保证下可以更好把事情安排好。不系安全带也许因为工作需要穿着较为讲究的时装,系安全带有可能弄皱身上的衣服,或者因为感觉不舒服,所以,很多人往往  相似文献   

2.
在紧张繁忙的现代生活中,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面对每日拥堵不堪的道路,驾驶人若想在行车中不与外界联系,似乎越来越困难,打手机成了不可避免的事。可谁都知道,开车打手机既违规,又不安全,其所导致的危害与酒后驾车一样严重。有些时候,驾驶人往往看一下来电显示,但就是这2s~3s的注意力不集中,遇到突发情况时就已经来不及采取措施了,所以,人们开始将目光集中到车载免提电话上。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天津市公安交管部门加大对交通参与者驾驶非机动车接打电话或浏览电子设备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天津市公安交管部门表示,使用电子设备会导致非机动车驾驶人注意力转移,反应延迟,单手握把也会使控制能力和紧急处理能力下降。看清楚手机信息最少需要3s,假如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以10km/h~20km/h的速度骑行,那么1s就可以骑行3m~6m,而3s"盲驾"状态下大约驶出9m~18m的距离,一旦前方出现突发情况,根本无法避免事故的发生。所以在驾驶非机动车时,即使是接打电话,也要将车停到路边不影响通行的地方,不能边骑车边接打手机或浏览电子设备。  相似文献   

4.
陆怡雯 《驾驶园》2016,(4):32-35
有一些小的细节,新手可能需要几年的驾龄才会注意到;有一些很有用的经验,新手可能也需要几年的累积才有意识到;如果你是一名驾驶牛人,你有哪些可以让新手瞬间觉得醍醐灌顶的技巧点或经验点?各种细节来自各位老驾驶的经验之谈,给各位新手一个学习的机会也未尝不可。1.注意力集中注意力集中。有意识的让自己集中精力,不吃东西,不发短信,不做任何让你感觉分散精力  相似文献   

5.
(1)找挡位.有些新驾驶员在换挡时,生怕找不准挡位,会下意识的低头察看,这种动作极其危险. (2)搓盘子.转弯时,两只手象是粘在方向盘上似的,不会交替换手打方向,俗称搓盘子.这样的驾驶员都是自学成才的,车速高了,急弯时转不过来. (3)开小差.揉眼睛、挠痒痒、拍打蚊虫、后座摸东西、点烟、接打手机、拾物品等,总觉得车速慢,存在侥幸心理.  相似文献   

6.
驾驶员的心理素质与行车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非常重要的因素,许许多多的车辆事故都是因人的麻痹大意、盲目急躁、身心疲惫、心理失衡等因素引起。因此,优化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对预防车辆事故,保证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影响驾驶员心理素质的因素长时间行车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和厌倦心理驾驶员在执行行车任务的过程中,长时间应对不测事态和急速变化的环境,其精力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会自然表现出积极的适度紧张情绪,造成生理和心理失调。驾驶员在这种状态下行车,不仅会头脑不清醒,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不能准确判断和迅速处置各种异常情况,而且会…  相似文献   

7.
孙玲  祁儆昕 《驾驶园》2014,(12):57-57
<正>常言道:一心不能二用。司机驾车时需要集中精力,容不得三心二意,应当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及时发现和处置路面出现的情况;而驾车时接听或拨打手机最容易分神,会分散司机的注意力,影响发现和判断及处置能力,尤其是低头看手机的行为促使高速行驶的机动车处于"无人驾驶"状态,由此导致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轻者车辆碰擦,重则造成  相似文献   

8.
一是开车接听电话. 随着手机的普及和业务的烦忙,许多人喜欢边开车边接电话.但按<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有拨打、接听手提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行为的驾驶人,对其一次性采取扣2分的惩罚.关于用耳机接听电话,法规里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但是,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和实际驾驶经验,就算用耳机接电话,也会严重地分散注意力.因此,为安全着想,开车接电话的做法不提倡.  相似文献   

9.
一、吸烟开车吸烟时,取烟、点烟、抽吸、嗑灰、灭烟及丢烟头等一系列动作,必然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并且,烟雾会引起视觉模糊、咳嗽,由此影响安全行车.驾驶员长期大量吸烟,还会产生"烟草中毒性弱视",进而导致视力减退,视神经萎缩,颜色不辨,甚至失明.  相似文献   

10.
你知道吗?     
古月  胡羽  习文 《驾驶人心理》2007,(5):127-128
针对“开车时使用手机会分散司机注意力”的习惯看法,“瑞典国家公路与交通研究院”专门招募了48名志愿者进行测试,让他们模拟开车约1小时。期间,每人接听电话10次,每次通话时间要持续1分钟左右;24人用手机接听,24人用耳机接听。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明和手机还是用耳机接听电话的志愿者,他们在接听电话时驾驶更加小心谨慎;而先拨打手机,再用耳机接听,却易分散注意力。  相似文献   

11.
一是睡眠充足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天必须保证有8小时的睡眠时间(因年龄的不同稍有差异),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第二天开车才能保证头脑清醒,精力集中,迅速而果断地处理交通情况。如果睡眠不足,会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判断不准,反应迟钝,操作失误,严重时会丧失自我控制能力。所以提醒驾驶员朋友,晚上要按时睡觉,  相似文献   

12.
《驾驶园》2017,(3)
正开车时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但是不少驾驶人总是抱有侥幸心理,认为短暂的开个小差不会发生事故。生活中,我们早已见惯了如下场景:有的女士边开车边化妆,有的小伙子在车里吃早点,至于驾车时吸烟、打手机、歪头瞧热闹、捡拾东西的车主比比皆是。※分神引车祸1月29,大年初二,某地官方微博收到举报:"昌吉开往奇台的一辆大巴,驾驶人开车时忙着抢红包。  相似文献   

13.
卢海波 《驾驶园》2012,(4):90-90
3月11日中午13时30分,一辆由东向西沿宁夏平罗县城301线向前行驶的黑色轿车在途经一路口弯道处,方向失控,驶入路口边的农渠水闸中,造成驾驶员受伤严重,车辆报废。驾驶员被赶往现场的交警及时送往医院救治才脱离生命危险。经勘查现场发现驾驶室掉落的手机显示屏上还有未回复完的短信清晰可见,综合目击者看到的情况分析判断,该车驾驶员极有可能在开车当中低头阅读并回复手机短信时发生了事故。交警提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命令禁止开车时不准手机发短信。驾驶车辆接打手机发短信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开车时一定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  相似文献   

14.
针对信号交叉口处行人使用手机对其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以武汉市9个信号交叉口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对行人使用与不使用手机情况下的过街行为与安全性差异进行统计分析.以往的研究中,评价行人安全多通过简单的对比分析,很少有量化的参数依据;针对行人使用手机对过街安全的影响,以人车冲突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有序概率(OP)的模型,可以更好地量化评价与预测信号交叉口处的行人安全.结果 表明,有11个因素与人车冲突显著相关,包括行人年龄、使用手机方式、过街速度、行人是否与他人结伴过街、嘹望次数、闯红灯与否、车道数、上游车道左转流量、上游车道右转流量、进口道右转流量和信号周期.其中,使用手机会增加人车冲突的概率:在双向2,4,5,6和7车道上,过街时打电话行人的人均冲突分别是不使用手机行人的3.56,3.42,3.33,3.29和3.00倍;看屏幕行人的人均冲突分别是不使用手机行人的4.78,4.17,3.80,3.59和3.30倍;而听音乐行人和不使用手机行人之间的人均冲突并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美国保险业非营利机构——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最新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车上打手机时,发生车祸的可能性是平时的4倍!在车上打手机已经成为诱发车祸的一个重要因素,手机正在成为一个新的“马路杀手”。  相似文献   

16.
做汽车时间久了,不自觉的会有一种职业病.特别是在看电影或者电视的时候往往会过滤剧情,注意力老是集中在画面中出现的汽车,好象是从<偷天换日>开始,我知道了原来广告也可以当作电影来拍的.  相似文献   

17.
《驾驶园》2012,(1)
一项联邦政府调查显示,每20名开车人中就有一人在使用手机,虽然相关的法律规定开车打手机是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8.
汽车在行驶中,挡风玻璃前悬挂小饰物因震动会不停地摇晃,而后窗又被一排小精灵(玩偶)挡住了后视镜。这些物品极易分散女驾驶员的注意力,扰乱她们的视觉,同时也容易加剧女驾驶员视神经的疲劳,驾车的安全系数也因此被打了折扣。  相似文献   

19.
电磁干扰有时也被称为电磁污染,加油站内禁止打手机就是因为打手机的电磁场易引发加油机瘫痪和产生静电火花,从理论上讲,流经感性电气设备(特别是线圈)的电流在开关或继电器接通或断开时,由于自感现象的存在,感性电气设备两端会产生一个远大于其工作电压的自感应电压,在感性电气设备附近产生一个电磁场,自感应电压和电磁场都会对其周围的电子控制设备形成威胁,  相似文献   

20.
打电话.开车时打电话是导致车祸的危险因素,据有关实验表明,拨号、通话时,驾驶员的注意力可下降20%至70%,照顾车辆及处理道路情况精力明显减少,事故的隐患必然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