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汽车与配件》2008,(2):46-49
汽车经销商是汽车厂商和消费者联通的桥梁和纽带.据美国汽车经销商协会(NADA)数据表明,新车销售收入占据了新车特许经销商(轿车和卡车新车经销商)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汽车销售业为新车经销商的其它部门增加了盈利来源.通过新车销售,经销商可以从汽车后市场、维修和客户服务获得收入,并且也为未来二手车的回收和再销售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大众、戴姆勒-克莱斯勒(以下简称戴-克)、宝马(BMW)、保时捷(Porsche)是德国4家最重要的汽车企业(当然,戴-克也可看作是美国企业),基本上代表了德国汽车工业的水平。近年来,由于世界汽车市场竞争加剧,这四家企业也遭遇到空前严峻的挑战,各家的经营不尽相同,经营质量相关很大。这表明,在相同的外部环境下,因各个企业的内在素质不同,其经营绩效迥异,在市场中所处的境况就不一样。  相似文献   

3.
2012年6月5日,美国亨特公司在北京亦庄经开区举行了"2012美国亨特公司产品推介会",来自汽车4S店的技术总监、亨特公司经销商代表以及汽车后市场媒体人员出席了本次活动。亨特公司国际业务副总裁Wes Wingo在推介会上就公司的发展历程、研发能力、经营现状等做了全面介绍,亨特公司北京代表处销售总监何强就公司产品做了详细的技术解析与操作演示。  相似文献   

4.
正受疫情与车市原本低迷的双重影响,身处汽车交易最前端的汽车经销商往往最先感知到市场"冷暖"。"非常时期",诸多汽车经销商盈利能力下降,市场竞争加剧,区域经营恶化,面临"生死劫"。"淘汰"全面开启日前,相关机构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1-5月,全国共有28省市的1345家汽车经销商登记注销。人们对这一数字感到震惊,纷纷将4S店淘汰的原因归结为"非常时期"疫情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其实,汽车经销商的淘汰赛早已开启。全国将近3万家  相似文献   

5.
汽车经销商集团模式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一些汽车经销商大亨兼并了许多中小汽车经销商,从而形成经销商在数量上的规模经营,继而成为经销商集团。这种经销商的强势改变了经销商与汽车生产商原来的从属和依附地位。在北美地区,经销商数量过百家的汽车经销商集团有三家,而经销商数量在十家以上的也有40多家。经销商集团的权益不仅受到汽车经销商协会的保护,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6.
又见狼烟起     
人们不会忘记美国汽车市场2009年那场寒冬,当年,被迫关门的美国汽车经销商数量创下了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最多记录,却换来了一个竞争力更强的团队,目前数量大概为2万多家。而我国将近6万家汽车经销商,距离这一数据,还远着。去年持续一场密集的汽车经销商退网让业内的眼光开始从雄心勃勃的汽车生产厂家转移到"哀鸿遍野"的流通领域。而今,根据最新消息,新一轮的经销商退网潮又起风了,狼烟四处飞溢。退网经销商状态萎靡,苦不堪言。宝马13欲通过网络直营的方式进行销售,这一消息应当算是最近行业内聚焦的话题。更为恐怖的是,有消息称,宝马集团宣扬,网络营销模式在未来将覆盖宝马所有车型。未来是否由宝马厂家来主导其网络营销渠道,谁也不敢妄下定论。无独有偶,特斯拉在全球建立直营店的纠纷就是一  相似文献   

7.
正"2018AUTOHAUSCHINA第十届国际汽车经销商峰会"于近期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峰会以"汽车后市场服务——产业变革中的创新与升级"为主题,聚焦汽车经销商售后服务盈利能力提升,从消费者体验大数据、新型供应链管理体系、应对环保新政的服务及产品、新能源车的未来盈利方向等多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不久前,一则题为"欧洲最大汽配经销商‘司库伯'败走中国"的新闻引发了业内同仁的普遍关注,而事实却并非文中所述。德国STAHLGRUBER在中国是采用品牌授权的方式,将以司库伯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为主体,继续在中国的汽配市场耕耘。作为欧洲最大的汽配经销商,德国STAHLGRUBER代表的是一种传统的汽配经营模式,整合零部件供应商资源,渠道扁平化,靠产品、服务的组合直接面对独立维修企业。其实,传统的汽配经营模式在国内也不乏探索者,山东优配、南京康众等众多汽配经销商其实都做着和司库伯一样的工作,并通过不断规范、完善自身产品、服务来扩大经营规模。  相似文献   

9.
张虔  陈征  张潜  张亮  赵迪 《车时代》2010,(1):266-271
在2009年的广州车展上,我们看到了相当巨大的进步。这种进步不仅仅表现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日益火爆上,也表现在广州车展终于成长为一个国际化的大型汽车展览会。与往年不同,我们在展会上几乎看不到经销商的身影,厂商的大规模运作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这个场馆里。无论是在中国长盛不衰的德国巨头,还是全世界最会经营的目本汽车厂商,甚至是在经济危机中饱受打击的美国三巨头们也在这里砸下了大把的钞票,  相似文献   

10.
忻文 《汽车与配件》2011,(12):27-29
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的成熟汽车市场,出现了回暖趋势。今年2月美国车市销量增长最为迅猛,增长幅度高达27%。德国增幅15%,法国13%。  相似文献   

11.
《中华汽摩配》2004,(6):32-34
近几年来,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然而,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汽车工业的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从根本上讲,我国只是汽车产销大国而非强国,汽车市场格局还是由跨国巨头主导和操作的,我们自己的发言权着实有限。  相似文献   

12.
车坛传真     
今年上半年仅有27.3%的汽车经销商实现盈利8月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汽车经销商销量任务完成率在80%以上的不足50%,仅为45.1%。同时,38.5%的汽车经销商半年销量任务完成率不足70%。《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仅有27.3%的汽车经销商实现盈利,去年同期则有超过50%的汽车经销商盈利。  相似文献   

13.
<正>以"2015汽车后市场最后一公里服务发展论坛"为主题的LogiMAT China 2015同期会议将于2015年3月19日隆重召开。截至2014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5亿辆,汽车后市场规模已经超过7000亿元,而且每年还在高速增长。与欧美汽车后市场不同的是,中国汽配流通仍处在从分销到连锁与电商并存发展的阶段。过去依托于汽配城与区域经销商的物流配送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而社会化物流服务商还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汽车经销商正在面临巨大的挑战:汽车电商的兴起、利润增长点后移、多项汽车政策的影响,一系列的因素对经销商现有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提出了挑战,在全球汽车论坛上,经销商代表、厂商代表、专家正在商讨经销商转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经济逐渐下滑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已经将中国市场视为最后的必争之地。作为汽车制造业大国的德国,从宝马到奔驰再到被德国总理誉为代表德国经典的跑车——保时捷都将自己今年的销量重心放到了中国。原本将在Etrag上市的Panamera被延至09年的上海车展就是最好佐证。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与配件》2014,(7):32-33
##正##"诱人的终端与残酷的现实"上海隆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是一家汽车配件经营商,前身创始于1984年,经营汽车配件已有二十九年的历史,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入驻上海以来,已构建了一个以上海为中心、业务覆盖全国的汽配连锁企业。终端诱人现实残酷。多年前易损件经销商在终端做得比较成功,该模式引起了"隆丰"这样做全车件配件流通商的极大兴趣。此  相似文献   

17.
在采访陈光祖之前,记者有幸在某大型国际汽车论坛上聆听过他的报告.报告中,陈光祖结合美国汽车市场的数据,指出了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乃至整个汽车后市场的巨大机遇.他说:"在美国,新车销售贡献的利润只占经销商总利润的22%,而备件和售后服务的利润贡献度超过七成以上."  相似文献   

18.
《驾驶园》2008,(6):36-36
"在中国,德国品牌汽车的扩张速度远超过了市场本身的发展。今年前3个月我们销售额增长了36%,而市场总规模增长22%。现在,几乎每5辆在中国新登记注册的轿车车辆中就有一辆为德国品牌。"在北京举行的2008(第十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主席马提亚斯·魏思曼发表了这样的观点。"德国供应商成功地利用中国市场所提  相似文献   

19.
久陵 《汽车与配件》2006,(33):18-19
应该承认,我国的汽车设计和研发在近几年有了不少的进步,在重重合资车型的市场壁垒中,诞生了许多自主品牌车型,取得了约30%的轿车市场份额,并成功地进入了海外市场。目前这些企业正雄心勃勃地为开发欧美发达国家市场作先期准备。譬如参加欧美的法兰克福、底特律等汽车大展,并以此为契机与当地的经销商洽淡代理业务。有的更进一步在协议中要求  相似文献   

20.
2011年3月16日,在北京珀丽酒店,由北京《汽车维修与保养》杂志主办的2010年度"20佳"维修工具颁奖典礼,在300多位汽车行业领导、技术总监和行业媒体的共同见证下,在诸多汽车后市场企业的参与下,圆满落下帷幕。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协会秘书长曹庆富代表行业协会对20佳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这个活动促进了汽保设备的创新与进步,也拉近了中国和国际汽保设备商的沟通和交流,为汽保设备行业搭建了一个优秀的平台。美国IDG数据集团陈梅女士代表《汽车维修与保养》杂志的投资方发表了讲话,他很高兴看到《汽车维修与保养》杂志的发展与壮大,并希望杂志继续能够成为行业的领头羊,为汽车后市场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