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京珠高速广珠北K22+900~K23+120段基底分布厚度13~20m的软土,具有典型珠江三角洲地区淤泥特性。施工时采用袋装砂井进行等载预压,路堤为吹填砂和包边土组成,高度4.6~6.0m。通车后路基出现下沉、开裂病害,通过工后监测数据,该路段土体水平位移较大,路基稳定性存在隐患。通过路基稳定性处治、路面裂缝注浆处治和路面裂缝处治后,路基已稳定,裂缝已基本灌满,路面行车畅顺。  相似文献   

2.
裂缝是沥青路面常见的一种早期损坏形式,及时地对路面裂缝进行处治,可以保证路面运营寿命、节约养护成本。综合路面类型、交通量、运营时间等因素对裂缝处治方式的效果进行了对比,提出了效价比的概念,使裂缝处治方式效果评价比较具有统一的基础。研究结果表明,灌缝+贴6cm压缝带的综合性处治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3.
论文以某公路深挖路堑边坡和路床严重渗水的处治工程为实例,提出了卸载+仰斜排水孔+树形渗沟挡土墙+路床换填+纵向管式盲沟的综合处治方案,将地下水最终通过管式盲沟排除。该方案对路基边坡和路面的保护效果明显,有效的提高了边坡稳定性和路面稳定性。该方案为其他渗水路段处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国道210重庆綦江段水泥混凝土路面顶部微裂缝的修补治理工程,研究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缝修补的不同处治技术,并通过比较不同处治技术的效果,为道路养护部门提供类似预防性养护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5.
沉管隧道预制管段拼装结构易引发路面反射裂缝,海底隧道封闭、潮湿的施工环境条件易导致基面潮湿、施工困难、路面湿滑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难题,通过对路面使用环境气候、交通等条件的综合分析,借鉴类似工程实践经验,提出3 cm温拌改性沥青AC10铺装调平层+6 cm温拌改性沥青SMA16铺装下层+4 cm温拌阻燃改性沥青SMA13铺装上层的铺装方案,并制定沉管隧道管节接头、节段接头及路缘等区域的细化处治方案。从隧道路面设计验算及实施检测结果来看,沉管隧道路面结构设计方案与细部方案是科学、合理、可行的,可以为今后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庐铜高速公路经过近10年的运营,路面服务水平和能力有下降的趋势。本文通过对庐铜高速公路的原路面设计以及养护措施影响因素的分析,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确定了庐铜高速公路最佳养护时机。提出采用针对性更强的养护技术方案:微表处、薄层罩面、铣刨重铺和裂缝处治进行养护处治,以提高其路面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江苏省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治理为工程依托,通过对路面病害关键指标建立养护决策控制标准,并根据不同路段择优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处治方案;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LCCA)和节能减排效益分析对四种处治方案进行综合比选。分析结果表明:处治方案二的全寿命经济效益和节能减排效益大大优于其他方案,推荐应用于车辙路段和裂缝密集路段。  相似文献   

8.
某20.5 m+24 m+24 m+20.5 m钢筋混凝土双线斜交刚构桥,梁体底部出现横向裂缝,为分析裂缝产生原因,制定处治方案,采用现场检测与有限元模拟、理论分析结合的方法分析裂缝原因,采用综合对比的方法制定处治方案。结果表明,主梁跨中底板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大导致受拉区钢筋配筋率不足,是裂缝产生的根本及主要原因。采用增加底排纵向钢筋的处治方案,具有工期短、成本低、后期无需特殊养护、不影响交竣工验收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公路隧道仰拱裂缝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隧道仰拱及路面混凝土面板裂缝处治为例,对隧道仰拱及路面裂缝特性进行介绍。根据沉降开裂观测数据,全面分析隧道仰拱产生裂缝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现有的"白改黑"公路路面反射裂缝处治提供可借鉴的依据,通过佛开南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实践,介绍了高速公路"白改黑"路面改造过程中针对反射裂缝、刚性基层强度不足的补强措施,其中着重介绍了高聚物注浆技术在路面病害处治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俞清荣 《路基工程》2011,(2):166-168
在高填方路基施工过程中,通过地基处理、沉降观测及选择路面施工时间等方法以避免产生纵向裂缝。而一旦纵向裂缝出现,应及时分析原因,结合边坡稳定分析、注浆和土工格栅等应急处置措施来有效地降低纵向裂缝对路基稳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沙漠戈壁公路在建成不久后路面病害就显现出来,特别是裂缝类病害,尤为严重.以G215国道柳园至敦煌公路沥青路面裂缝为例,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广泛分布.调查分析裂缝的特征,分析出沙漠戈壁的极端气候,路面材料选择不当,盐渍土对路基、路面的侵蚀及过往施工质量问题是沥青路面裂缝病害的成因.根据裂缝形成的原因,提出沙漠戈壁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的处治措施,可为同类工程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3.
高性能环氧树脂处治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设计、施工、养护不当极易产生收缩裂缝,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有着极大影响,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丧失承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对水泥混凝土裂缝修复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了修复材料的性能要求。接着,通过系统的室内试验和对比,指出了高性能环氧树脂材料是处治水泥混凝土路面收缩裂缝的优良途径之一,并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相关分析的系统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或延缓城市道路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萌生、扩展,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路用性能,分析其作为半刚性基础抗裂措施的抗裂效果.结合城市新建道路工程现场试验段,对其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总结,提高了现场施工的质量,并对现场试验段的长期使用效果进行跟踪观察.结果 表明,铺设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后,路面的疲劳、剪切、拉拔和低温抗裂性能均具有较大的提高,其路面在使用较长一段时间后均未出现反射裂缝,其能较好的防止或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扩展.  相似文献   

15.
该文分析了沥青路面产生裂缝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同时,针对沥青路面产生的裂缝原因,提出了一些预防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阶段公路沥青路面常出现的裂缝病害,通过对裂缝破损形式、机理、填封处治技术进行总结分析,得出了一套具有适用性和推广性的沥青路面裂缝处治技术,并有针对性地分析了裂缝填封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沥青作为填封材料填封后,使用寿命最长达7a,平均寿命在2a以上,裂缝处于干燥状态下填封效果最佳,该研究成果可供相关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7.
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分析了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的形成、危害及裂缝的种类、产生原因,提出针对裂缝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半刚性基层预压裂技术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水泥稳定基层材料产生收缩裂缝,在荷载作用下容易反射到路面,形成反射裂缝,采用半刚性基层预压裂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可以大大减少收缩裂缝的数量和严重程度。实践表明,预压裂技术施工工艺简便,是一种理想的减少反射裂缝的旋工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裂缝产生的原因,介绍了京沪高速沂淮江段路面铣刨治理工程中对基层裂缝的处理方法,对施工工艺、质量要点进行了说明,对材料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并对裂缝处理效果进行了跟踪评价,总结了基层裂缝处理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20.
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主要是由半刚性基层无法避免的温缩及干缩裂缝导致应力集中过大而引起的,车辆荷载、较大的环境温差变化以及渗水导致反射裂缝道面破坏的不利因素。在半刚性基层和柔性面层之间设置防水抗裂功能层,可以有效缓解路面结构的应力集中现象,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与扩展速度。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易发反射裂缝的实际环境,对设置及未设置防水抗裂功能层的路面结构进行温度-荷载耦合力学对比分析,发现沥青路面下面层的荷载应力、温度应力以及应力强度因子都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并且计算了防水抗裂功能层厚度、模量对路面结构应力、弯沉和强度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一般防水抗裂功能层的模量越小,效果更加明显;在合理范围内增加防水抗裂功能层的厚度能够更加有效地预防反射裂缝病害;适当控制基础模量可以防止反射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