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齿轮副磨损状态评估的准确率,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齿轮副磨损状态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设计直齿圆柱齿轮副磨损实验,提取实验齿轮副全寿命周期内的油液参数和振动参数,对齿轮副磨损状态进行聚类划分,建立了监测参数与齿轮副磨损状态之间的关联规则集及齿轮副磨损状态关联规则匹配算法,用于识别齿轮副的磨损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数据挖掘的齿轮副磨损状态评估方法对齿轮副磨损状态的识别率达90%,能有效地评估齿轮副磨损状态.   相似文献   

2.
多头立式泥沙磨损试验机对泥沙浓度、冲击角和材料种类性质的变化敏感,对磨损时间不敏感,有良好的实验灵敏度,对材料的适用面宽.推荐实验参数为泥沙的质量分数70%、磨损面冲击角30°、磨损时间60 min,采用中砂.研究证明,该试验机能模拟疏浚工况,已成功应用在挖泥船泥泵壳和绞刀片耐磨材料的磨损试验上.  相似文献   

3.
为了合理预测隧道掘进机(TBM)施工过程中地质条件、掘进参数及刀圈特性等多种因素对盘形滚刀刀圈磨损的影响,对TBM滚刀破岩机理和刀圈磨损机理进行了研究. 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如掘进推力、贯入度、磨损量、滚刀半径、滚刀安装半径、刀圈几何尺寸等,根据摩擦学理论,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刀圈综合磨损系数的概念,并建立了滚刀磨损预测模型,同时可对刀盘上各滚刀的有效掘进距离进行预测;将预测模型应用到兰州市水源地建设工程输水隧洞双护盾TBM施工中,同时与其他预测模型对比,验证了综合磨损系数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研究结果表明:刀圈综合磨损系数随滚刀安装半径的增大而减小,随滚刀安装角度的增大而增大;综合磨损系数与其他模型磨损系数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基于综合磨损系数预测得到的有效掘进距离与实际掘进距离基本吻合,误差在10%以内,说明基于综合磨损系数建立的TBM滚刀预测模型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扭矩作用下转动轴的微动损伤特性,利用JD-1轮轨模拟试验机,通过改变载荷大小,研究了制动力矩对转轴与轴承内圈过盈配合面微动损伤特性的影响,并借助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损伤表面的磨痕和剖面微观组织,分析了不同扭矩载荷下转轴表面的微动损伤机理.结果表明:在垂向试验载荷和制动力矩的作用下,试验机转轴在与左右两端轴承内圈过盈配合面处出现了微动损伤,磨损形式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随着制动力矩的增加,转轴配合面的表面磨损加剧,塑性变形层变厚约75%,微动损伤变得更严重;左端配合面的磨损和塑性变形均比右端严重,两端配合面处的塑性变形层厚度分布不均;转轴配合面处产生了微裂纹,且左端产生的裂纹多于右端,微裂纹的数量随着制动力矩的增加而增多了约6倍,裂纹扩展角度也变大约50%.  相似文献   

5.
刘春梅  赵佳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28(9):151-151,153
发动机在工作中存在着三种磨损形式:分子机械磨损、腐蚀性磨损和磨料磨损。发动机任何一对主要摩擦副在工作过程中都可能同时发生三种磨损过程。但在一定的摩擦条件下,起主要破坏作用的只是其中的一种磨损形式,而这一种磨损形式则是决定该零件耐磨性的主要磨损形式。  相似文献   

6.
王波 《城市公共交通》2000,(6):37-38,40
气缸磨损决定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本文从摩擦、磨损机理和气缸异常磨损的实际现象入手,研究气缸磨损的成因及规律。提出如何降低气缸磨损、特点是防止气缸异常磨损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汽车继电器触点磨损的几种现象及原因,包括机械磨损、化学磨损、液桥磨损和电弧磨损,并从触点材料、触点结构和继电器具体应用几方面阐述了减轻触点磨损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8.
摩擦副的硬度差对磨损寿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疲劳磨损理论公式进行了简化,并通过磨损实验,探讨配对副的硬主差对磨损的影响以及相同硬度不同材料的磨损情况,为减小磨损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9.
1 CBN 刀具磨损类型在稳定的精加工中,CBN 刀具加工淬火钢的磨损过程与一般切削刀具类似.图1是切削淬火 GCr15相(HRC58)时的刀具磨损曲线.刀具磨损较均匀,前后刀面都有磨损痕迹,磨损面呈条状.其磨损型式大致有以下几种:①逆转化磨损当切削温度较高时(如超过1000℃时),在切削一段时间后,刀刃高温  相似文献   

10.
高铬铸铁具有优良的耐磨性,主要是由于其基体马氏体组织上分布有六方晶系的(Fe,Cr)7C3,碳化物。煤粉对管道的磨损,属于软磨粒低应力的磨料磨损,这种高铬铸铁用于此工况下能发挥出其优良的性能。经金属X射线分析证明碳化物是(Fe,Cr)7C3,通过透射电镜分析,发现其基体组织为奥氏体、板条(位错)马氏体与孪晶马氏体。用电子探针对金相组织中的黑色区进行了分析,发现此处贫铬而易被腐蚀。通过磨损试验证明高铬铸铁耐磨性好,成本低,与稀土高铬镍氮相比,成本降低60%,与钨铬合金相比,成本降低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