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处在近20年最艰难时期的标致汽车,却在201 2巴黎车展上一举推出四款新车,标致全球产品总监夏伟业称此为"产品攻势",这让我想起了中国成语"破釜沉舟"。标致在竭力蜕变,不过中国市场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相似文献   

2.
针对丰田汽车公司晚于其他外资汽车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却发展迅速的现象,以经典市场营销4Ps理论为框架,把创新的4cs理论和4Rs理论融入其中,分析丰田汽车公司在中国采取的独特的营销战略,找出丰田汽车公司在中国市场上发展迅速的因素,旨在为我国汽车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产销双降、网络流失、出口受阻……接踵而至的市场难题,犹如巨锤狠狠敲中了中国摩托车行业的七寸.一边是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壮志豪情,一边是市场触礁险情不断的无情现实,深陷困局的众多国内摩托车企业,挖空心思想要找出当下行业受困的病因所在. 一个行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而对于中国摩托车行业来说,让其爆发性成长的市场土壤,却与"健康有序"四个字搭不上半点关系.市场竞争形势单一、供需关系不平衡、竞争秩序不规范、管理机制不健全,在这样的环境中所构建起来的中国摩托车王国,不管它有多么庞大,其根基都已经充满了先天漏洞.  相似文献   

4.
王晓蓉 《商用汽车》2012,(23):86-87
中国液化天然气的产地主要在西北地区,为满足市场需要,要求企业通过管道及车辆运输方式将液化天然气送往华东华南市场。虽然新能源市场较为乐观,但作为危险品运输领域的能源物流部门和企业却一点都不轻松。面临着确保安全运输的重任,以及成本、安全意识、管理能力、环保等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5.
灵犀 《汽车与运动》2013,(4):248-251
事岀有因:2012年欧洲持续的经济危机,对汽车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标致汽车最为典型,如何借力中国市场完成涅槃成为全球汽车品牌最关注的问题正处在近20年最艰难时期的标致汽车,却在201 2巴黎车展上一举推出四款新车,标致全球产品总监夏伟业称此为"产品攻势",这让我想起了中国成语"破釜沉舟"。标致在竭力蜕变,不过中国市场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相似文献   

6.
胡雄 《汽车与配件》2009,(33):16-18
不规范的企业不可能做大,而规范的企业却面临不平等的竞争条件,怎么才能突破中国汽车售后市场这个怪圈?汽车售后市场的有识之士们都在苦思冥想和积极探索。可是,国家和有关政府部门的管理现状不是短期内能够改变的,恶劣的市场竞争环境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善,如何突破呢?  相似文献   

7.
虽然进入中国市场时间不长,但纳威司达的曝光率却不逊色于任何一家先进入者.继2012年8月23号宣布与江淮汽车的发动机合资公司——安徽江淮纳威司达柴油发动机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之后,2012年9月12日,刚刚成立20天的合资公司便亮相第11届中国国际内燃机及零部件展,在展示产品展现实力的同时,表明了纳威司达对于中国市场的壮志雄心.  相似文献   

8.
硝烟之后     
2012年过半,这个理论上的中国摩市触底反弹之年似乎依然还未见底,看着低得有些陌生的销售数字,诸多摩托车企业都深感困惑,不禁望天长叹:中国的摩托车市场到底怎么了?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微妙的时间点上,在品牌价值、技术底蕴均领跑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合资品牌却纷纷高举起了冲刺的旗帜,在1年~3年内实现产销百万辆的市场目标!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营销,质量永远是第一位.这是被国内摩托车行业尊为王者的企业家总结出的成功经验.这家企业自创立伊始,就凭借永远将质量放在首位的企业信念,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近10年来领跑中国摩托车行业. 凭借质量优势突围市场,固然令人深感鼓舞,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却隐隐透露出整个中国摩托车行业的质量悲哀. 质量从来都不应当作为一个行业用以炫耀的资本,任何一个健康良性发展的产业,对其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都理应是业内普遍默认的基本职业道德.但是对于已经经历了30多年发展的中国摩托车行业来说,扭曲的市场竞争、企业内部的利益瓜葛等负面因素,导致质量问题成为了困扰着整个行业的心病.  相似文献   

10.
读者天地     
《汽车杂志》2005,(8):162-163
低配高价的理由何在? 其实中国汽车市场不健全,我查过许多国外汽车的资料。举个例子:本田雅阁算是在中国有点名气的车子,但广州本田产的第七代雅阁却和在美国上市的不管在任何方面都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1.
从在中国市场销售几百辆卡车,到销售1 000余辆卡车,再到销售3 000余辆卡车,短短几年时间,梅赛德斯-奔驰卡车(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占据了中国欧洲进口卡车的大半壁江山,演绎着欧洲重卡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神话.这个案例在引起了欧洲商用车企业、国内改装车企业、国内运输企业关注的同时,更引发了<商用汽车>记者探究其市场成功背后因素的热情,希望通过采访这个"神话"的亲历者,给读者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杨亮 《商用汽车》2012,(11):62-63
从2006年斯堪尼亚·海格第1辆高档客车A80下线,到2012年5月双方合作的第1000辆的客车走向市场,6年的时间,看似漫长. 如果把这一合作周期放进中国客车业的近代史,在过去的20年间,在见证过亚星-奔驰、广州五十铃、天津伊利萨尔等企业的黯然退去,对比着2006年后中国高端客车市场的逐年萎缩,斯堪尼亚·海格这6年1000辆的成长,却演绎成了震撼.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汽车人才极度馈乏,在市场高速增长的时 候,表面的繁华掩盖了深藏的危机.现在市场下滑了, 中国汽车市场跌入低谷的时候,人才问题才真正充分地 暴露了出来.但即使汽车企业是多么地求贤若渴,但市 场上却没有与他们的要求或期望相吻合的人才,这不仅 是中国的教育体制有  相似文献   

14.
和国外上百年历史的汽车企业相比,中国的汽车企业是年轻的一辈。而即便是和中国的汽车企业来比,观致也不过是刚刚诞生5年的“新生儿”。对于汽车行业来说,这个时间只是某款车型的正常市场周期。但是这5年的时间,却让观致汽车从无到有,经历了从产品线确立到连续推出第二款车型的发展历程,让我们看到了观致成长的速度。  相似文献   

15.
李金 《城市车辆》2007,(12):17-17
在中国客车行业,宇通可谓是鼎鼎有名.这家身处中原却走向全球的大型客车企业,有着令人称羡的各种荣誉:中国机械500强、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福布斯2007中国顶尖企业、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在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统计信息,宇通再一次荣列"2006年度中国最大500家企业集团",这是宇通2003年以来连续5年人选该榜单.尽管如此,中国市场上的成功对宇通而言只是一个漂亮的起点,今后的道路将朝着世界知名品牌的目标前行,这也正是中国从世界客车大国向世界客车强国转变的积极写照.  相似文献   

16.
2002年以来,中国重卡市场曾多次出现井喷行情,很多重卡企业也抓住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也有一些企业虽然表现稳健,但在销量方面却没有出现大幅增长,江淮重卡就是其中一员.  相似文献   

17.
面对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宾利未来有何发展计划?宾利汽车中国总经理彼夕乐向我们透露了一些关键信息中国市场的独特性Q:对于宾利品牌而言,中国相较全球其他市场有怎样的独特性及重要性?彼夕乐:我非常热爱中国,自从2005年来到这里,我已经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了17年的时间,这么多年来,我看到中国市场展现出了惊人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90年代,国内一小批企业相继获得了出口产品质量许可证,由此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出口市场渐渐兴旺起来."十一五"期间,中国摩托车行业累计出口整车近4000万辆,出口总额超过200亿美元,出口市场发展至190个国家和地区,可谓遍布全球,并于2000年以后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摩托车出口国. 但谁又能想到,在中国摩企扩疆海外所获得的一场场胜利的背后,却为整个行业在国际市场的发展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19.
<正>剧情雷同,却非巧合。英菲尼迪能否继续坚守中国市场,不仅要看企业方面的战略决策,还取决于中国市场的接受程度。悲喜并不相通,风月也难同天。2024年伊始,当各大车企正欢天喜地发布上年捷报时,追随英菲尼迪十余年的经销商们却愁容不展,集聚哈尔滨区域会议,向日方代表再三追问继续活下去的筹码。  相似文献   

20.
高君 《摩托车》2010,(8):6-6
有消息说日本铃木(Suzuki)明年会有三款产品进入中国,其中会有最让我心动的超级跑车——隼(Hayabusa),即便如此,我对其市场预期仍不乐观。花三倍的价钱买和别人一样的东西,中国人不傻。自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资本市场齐齐将目光投向中国,希望中国巨大的内需能够加速他们的经济复苏。进口摩托车企业也手拉手集约式向中国跳水,贝纳利(Benelli)、杜卡迪(Ducati)、比亚乔(Piaggio)、本田(Honda)、铃木(Suzuki)蜂拥而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