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0 毫秒
1.
王星  贺维国  费曼利  宋超业 《隧道建设》2022,42(7):1267-1273
为解决跨度大于30 m的超大型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中铺设难、焊缝多、易掉落、质量不易控制等技术难点,提出一种“环纵导排系统+复合土工膜+喷涂高弹性涂膜防水层+自密实混凝土+接缝防水”组合的新型防排水体系。从排水角度介绍环纵排水盲管、凹凸排水板及泄水管等导排系统的设计组成、布置方式及可维护性设计; 从防水角度介绍复合土工膜隔离防渗双重特性、喷膜防水层性能指标及喷涂设计、自密实混凝土结构及接缝防水设计、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等内容。实践研究表明,该新型防排水体系能够适用于超大跨度隧道结构,施工安全可靠,施工工效高,综合性价比好,防水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2.
为确保隧道二衬防水板施工质量,以免运营期出现渗漏水问题,采用磁焊枪无钉铺设施工工艺,对隧道防水板的单点焊接平均时间和单点锚固合格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铺设前对初支面进行处理是解决单点锚固合格率低的有效措施; 2)焊接设备的选型、参数的设定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相比传统的连接工艺,单个锚固点可节省1. 5 s; 3)防水板无钉铺设实现无损高强度焊接,提升了防水板的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液化天然气(LNG,liquefied natural gas)接收站LNG工艺隧道的高标准防水问题,在采用新奥法施工的LNG工艺隧道中采用包含喷膜防水层的复合防水层体系。基于运营过程中安全环保问题的考虑,LNG工艺隧道的防水标准比常规隧道更为严格。通过几种防水方案的比较,设计了包括径向灌浆、排水系统、EVA防水板、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以及其他防排水设施的双层防水系统。通过实际施工结果和后续的观察可知,该隧道的防水实施效果良好。其中,合理的防水系统设计、喷膜防水层的高性能、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充分的准备工作、完善的质量控制和验收程序是隧道中喷膜防水技术成功应用的重点。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技术与其他防排水措施相结合并成功运用,为类似高标准隧道的防水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郑开睦 《公路》1997,(7):26-27
目前,公路隧道衬砌的防水设计,一般采用在模筑混凝土与初期锚喷支护之间设置一层上工布、一层橡塑防水卷材作为防排水隔离层。铺设方法一般采用项撑法,即先在洞外将防水卷材用专用胶水粘接成较大一块,然后再在洞内工作面粘接成需要的宽度和长度,并用纵向和径向支撑杆将防水层紧贴岩面(喷混凝土面),如图1所示。灌注模筑混凝土时,随着混凝土由边墙脚向拱顶进行而逐步拆除支撑杆,从而在模筑混凝土与围岩之间形成防排水隔离层。图1从以上施工方法可以看出,防水层是靠支撑杆来贴紧围岩面的,由于围岩开挖后纵横二个方向的不平整,实际…  相似文献   

5.
季冻区隧道渗漏与冻害防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吕康成  崔凌秋 《公路》2005,(6):194-198
针对季冻区隧道渗漏水与冰冻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采用防水、排水、保温、供热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治的工程措施,其中包括:防水板选用低温性能好的材料.并在防水层敷设前尽量降低喷射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以保持防水层的长期完好;在衬砌施工缝中,采用先排后堵的可排水止水带;在衬砌下隅角背后,设置保温层,并使之防潮;在衬砌紧靠防水层一侧,设置环向电加热带,必要时通电加热使上部渗水顺畅下排。  相似文献   

6.
对隧道洞口、洞内掘进、洞内路面铺设等项排水技术和洞内注浆、防水层、止水带防水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指出了复合衬砌中的防水层是隧道防排水技术的核心,需要采用防、排、截、堵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良好的防排水效果。  相似文献   

7.
杭州湾大桥水泥混凝土桥梁桥面铺装方案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宏  凌晨 《中外公路》2008,28(1):68-72
欧美混凝土桥梁桥面一般铺设防水层或防水系统,大多采用双层式(防水层 面层)或三层式(防水层 中间层 磨耗层)铺装,总厚度为4~10 cm;我国高速公路混凝土桥梁所采用的沥青铺装与路面结构基本相同,对于特大型桥梁,桥面铺装类型主要有SMA、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和环氧沥青混凝土.杭州湾大桥混凝土桥梁桥面铺装推荐方案:铺装层,上层改性沥青SMA-13(45 mm)、粘层改性乳化沥青、下层改性沥青SMA-13(45 mm);防水层,砂粒式橡胶沥青混凝土防水找平层(25 mm)、反应性树脂下封层;桥面板,打砂,形成干燥、洁净、粗糙的界面.为此,笔者建议应着手开展高速公路混凝土桥梁桥面铺装技术研究,拟编制桥面铺装施工指南.  相似文献   

8.
林福龙  张永生 《隧道建设》2011,31(5):639-642
为了解决目前国内生产的隧道防水板铺设机电气系统所采用的传统继电器控制方式稳定性较差、易于发生故障以及控制操作不灵活的现状,本文提出采用PLC以及遥控进行控制的方法。详细介绍新型防水板铺设机的机械结构、电气硬件及软件系统、无线遥控系统。采用PLC控制的防水板铺设机较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方式更稳定、可靠,查找故障更加方便、准确。采用遥控器操作为主的操作模式,有利于工作人员在更准确的位置进行控制,将会有改善工作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暗钉铺设防水板技术,完善了暗钉铺设防水板工艺,弥补了传统铺设防水板的施工不足,有效地保证对衬砌 后无渗漏。  相似文献   

10.
基于土力学流固耦合计算理论,采用ABAQUS大型分析软件,建立了富水隧道复合式路面三维有限元等效模型,分析了不同防水层方案路面结构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路面结构处于全厚度均受到水入渗时,防水层设置层位对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为有效发挥防水层减少孔隙水压力的作用,路面结构上部宜从路表便开始阻止水的入渗的"早防水"、下部结构则宜采取尽早(调平层)铺设防水层的"深防水"策略。最后结合工程实践经验,从密实性面层、改性沥青碎石封层、调平层顶面防水、隧道仰拱防水等方面提出了富水隧道复合式路面的防水层设置对策。  相似文献   

11.
周仲贺  王俊澎 《隧道建设》2018,38(12):2032-2039
为解决现有管节连接方式的弊端,有效提高管节连接施工速度,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及环境污染,依托新加坡汤申线Havelock站T221地下通道矩形顶管隧道项目工程实例,介绍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管节内角部高强钢筋张拉施工技术。结果表明: 1)高强钢筋张拉技术适用于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管节连接; 2)在张拉施工过程中使用到了新型注浆水泥和注浆设备,对传统张拉技术有一定的改进和优化; 3)本管节连接施工技术有效地增强隧道局部区域的整体性,操作简单,施工安全风险小,有效地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及光污染。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斜拉桥建模过程中斜拉索内力与设计成桥索力存在偏差的问题,为确定斜拉索合理的初始张拉力,提出基于影响矩阵法的斜拉索合理初始张拉力计算方法。该方法根据斜拉索张拉过程中其两端的位移和索力协调关系,构建一种影响矩阵,通过该矩阵计算斜拉索的合理初始张拉力。以某大跨度独塔斜拉桥为例,采用该方法计算斜拉索合理初始张拉力,并对比分析了施加不同初始张拉力后的斜拉索内力;考虑该方法确定的初始张拉力和将设计成桥索力作为初始张拉力的2种工况,分析不同初始张拉力对桥梁结构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得到的斜拉索内力与设计成桥索力相对差值小于0.01%;初始张拉力对桥梁结构变形和斜拉索内力影响显著,在斜拉索中施加该方法确定的初始张拉力,可使斜拉索内力达到设计成桥索力。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刚性索悬索桥施工过程中桥梁真实的应力和线形状态,针对刚性索悬索桥的主缆在塔上张拉,其索力形成机理为主动受力的特点,研究计入主缆外包钢套筒、吊杆外包钢套筒作用的主缆张拉有限元法,并采用该方法对无应力索长控制法、张拉力控制法、塔顶有效索力控制法和跨中有效索力控制法4种主缆张拉控制应力方法确定的成桥状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无应力索长法与张拉力控制法的索力差距十分微小、主缆的存余有效索力与常规悬索桥模型的较为接近、成桥状态的变形最小,较利于结合构件安装线形的调整控制成桥线形。经有限元模拟和张拉控制应力修正,对某刚性索悬索桥进行了施工控制,结果表明实桥测试数据与理论计算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利用智能张拉系统在张拉过程中采集的大量荷载及位移数据,以某高架桥为依托工程,以湖南联智LZ59N10型智能张拉系统的张拉数据为分析及验算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库文档数据转换处理,提出一种针对智能张拉过程数据的全数据分析方法。通过Excel文档绘制"荷载-位移"曲线,根据曲线的波动状态判断预应力束张拉过程的稳定性。若曲线较平顺、无过多锯齿状或其他不规则形状,说明张拉过程较稳定;若曲线不平顺、波动频繁或波动幅度大,则说明张拉过程不稳定。通过主观判断的"拐点"观测法、数据拟合软件最小二乘法,分别分析"荷载-位移"曲线由弧线转变为直线的"拐点",以此选取初始张拉力百分率。两种分析方法对比结果表明:数据拟合法分析得到的初始张拉力百分率最大,与实际情况接近,较为合理;用"拐点"观测法时,通过选取曲线逐渐变成直线位置的荷载值计算得到张拉力百分率,并适当提高2%~3%作为初始张拉力百分率。  相似文献   

15.
该文结合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公共交通配套土建工程中U型梁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针对U型梁的结构特点,对U型梁预应力张拉施工的工艺控制措施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优化的张拉操作和应力控制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立  袁创辉  伍建 《隧道建设》2013,33(12):1022-1028
为探讨盖挖逆作法结构设计的要点和难点,以北京地铁8号线中国美术馆站西北外挂厅设计为例,介绍了盖挖逆作法结构的适用条件。通过对盖挖顺作和逆作2种方案进行比选,确定了逆作的设计方案;阐述了设计思路和要点、结构计算以及防水等关键节点的处理,并对钢管柱柱下基础形式、顶板与边桩冠梁的连接方式进行了比选、论证;最终采用暗挖小导洞内施作底纵梁作为钢管柱柱下条形基础,顶板与边桩冠梁采用固接方式连接,解决了施工用地紧张的难题,保证了周边建筑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苗成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6):163-165,12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基础建设越来越完善,桥梁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在桥梁工程的建设施工中张法预制箱梁的张拉控制将直接影响到桥梁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周期,因此工程人员在施工后需要做好桥梁张法预制箱梁的张拉控制。该文将着重对桥梁施工后张法预制箱梁进行概述,并对其张拉控制进行探讨和分析,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冬  朱巍志  张哲 《桥梁建设》2012,42(4):107-112
为研究双套拱塔斜拉桥施工控制技术,尤其是塔间索及斜拉索的张拉方案合理性及张拉控制方法,以小凌河大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该桥空间计算模型,进行施工过程的模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拉索安装和张拉方案进行了优化。优化后,赋予塔间索初张拉无应力长度,二次调索时调整到成桥状态的无应力长度;斜拉索自内而外安装并张拉,索力小于250kN的斜拉索,调整其初张拉无应力长度使索力满足测量要求,其他斜拉索直接张拉到设计的无应力长度。监控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索力张拉方法对该类桥梁进行施工控制,整个施工过程中结构安全、受力明确,得到的成桥索力误差小。  相似文献   

19.
塔梁固结体系斜拉桥结构刚度大,但斜拉桥桥塔巨大刚度对于桥塔下横梁内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将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下横梁内预应力储备不足,对结构后期受力很不利。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桥塔下横梁预应力张拉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说明桥塔刚度对下横梁预应力施加效果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若干改进下横梁内预应力钢筋张拉效果的的方法,以供类似桥梁设计和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巫书郁 《桥梁建设》2007,(A02):122-126,133
从满足悬索桥主缆缠丝不同阶段施工要求入手,分析主缆拉力变化对缠丝张力之影响,以变形协调条件计算缠丝所需最低张紧力,进而论述国产ZLC系列主缆缠丝机如何实现合理张力,张紧机构中张力的形成及其调整与显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