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如果说产能不过剩,摆明了是跟工信部唱反调。尽管如此,多数的车企人士都并未对坊间风传的"产能过剩"、"库存疑云"过于关注,更多地表示"企业将按照中长期规划,按部就班地发展,以及制定产销目标。"  相似文献   

2.
张煦 《时代汽车》2010,(7):113-114
作为全球最大的轮胎生产国,中国的国产品牌轮胎企业正面临着生产过剩的危机。美国轮胎"特保案"后,此前严重依赖出口的国产轮胎品牌都遭到沉重打击,但与此同时,国产轮胎的产能却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3.
能源危机日益凸显,大气环境不断恶化,因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倍受关注.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已经度过产业酝酿期和导入期,2014年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成长期.本文对国内外的汽车产业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作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存在许多问题,科研"小型化"、"分散化"问题突出,"师徒组"和"父子兵"现象严重,团队缺乏竞争、合作和激励机制,从而导致科研团队创新能力不够,其中团队负责人的"狭隘-倦怠"心理特征和团队成员的"浮躁-功利"、"焦虑-被动"、"叛逆-抵触"的心理特征是严重制约高校科研团队创新的主要心理因素。因此,在高校引入提高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的心理干预措施,积极引导团队负责人的树立"积极豁达"的心态,培养团队成员的"主观幸福感",开发他们的"情绪智力",做好"心理契约"的维护,是提高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的很好途径。  相似文献   

5.
担当的勇气     
在"吐槽"和"围观"盛行的年代,担当需要有相当的勇气,汽车行业亦是如此。做出"中国汽车产业十三问"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显然是有勇气的。在产销量"全球第一"位置上保持了相当长时期的中国汽车产业毫无争议地在世界汽车格局中充当重要角色。然而,仅以产销量"全球第一"的名头还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因为就技术角度而言,中国汽车业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自主品牌的"十二连降"就是这方面问题的一个重要注释。  相似文献   

6.
正确看待产能过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能过剩拉响警报近年来,汽车行业产能过剩一直是业内外关心和争论不休的问题。2005年以来, 从政府有关部门到国外知名咨询机构,谈论产能过剩的声音越来越大。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到2005年末,我国汽车行业整车年生产能力已达800万辆,超出销量约38.9%。目前在建的生产能力有220万辆,建成后年产能累计将达1020万辆,与此同时,据说各地还有正在准备投资的规模统计可达1000万辆。但在这种情况下, 各汽车企业的扩产之风仍然刮个不停。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广汽、北汽目前产能总计约500万辆,产能过剩的形势十  相似文献   

7.
产能之惑     
刘黎迅 《时代汽车》2012,(12):26-32
产能过剩在汽车行业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却是汽车行业颇具生命力的话题之一。无论在哪种年月,产能是汽车企业必须制定的项目之一,是政府有关部门必须考核的内容之一,也是媒体行业永远关注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细心的人们会发现,近来一汽已主动将自己"降格"为"共和国汽车工业长子",此前,国人皆称其为"共和国长子"。因为在建国初期,"解放"、"红旗",作为中国独立自主的象征,其意义超出了汽车工业本  相似文献   

9.
近日在大长江集团跟一名技术开发人员聊天时,他谈到"质量过剩"的问题,令笔者回味无穷。我们平时听得最多的概念是"产能过剩"、"流动性过剩"、"营养过剩"等,至于"质量过剩",或许概念本身就很好笑。  相似文献   

10.
基于介入型实验的机动车驾驶员“抢行”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京  陶立  芦杰 《交通与计算机》2011,29(3):69-73,78
机动车驾驶员的"抢行"行为是我国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探究驾驶员对行人的"抢行"行为现状与特征,设计了介入型实验,通过介入型实验全程录像观测和固定点非介入型观测,记录车辆"抢行"数据以及相应行人过街行为特征。根据录像观测中的行人过街特征将机动车的"抢行"进行分类,提出"抢行"的严重程度定义。对于介入型实验,读取车辆在封闭路线内发生"抢行"行为频数及严重程度,得到抢行参数,再根据问卷回答进行相关分析,寻找相关程度较高的因素。结果表明,机动车经过人行横道的"抢行"行为普遍存在,女性驾驶员记录到了更多的严重"抢行"行为,驾龄超过10 a的实验者记录到的"抢行"行为最少。  相似文献   

11.
为增强桥墩的抗震能力,探讨塑性铰区域采用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PP-ECC)桥墩的抗震性能和损伤容限,设计并制作3个剪跨比为7的钢筋混凝土高墩试件,其中2个桥墩试件的塑性铰区域采用不同高度的PP-ECC材料,1个普通混凝土桥墩为对比试件。基于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获得桥墩试件开裂过程、破坏形态和水平力-位移滞回曲线等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墩底潜在塑性铰区采用不同PP-ECC高度对桥墩延性、承载力、耗能以及刚度等抗震性能指标的影响,并与普通混凝土桥墩的抗震性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混凝土桥墩相比,采用PP-ECC材料可以明显改善桥墩的破坏形态,控制裂缝的宽度和发展,提高桥墩的损伤容限;局部使用PP-ECC材料可以提高桥墩的位移延性系数,该构件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抗倒塌能力;相对普通混凝土桥墩,PP-ECC桥墩的滞回曲线面积更大且滞回环更加饱满,骨架曲线下降段较为平缓,承载能力和刚度退化缓慢,耗能能力提高了20%;PP-ECC材料高度增加1倍,桥墩位移延性系数提高了15.2%,能量耗散系数变化不大,试件的侧移刚度有一定的提高,刚度退化变缓;墩底PP-ECC材料与普通混凝土相交的界面未出现剪切滑移现象,可见PP-ECC材料的黏结性较好,可以保证2种材料协同受力,共同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智能路面的发展,综述了智能路面各项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首先提出了智能路面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智能路面的体系架构,包括路面信息感知获取层、信息集成处理层、综合服务层和能量供给层;重点介绍了智能路面信息采集技术、信息管理与分析技术、能量收集与利用技术、自我调节技术和基于智能路面的车路协同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讨论了智能路面的设计和建造方法;最后提出了智能路面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其今后的发展做出展望。研究结果表明:智能路面是由特定的结构材料、感知网络、信息中心、通信网络和能源系统组成,具有多种智能,并且能够为人、车、环境提供服务的道路路面;智能路面的发展将有助于充分发挥道路自身潜力和适应未来的交通工具;在路面信息的采集过程中,传感器在耐久性和实用性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难题仍需进一步解决;智能路面的各种能量收集和自我调节技术应着重解决低成本和高性能的问题;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各种人工智能方法在智能路面的监测和管理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智能路面作为一种新型的道路路面,其设计和施工可以结合建筑信息模型(BIM)、模块化施工、3D打印和智能压实技术,集合成一套新的建造工艺。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自行车骑行过程中骑行者的疲劳感知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设计实施了针对不同骑行环境的骑行试验。根据试验收集的骑行者个体属性、骑行强度数据及骑行者生理、心理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骑行者疲劳感知模型,定量描述了骑行者疲劳感知与骑行者个体属性、骑行强度以及骑行者生理、心理负荷之间的变化关系。应用统计检验方法对模型的线性显著性、多重共线性进行检验;并通过实施新的骑行试验验证了模型对于实际骑行活动中骑行者疲劳感知的预测能力。由模型分析可知:骑行者的疲劳感知变化主要受到骑行者个体属性、骑行强度、骑行者生理负荷以及心理负荷等属性的影响,4种属性的建模变量对于出行者疲劳感知的影响因子分别为-0.291,0.353,0.253,0.265。研究结果表明:在骑行过程中,骑行强度、骑行者生理负荷以及心理负荷因素与疲劳感知呈正相关关系,而骑行者个体属性则与疲劳感知呈负相关关系,其中骑行强度因素对于疲劳感知变化影响最大;模型预测的骑行者疲劳程度值与试验实测值无显著性差异;可通过改善现有骑行环境来降低骑行过程中骑行者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从而减小骑行者出行疲劳感知期望值,以此影响自行车出行者骑行选择行为的决策;骑行疲劳感知模型可应用于自行车交通评估与规划。  相似文献   

14.
刘树林  雷杰  祝建 《路基工程》2023,(1):234-240
基于某隧道进口处3处危岩单体,详细进行野外调查、勘查、测绘,查明危岩的自然环境、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危岩特征及变形破坏模式。分析形成危岩的内外因素,认为危岩形成的内因是活动断裂、地层岩性和地貌条件,外因是风化作用和大气降水。并采用定性分析及结合计算模型定量评价危岩的稳定性,危岩体在天然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暴雨和地震工况下处于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根据危岩体的发育特征、破坏模式及隧道洞口的建设条件,采用清危、镶补凹腔、回填洞穴、锚固、封闭注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主动悬架用直线电机高精度与高效率的控制需求,充分研究直线电机以及主动悬架动力学特性,建立直线电机驱动模型与主动悬架二自由度参考模型。为了改善传统直线电机直接推力控制的动态性能,提出一种改进的模型预测推力控制方法。该方法将逆变器产生的7个非零电压矢量作为备选矢量,并融合预测模型来计算出控制周期内的电机运行状态参数,基于成本函数最小值原理挑选出最优电压矢量,并将其作用于逆变器产生驱动电机所需的电压。为了解决数字控制系统的固有问题,提出延时补偿技术,保证对电机能够进行实时控制;对于逆变器开关频率不固定而引起的开关损耗等问题,通过在成本函数中加入开关频率项,在选择最优电压矢量的同时还降低了逆变器的整流频率与开关损耗;另外为了提高电机推力的效率以及减小推力与磁链波动,提出最大推力电流比与占空比优化控制技术,提高直线电机的动态控制性能。基于MATLAB/Simulink与dSPACE联合仿真,并搭建直线电机与主动悬架硬件测试平台,对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进行验证,同时对主动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性能也进行了仿真与试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直接推力控制,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使电机能够拥有更快的稳态速度、更小的电磁力与磁链波动以及更低的开关频率;各工况下,轮胎动载荷试验与仿真结果均方根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2.3%、4.47%、6.3%;悬架动行程试验与仿真结果均方根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0.3%、8.86%、10.6%;车身加速度试验与仿真结果均方根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6.23%、9.12%、7.2%。由计算结果可知,各评价指标的相对误差均在13%以内,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证明了模型预测推力控制对于提升电机与悬架动力学性能的有效性,能够实现对车辆悬架系统全局工况性能最优,协调控制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ABS)的作用是确保汽车制动时行驶方向的稳定性、可靠性,但是目前仍存在非线性、时变性以及参数不确定性等问题。为保证汽车制动行驶过程中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实现各工况下防抱死制动系统的优化控制,以影响整车稳定的变量滑移率为研究对象,分析所设计策略的控制效果。搭建汽车动力学模型、制动系统模型、轮胎模型和滑移率模型等主要模型,设计基于滑移率的ABS二阶非线性自抗扰控制器。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基于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的ABS制动过程和基于模糊PID控制的ABS制动过程进行仿真,对比研究最佳滑移率、载荷、水泥-冰对接路面、扰动等对制动过程中的轮速、车速以及滑移率等动态性征反映的稳定性和抗扰能力的影响,同时研究其对最终制动距离和最终制动时间反映的制动性能的影响。最后,将自抗扰控制器和模糊PID控制器装配于试验车辆的ABS,进行水泥路面和冰-水泥对接路面制动过程的实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二阶非线性自抗扰控制算法的ABS制动的最终制动距离和最终制动时间更短、制动效果更优,制动过程中的轮速、车速和滑移率在响应速度、稳定性和抗扰能力等方面均更佳;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证明了仿真模型及其仿真结果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汽车智能制造生产线,在车辆下线调试中,时常出现的车门相关电器问题,排查分析结果是车门零部件的缺陷、漏装、装配错误等问题,然后再进行车门返修;对于这样的问题既浪费大量时间又浪费大量人力,最后还导致车辆交付延期,影响试验.本文主要阐述采用人机互动的方式,实现单独车门上的电器系统的智能自动化检测,其主要应用操作过程是,将...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浅埋明挖小间距隧道回填施工方案以及回填过程中对衬砌结构变形和应力的影响,依托重庆市渝北区金洲大道与星光大道延伸段节点改造工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比土石混合料、泡沫轻质土两种材料回填方案,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衬砌结构变形、应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土石混合料回填相比,采用泡沫轻质土回填的结构变形、应力均满足承载力要求;顶板、墙角、底板位移分别减少约24%、29%、11%且未超出位移容许值,拉应力分别减少约41%、39%、27%;当衬砌结构回填深度为0、2、4、6 m时,结构各部位拉应力变化趋势较缓,且变形、应力基本呈对称分布,可以有效避免结构拉剪破坏。综合考虑施工便利性、结构安全性、回填土压实度,对该隧道回填采用特殊部位以泡沫轻质土分层回填,两侧及顶部以土石混合料分层回填的回填方案;现场以此方案进行回填施工后,结构位移、应力均未超过容许值,因土拱效应,现场实测值小于模拟值。  相似文献   

19.
伴随中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智慧高速成为下一代公路系统技术形态演变的必然趋势.对其功能描述与架构解析能够有效指导未来高速公路的规划与建设,为智慧交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针对智慧高速的基本服务功能,结合车路耦合发展脉络,首先提出了以服务能力升级为导向的新一代智慧高速技术特征与系统内涵.面向不同服务对象与功能,明确了智慧高速...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沉管隧道运维技术发展,通过文献调研、现场调查与数据挖掘等方法,系统梳理了沉管隧道的国内外概况、运营与病损情况、检测与评估技术、病害预防及处治等方面的技术成果。以沉管隧道用途、管节长度与埋置水深等关键信息为基础,阐释了其国内外发展概况;简述了沉管隧道运营现状,并重点对沉管隧道接头、主体结构、附属结构与设施的常见病损特征进行了数据挖掘;对隧道检测、监测与评估技术进行了对照剖析,阐述了目前国内外检测与评估技术的进步与不足;从前期预防与后期处治的双角度,阐述了沉管隧道的不均匀沉降、裂缝与渗漏水等常见病害的预防与处治;并从沉管隧道运维信息的角度,对其运维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沉管隧道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存在诸多运维技术难题;在役沉管隧道出现了过大(差异)沉降、裂缝、渗漏水等病损,其中管节不均匀沉降最为常见;沉管隧道检测仍以结构检测对象和传统周期性检测方法为主;沉管隧道评估诊断多侧重于沉降量控制标准的角度,考虑多因素综合角度的服役性能评估尚处于空白阶段;沉管隧道常见病害应坚持建设期预防和运营期处治双管齐下的对策。未来,沉管隧道运维将向运营环境全要素拓展,并更注重实时自动化监测技术、大数据智能评估技术与基于状态的养护策略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