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湖北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布《湖北省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围绕城市交通拥堵指数、交通满意度、公交分担率和交通守法率等四大指标,提出制定了具体目标和行动方案。《计划》提出,科学编制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坚持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同步编制,坚持交通系统与用地开发、基础设施与运行管理的统筹协调,实现城市和交通系统协调发展。湖  相似文献   

2.
新区交通规划是一项统筹城市内外、客货、近远期交通发展,打造快速便捷的交通圈,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建设便捷安全绿色智能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工作.本次论坛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区交通规划理论方法探讨”为主题,介绍了全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监测情况及“窄马路密路网”实践经验,探讨了构建雄安新区快速便捷对外联系与绿色智能交通体系的方案与设想,分析了新时期特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规划思路和重点工作,分析了物联网时代城市群交通规划技术与方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3.
绿色交通成为近年来许多城市建设的热门话题,也是当前先进的城市交通发展理念。与平原地区城市不同,由于受地形、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条件的制约,山地城市必然要走一条不同的绿色交通之路。本文分析了山地城市发展绿色交通受地形影响、与山水相融等特殊条件后与山水相融等特殊问题,以重庆市绿色交通建设实践为例,介绍了山地城市发展绿色交通的一些经验,提出今后山地城市发展绿色交通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新区交通规划是一项统筹城市内外、客货、近远期交通发展,打造快速便捷的交通圈,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建设便捷安全绿色智能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工作.本次论坛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区交通规划理论方法探讨”为主题,介绍了全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监测情况及“窄马路密路网”实践经验,探讨了构建雄安新区快速便捷对外联系与绿色智能交通体系的方案与设想,分析了新时期特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规划思路和重点工作,分析了物联网时代城市群交通规划技术与方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交通资讯     
《城市交通》2024,(1):130-134
<正>《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建城[2023]74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各地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健全,设施网络布局更加完善,运行效率、整体效益和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明显提升。到2035年,各地基本建成人民满意、功能完备、运行高效、智能绿色、安全韧性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6.
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从关注“数量”到重视“质量”的转型阶段.论坛以“绿色交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总结了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和交通绿色发展的10条原则;分析说明了《昆明城市街道设计导则》的目标、策略及具体条文,为建设安全有序、便捷宜人、文化特色、生态绿色的公众公共生活空间提供指引;提出了低成本改善城市生活品质的5个步骤;探讨了公交补贴制度设计的目标、规范模式、关键要素及实施效果;说明了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新技术可为TOD指数分析、全民参与共享共治、推动交通环境改善等提供手段.  相似文献   

7.
日本京都市拥有良好的绿色出行传统,政府层面高度重视公共交通和步行交通建设。2010年,京都市发布《"步行城市·京都"宪章》和《"步行城市·京都"综合交通战略》,旗帜鲜明地宣布要打造步行城市,并着力从城市建设、交通模式转型等多个方面予以实质性推动。京都市建设步行城市的主要特点包括:社会价值引导与政府建设计划并重;空间、生活、交通三个维度协同共建理念;以示范项目带动政策整体推进的实施方式;长效运转的体制机制是建设成功的根本保障。京都市的成功经验包括:拥有可步行的道路网络本底;拥有民意支持的社会基础;以严谨的方案论证与周详的方案设计为技术保证;注重多模式协同;物质与社会建设并重;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程序作为制度保障。京都市的成功经验可以为中国城市以人为本的规划管理提供借鉴,尤其是以步行化为抓手实现城市功能再造和交通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8.
交通运输部近日印发《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为此,《指导意见》要求,推动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公交专用道、快速公交系统(BRT)等大容量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鼓励购置能效等级高的交通运输装备;加快推广节能与清洁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中国发展的顶层战略,建设资源集约型生态城市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绿色交通是绿色生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南京市南部新城为例,通过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强化绿色交通组织管理,营造绿色化土地开发模式,实现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的建设目标.采用面向全过程的交通体系研究方法,同时探索新形势下绿色交通规划的工作路径...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共交通》2017,(9):86-87
正城市交通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血脉,清洁环保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如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既能保证畅通无阻的城市交通又能加快实现清洁无污染的绿色交通,这正是摆在各个城市交通发展面前的严峻问题。而城市公共交通作为重点突破对象也受到了国家及地方的重视。8月4日,《交通运输部关于公布"十三五"期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第一批创建城市名单的通知》正式发布,全国50个城市作为"十三五"期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12月07日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绿色交通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提出了全面推进实施绿色交通发展七大工程和构建绿色交通发展三大制度保障体系。一、出台背景及必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作出一系列部署。2017年5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围绕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着眼于基础设施、交通装备、运输服务、人才队伍等交通基本要素的协调发展,明确了基础设施布局完善、立体互联等九大重点任务。其中,涉及通用机场建设、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加强适航审定体系建设、发展支线航空、发展航空物流枢纽、深化空域体制改革等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评选结果近日揭晓,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所(简称"中规院交通所")共有4个获奖项目。其中,《苏州市综合交通规划》获二等奖;《佛山市禅城区近期公共交通发展规划》、《石家庄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和《淮南市老城道路网改善规划》获三等奖。《苏州市综合交通规划》以"集约、生态、和谐"为战略核心,编制体系方面突破传统模式,  相似文献   

14.
作为首批15个国家"公交都市"创建示范城市之一,济南市在合理制订公交发展战略、规划公共交通建设方面无疑走在了全国前列。2013年6月启动的《济南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中对无轨电车的运行方案、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公交走廊与BRT的发展战略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近日,《交通世界》记者采访了济南城市交通研究中心主任刘彤,听听济南在无轨电车方面有着怎样的创新思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武汉"2049远景发展战略",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同步编制为契机,充分发挥交通规划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基于城市空间发展策略的多模式交通供给策略分析,开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现状评价和多情景交通需求分析,明确公共交通发展战略和目标,构建"快干支微"多层级公交服务体系,坚持城市重点发展区和重要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原则,建设集约高效的综合交通枢纽换乘体系,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拓展,将武汉交通打造为绿色出行楷模。  相似文献   

16.
慢行交通作为绿色出行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交体系的延伸,近年来在国内得到较快发展。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慢行交通的发展趋势,从政策、法规、设施、技术、公众教育5个角度总结国内外慢行交通发展经验,对我国其他城市的慢行交通发展从发展思路、规则建设、规划重点、运行管理和技术革新5个方面提出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交通资讯     
国内瞭望Domestic Briefs
  国务院发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要求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保障城市运行安全,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推动城市节能减排,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意见》指出,要围绕重点领域,加快城市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在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加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道路、桥梁建设改造,以及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8.
绿色发展是"上海2040"的规划理念之一,是上海市交通发展的核心价值导向。围绕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目标愿景,提出面向创新、人文、生态三个维度的绿色交通策略和指标,确立能源和资源双重约束下的绿色交通发展内涵。基于交通与城市空间协调布局、协同功能的规划思路,指出打造轨道都市、构建TOD社区、引导绿色出行是实现上海市绿色交通发展的主要路径及策略。提出重构多层次、多模式的轨道交通网络、推行街区制的全路网规划设计思路、实施交通策略分区、提升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网络功能、加强智慧交通发展等多重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了两大问题,即:首先分析了生态城市交通的特征,它是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建立宜人居住的城市,对交通结构体系和布局的要求、生态城市要求节约土地和交通资源,交通建设要为运输服务,要解决交通能源,交通拥堵以及环境污染等,研究生态城市交通时,就一定要选择节约化、生态的城市发展的交通运输系统。发言中介绍了绿色交通,提出使用绿色能源,交通不应对城市生态产生危害,实现以人为本、安全、节省、符合大众出行要求,要有利于城市社会未来健康发展的可持续交通运输系统,要构建生态城市,还必须构建生态城市的交通,要对交通进行顶层设计,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在顶层设计中应考虑如何节约运输、减少运输需求如建立坑口电站可节约煤炭运输。 发言中有重点分析了城市交通模式的选择问题,它分析了国际大城市交通发展的五种城市交通模式,即小汽车充分发展的城市;有选择的限制小汽车交通模式;大规模发展轨道交通带动城市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公共电汽车模式以及北京提出的“北京交通要与城市用地匹配的多方式协调的综合交通体系模式”最后强调在城市建设中要考虑城市的可居住性,不一定要搞大的城市,过大的城市不是经济型城市,也不是生态型城市。此外,还回答了来宾提出的交通环境保护和新能源开发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绿色交通已经成为建设低碳社会的有效抓手,是当今世界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介绍了绿色交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提出了绿色交通的发展内容与模式;在借鉴国内外绿色交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并在深圳市绿色交通体系及模式的指引下,对深圳市国家生态城区——盐田区进行了绿色交通规划的探索。结合盐田区城市土地空间不足、生态资源受约束的现实条件,采取了空间差异性交通发展模式,并着重分析了地区公共交通系统、自行车、山海步行系统的发展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