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计算分析,从设计上对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结构进行了受力分析,从经济、施工角度考虑,介绍了较为合理的先简支后连续结构的转换体系.  相似文献   

2.
周全 《上海公路》2012,(2):119-122
后连续预应力张拉是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转换的重要工序,不同的张拉顺序对小箱梁的作用也不同,施工过程中往往为了追求功效,随意调整设计要求的施工顺序。通过崇启通道工程(上海段)对四跨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的两种预应力张拉顺序,用力法解出小箱梁不同的受力状况,得出两种预应力张拉顺序下小箱梁的内应力的差别,说明随意调整施工顺序对结构的内应力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的公路建设事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状况,这对沿线桥梁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桥梁施工中,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方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施工工艺。这种桥梁结构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同时能够减少伸缩缝的设计。结合具体的桥梁工程实例,探讨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4.
依托于某实际工程,以35m/800t整孔预制箱梁简支变连续结构体系转换为例,从连续端负弯矩区预应力设计和施工工艺控制角度,介绍了大吨位整孔预制箱梁简支变连续施工的成功经验。通过开展三维仿真分析和现场试验测试,验证后连续段负弯矩区预应力设计的合理性和施工工艺的安全性。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对于采用先简支后连续大吨位整孔预制箱梁形式的类似桥梁工程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装配式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是一种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因具有自重小、节约材料、抗扭刚度大、横向分布好、承载能力高及运输和吊装稳定性好等优势,已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工程实例,利用结构力学原理分析了桥梁在体系转换前后桥梁结构力学特征,并绘制出其内力包络图;利用桥梁计算软件对梁桥的关键设计步骤-布置预应力钢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优势明显,在当前国内外桥梁结构施工中应用十分广泛,现浇段施工、负弯矩张拉压浆和预应力体系的转换是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关键的三道工序。对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型式结构特点等加以介绍,并对该技术的工艺流程和施工质量控制关键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10~20m中小跨径的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空心板目前正广泛应用于高等级公路桥梁结构中。该文介绍了不同结构形式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空心板的设计、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可供设计、施工工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徐春林  郑杰元  林国辉 《公路》2006,(9):127-130
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引桥滩涂区50 m预制箱梁在全球首次实现重1 430 t大型箱梁的梁上架设,给先简支后连续的桥梁体系转换带来了施工技术上的新挑战。利用轻质高强的钢砂顶临时支座和作业平台模板系统成功地解决了桥梁体系转换的技术难题,为特大型桥梁体系转换施工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
修朴 《公路与汽运》2014,(6):164-166
随着桥梁美学在公路建设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小半径曲线梁桥以其独特的流线型结构、线条流畅而明快的优点在桥梁建设中占据着异常重要的位置,然而实际施工中却因诸多因素很难实现理想状态下的设计效果。文中结合邢汾(邢台—汾阳)高速公路七里河大桥,对先简支后连续曲线箱梁桥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0.
广东伶仃洋跨海大桥非通航孔桥桥型采用80 m、50 m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预制,安装先简支后连续的设计、施工方案,通过对设计方案的介绍,指出简支转连续梁桥在规模宏大的非通航孔桥桥型方案比选中的可行性与优越性.特别是80 m跨等截面简支转连续箱梁桥的设计与施工在国内尚属首创,许多问题应进一步加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1.
大连南部滨海大道工程桥梁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的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形式,具有刚度大、变形小、行车舒适等优点。文章阐述了该项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2.
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预制箱梁为公路桥梁常用的结构形式,该文以30m箱梁预制施工中对箱梁芯模进行了更新设计,采用整体伸缩式芯模,取代以往施工中使用的拼装组合模板,施工实践表明,该芯模较传统模板设计原理简单,加工方便快捷,施工中大大提高了箱梁预制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节约了施工成本,在箱梁预制施工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沈菲君 《公路交通科技》2015,(4):208-209,231
本文以宁波机场快速路高架桥改造工程为例,对高架桥改造方案进行研究,对预制吊装的空心板梁T梁、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和现浇混凝土连续箱梁三大改造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工程实际要求,最终选用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方案,并进一步对其具体施工方案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刘阳  林国辉 《公路》2006,(9):142-149
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引桥滩涂区50 m预制箱梁采用梁上运梁,梁上架梁施工技术,在全球首次实现了1 430 t重的大型箱梁的梁上架设,给先简支后连续的桥梁体系转换施工带来了施工技术上的新挑战。研究高强、安全、构造简单、安装及拆卸方便的临时支座是保证优质、高效、安全地完成桥梁体系转换施工的关键。主要介绍了能承压1 000 t的临时支座的设计及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是我国西南山区第一条高标准快速铁路,桥梁座数多.结合桥隧相间、山高路险、交通不便的环境特点及合理的施工方案,制订了在峡谷或河流处采用大跨度桥梁,在简支箱梁相对集中且不通过隧道地段采用32 m双线整孔预制箱梁,在桥隧相间的山区地段,采用32 m预制简支组合箱梁,隧道间困难地段采用便于现浇施工的小跨度连续刚构、连续梁及T构的设计施工方案.介绍该线的主要桥梁结构形式,重点介绍32 m简支箱梁的设计施工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上海长江大桥主通航孔斜拉桥两侧的高墩区桥梁,采用了主跨105m连续组合箱梁结构,以及整孔预制、整孔吊装、先简支后连续的施工方法,最大吊重达2 300t,是世界范围内的首次实践,也是国内最大规模的组合箱梁桥,介绍了大桥总体方案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针对省道103高速公路上的大桥均采用等跨径、等截面的连续箱梁形式,施工工艺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的方法,文章就其体系转换过程介绍了先简支、后连续的受力原理及其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8.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近年来在中国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局部构件与结构中,但在主体受力结构中的应用还相对较少.该文介绍中国首座UHPC公路箱梁桥——石磁高速公路K34+ 690跨线桥的设计与施工.该桥为4×30 m连续箱梁桥,横截面由3片单箱单室箱梁构成,采用预制拼装施工、先简支后连续的施工方法.进行了30 m简支箱梁的足尺破坏试验与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9.
曹俊  孙晓光  朱勇 《交通科技》2009,(Z1):34-35
结合工程实际,阐述了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在实际工程中的优点和施工工艺要点,探讨了施工过程中采用的简便易行的工艺技术,提出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20.
文中以某项目5×30 m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为研究背景,借助midas Civil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分析了无支座简支转连续梁桥固有频率及振型,并与相同状态下有支座简支转连续梁桥的固有频率相比较,分析有无支座的桥梁结构在固有频率上的差异,运用现场实验验证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的吻合性。结果表明,无支座简支转连续梁桥的固有频率略大,随着阶数的提高,有无支座对成桥自振频率的影响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