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目前中国很多城市的水泥砼路面已经到了服务寿命,为了提高道路的服务水平,完善路面"白改黑"改建工程的理论水平,改进路面"白改黑"改建工程的施工工艺,文中结合某市政道路改建工程,以路面弯沉、路面平整度为主要评价指标,探讨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稳定基层在"白改黑"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如何延缓路面病害的发生发展,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一直是路面工程专家研究的热点.从分析高速公路路面病害规律和车辆轮迹分布规律入手,从交通工程学者的角度,创新性地提出了"标线摆移路面养护法",并简要分析了该养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如何延缓路面病害的发生发展,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一直是路面工程专家研究的热点。笔者从分析高速公路路面病害规律和车辆轮迹分布规律入手,从交通工程学者的角度,创新性地提出了"标线摆移路面养护法",并简要分析了该养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路面技术不断推上新台阶。文章结合复合式路面特点,分析了路面类型和路面应力,提出合理的复合式路面结构及路面设计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科技之窗     
《上海公路》2012,(3):6-9
交通运输部公路院:"路面试验环道"工可获批近日,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申请的"足尺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环道建设工程"项目工可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该项目有望填补我国对不同路面结构使用性能长期对比验证手段不足的空白。足尺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环道不仅可以模拟同等条件下不同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准确把握路面在交通荷载与自然环境气候综合作用下的演变规律,完善路面设计、施工、养护等规范,同时也可以实现实验数据共享,指导全国的公路建设与养护。  相似文献   

6.
路面温度对城市热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原因,指出城市下垫面特性、城市大气污染和城市人工热源是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试验数据和数学计算论证了路面温度对城市大气温度的影响。介绍了太阳辐射、云层状况、大气相对湿度、风速、降水等环境因素对路面温度的影响,并利用数据、公式和图表重点讨论了路面反照率、路面湿度等路面特性因素对城市路面温度的影响。根据路面反照率与路面温度的数值关系,提出通过铺装水泥混凝土路面或碎石封层的方式提高路面反照率,缓解大城市热岛效应;根据路面湿度与路面温度的关系,提出通过增加透水性路面面积,缓解大城市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7.
张发如  王福胜  刘俊勇  陈跃  程小强 《公路》2007,(12):181-184
结合"许平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合理结构设计与使用性能研究"介绍了路面构造深度、路面抗滑值及路面摩擦系数的测试及数据评定方法,分析了路面抗滑值与路面纵向摩擦系数之间的相关性,并根据检测成果对许平南高速公路路面抗滑性特点及形成此特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路面状况指数是评价道路情况的标准,主要包括路面平整度、路面车辙、路面破损等参数,而现在它的测量还大都依据人工判定.本文提出了基于基准面的路面车辙指数测量算法与基于图像处理的路面破损参数检测算法,并开发了检测多种路面状况的软件,实现了道路状态的全自动检测.实例证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实现路线状况的全自动检测,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对于公路路面自动检测中"病害"的智能识别方法及其主要特征的提取问题,提出了适合于在公路路面图像中进行预处理并分割"病害"提取其特征的技术方案;综合多种技术对路面灰度图像进行适当的预处理;采用各种阈值分割法对裂缝类"病害"进行预分割对比;利用图像细化和剪枝处理等技术准确地统计"病害"的面积和长度等特征。整个软件系统易于操作,实现对公路路面图像的预处理、图像分割和相关的特征计算。可望应用于对公路路面病害进行自动检测,为公路管理和养护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于类似的图像处理任务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1~9月,江苏镇江华晨华通路面机械有限公司路面铣刨机销量继续居国内同行业之首,销量比上年同期净增38台。"华  相似文献   

11.
在根据建设要求进行道路"白改黑"的大中修整治工程项目中,时常遇到现状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良好,结构强度满足要求的情况,此时按道路养护技术规范、规程无法判定该道路是否应采用"白改黑"整治方案。为了在此类项目设计中提高采用"白改黑"整治方案的合理性,通过工程实践,提出了在路面状况分析与评价中选择性地引入"道路环境指数"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2.
陈小庭  区仕权  王端宜  向超 《公路》2011,(5):206-208
雾封层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对于还原老化的沥青结合料、封堵路面微小裂缝和空隙、抑制路面松散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路面在实施雾封层养护后会出现抗滑能力下降的现象,影响雾封层的使用.为此,本研究开发了"轮胎驱动式路面功能加速加载试验系统",并以该系统为基础试验平台,对两种不同雾封层工艺进行加速加载模拟试验,研...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非透水路面易造成地下水位降低、水量分配不均衡、水质恶化、热岛效应等生态和环境问题。为了缓解这一系列问题,"海绵城市"的概念因此产生,即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途径,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而这一概念的实现是采用透水路面。透水路面作为一种新型路面铺装技术,该研究对其路面结构和材料进行介绍,如能成功引用,将积极支撑起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取得显著的环境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以石观路旧路改造的工程实践为例,通过对石观路现状路面病害的调查,针对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各种路面病害的处理方法,提高了机动车的行车舒适度及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沥青混凝土路面耐久性的设计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路面结构的设计角度,即材料的选择、路面结构层的设计,分析了它们对路面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并得出结论——根据各层主要的损坏模式,选择不同的材料。保证路面结构基层和路基的耐久性,是维持路面结构耐久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朱维光  王硕太  岑国平 《路基工程》2011,(1):180-181,184
针对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断板破坏现象,在介绍混凝土路面断板危害的基础上,从材料、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期降低混凝土路面的断板率,实现混凝土路面的"长寿命、低维护"。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现有的"白改黑"公路路面反射裂缝处治提供可借鉴的依据,通过佛开南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实践,介绍了高速公路"白改黑"路面改造过程中针对反射裂缝、刚性基层强度不足的补强措施,其中着重介绍了高聚物注浆技术在路面病害处治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路况评价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加铺层设计的重要工作.实践证明,采用路面雷达检测路面厚度及其脱空情况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手段,介绍了多年来使用路面雷达评价旧混凝土路面质量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希望能为路面雷达的规范使用、获取高质量路况信息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路况评价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加铺层设计的重要工作.实践证明,采用路面雷达检测路面厚度及其脱空情况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手段,介绍了多年来使用路面雷达评价旧混凝土路面质量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希望能为路面雷达的规范使用、获取高质量路况信息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与钻孔取心和挖检相比,地质雷达检测是一种能够连续采样的路面厚度无损检测手段。但是,需要对大量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人工处理费时,且容易出错。因此,以电子表格"Ex-cel"自编程序,统计分析路面厚度的平均值、标准差、代表值、变异系数等,探讨了一种路面厚度检测数据处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