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概述导热油加温系统 ,以其加温速度快、温度易于控制和高效节能等优点在公路工程沥青加温中 ,得到了普遍应用。近几年 ,在导热油加温系统使用过程中 ,因导热油结焦而引起系统热效率降低、加温困难、能耗增加、甚至发生事故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泰安市公路局于 1994年建设安装了一套 DL-40 0 0型导热油加温沥青库 ,前两年设备运行良好 ,年进出库沥青 10 0 0 0余吨 ,1998年发现沥青升温缓慢 ,导热油运行温度提不上去 ,热效率明显降低 ,并且部分导热油管道堵塞。经对导热油化验发现 ,导热油使用前后 ,技术参数发生了…  相似文献   

2.
通过了解导热油的特性,分析导热油结焦的过程和老化原因,提出防止或减少导热油结焦是提高运行效率、运行安全和延长导热油使用寿命的关键。结合理论和实践经验,介绍了导热油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从而达到延长导热油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和安全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李少春 《公路》1990,(6):30-31
YD-132导热油,是一种新型的高温有机载热体,它的主要成分是:长碳链饱合烃,在300℃的高温下进行热传导,它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能、无毒、无味和较高的闪点(见表1),传导温度均匀、导热速度快、安全可靠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热传导介质。采用导热油加温系统改善沥青加温工艺,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沥青熬制是溶解、掺配、脱水、加温沥青各作业工序的总称。在探索沥青熬制的现代化途径过程中,导热油新技术,大有取代明火加温熬制传统工法的潜在能力和独特优势。现就我省在这方面的偿试略谈看法,请共同探讨并给予指导。一、导热油的选择导热油选择的目的在于推广应用这一新技术时,寻求其适应性,经济等方面的最佳条件。导热油做为一种理想载热体(热媒介体)是我国近年开发的新技术。八十年代初期,在  相似文献   

5.
60年代以前,我省的公路以土路为主,60年代之后,随着黑色路面的日益增多,沥青加温设备也逐渐发展起来,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1)柴(煤)地灶明火加热(火管) (2)蒸汽加温 (3)太阳能加热(83年开始) (4)沥青导热油加热设备(85年开始) 用导热油加热沥青的流程  相似文献   

6.
1 导热油加热沥青装置的选择我段于1988年4月开始筹建沥青砼拌和厂,选用 LB-30型沥青砼拌和设备.为了寻找与拌和设备相配套的沥青加温装置,我们先后赴甘肃、咸阳、西安、无锡等地,考察了远红外电热管加热沥青装置、蒸气锅炉加热沥青装置和导热油加热装置.经过反复对比分析,我们认为导热油加热沥青装置与其它装置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即安装简单,能作到当月安装当月使用;一次性投资较低,比蒸气锅炉加热装置低三分  相似文献   

7.
YD 型导热油是近年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成功的一项科研成果,其性能达到了英国石油公司同类产品 T-ranscal—65导热油的水平。由于 YD 型导热油具有无毒、无味、无环境污染、无渗透、对设备无腐蚀、不易结焦及热传导好、热效率高、温度容易控制等优点,所以这项成果自  相似文献   

8.
《公路》1990,(6):32-33
一、前言BL-30型沥青混凝土拌和机拌和仓的供热系统原设计是由一台锅炉提供热汽,而我站根据建厂的实际情况,经考查选用了安全、经济、可靠的QXG-60导热油加温沥青装置。经过分析测算尚有余力提供热源保证拌合机的供热。我们自力更生,大胆科学地进行了设备改造,经反复分析论证,成功地完成了利用导热油加温装置与沥青混凝土拌和机配套应用的试验。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省公路建设中第一套用导热油炉加温沥青的工艺设备,于1989年6月14日在孝感地区应城道路油供应站,经制作、安装、调试,成功地投入生产使用。 这种工艺设备是近年来交通部推广的节能项目,它比蒸汽锅炉供热加温沥青节能60%,且能提高热效,使路用沥青由多次加温周转变为一次性加温达到施工使用的温度。不但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减轻劳动强度,还可确保油质油温、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速度、降低路面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封丘县博源化工有限公司是一个专业从事导热油、高温导热油、合成导热油的研制、开发与生产制造的企业。"博源牌"BD系列高温导热油无毒无味、无环境污染,粘度适中,有利于泵输送,热稳定性好,抗氧化能力强,不易结焦,使用寿命长,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博源化工拥有精密的检测仪器、专业的检测化验人员,免费给用户定期检测油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使用载热体加热炉和导热油加热沥青时,在设计传热系统,选择和使用热油炉、导热油过程中应遵循的技术原则,以防因设计、选型和使用不当而造成经济上的浪费或发生意外事故。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沥青加温罐内的沥青介质受热不均匀和加速率较低的问题,以某大型沥青加工站的沥青加温罐为研究对象,对罐体内的沥青流体建立三维模型,使用FLUENT软件、RNGk-ε湍流模型和多重参考系(MRF)法求解。对比分析了在不同搅拌装置布局下,加温罐内沥青流体的湍流强度与速度,得到了最优的搅拌装置布局方案,使沥青的成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水被加压后,其温度即可升高而不汽化的原理,将水增压作为传热介质加热沥青的新工艺是当前的发展方向.文中分析了中压水加热沥青的可行性,并介绍了工艺设计及主要设备,指出中压水加热沥青比蒸气加温可节约能源25%以上,此导热油方案可节省投资和使用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14.
在西(安)—三(原)、西(安)—临(潼)高速公路路面的修筑中,对沥青的加热及贮存都有较高的技术要求.我们采用英国Parker公司HL2250型导热油加热器系统,它的沥青贮存罐采用盘管式导热油加热方式,圆周及端部均有矿棉保温层,另配有浮球式液位计、加油口、溢流管及进口油管,热油加热器的小时发热量为2423400kJ.  相似文献   

15.
<正>1奥迪A3车电子节气门的结构组成1.1系统组成奥迪A3车电子节气门系统的组成如图1所示,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2奥迪A3车电子节气门主要元件分析2.1加速踏板单元加速踏板单元(图3)通过传感器来确定加速踏板的瞬时位置,并将该信号发送给发动机控制单元。奥迪A3车电子节气门系统为了尽可能保证安全,在加速踏板单元上使用了2个传感器,即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1(G79)和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2(G185),这被称为"冗余系统"(在电控技术上,一条信息出现的次数超过了功能所要求的次数,就叫"冗余")。"冗余系统"在电子节气门系统上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系统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6.
导热油加热工艺在沥青加热系统中具有许多优点,掌握该工艺中热平衡的计算方法对于设计、制造导热油加热设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系统介绍了沥青加热过程中脱桶、脱水、升温三大部分的热平衡计算。  相似文献   

17.
一、防盗系统(一)NATS系统概述NATS系统概述如图1所示。(二)日产防盗系统原理(NATS)1.J31(天籁)采用一种新型的防盗锁止系统,该防盗锁止模块装在BCM中,而以前的车型(A33等)装在ECM中。现在,BCM接收并识别防盗启动信号,如果接收到错误的信号,BCM就通过ECM切断燃油喷射,阻止发动机启动。2.日产天籁防盗(NATS)系统构成示意图如图2所示。汽车维修技师17技术公报止或失败)●确认SELF-DIAGRESULTS(自诊结果)●如果显示了IMMU(防盗锁止模块),就更换IMMU并再次使用CONSULT-II进行C/UINTILAIZATION(控制单元初始化)2…  相似文献   

18.
当今,柴油机仍是最常见、最高效的移动式能源转换设备。尽管如此,它还是受到许多问题的困扰,如喷油嘴的结焦。由于引入更先进的喷油系统和燃用更为多样的燃料(包括生物燃料),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现在的喷孔尺寸比以前更为细小,因此对结焦更为敏感。已有2种经欧盟委员会批准的柴油机结焦试验方法,但还没有公认的适用于大型发动机的结焦试验方法。以大型发动机为基础,采用含锌量为1×10-6的B10生物柴油,在单缸发动机上进行研究,目的是开发一种简单、快速的结焦试验方法。为了与实际应用情况相符,采用1台满足欧5排放标准的高功率发动机,在几个实际负荷工况点进行试验。研究了发动机在各种转速最大负荷点的结焦倾向,在此基础上确立一种重复性好、便捷的单一负荷点6 h试验法,试验中途保温1 h,以产生显著的结焦。用嵌装热电偶的喷油器测得喷嘴平均温度约为255℃。根据试验中测得的功率损耗评价结焦状况,并在流量试验台上予以验证。此时从喷油器上拆下喷嘴,在结焦试验前后单独测量流量,以判断喷嘴结焦产生的影响。由于试验的初始状态极为关键,因而发动机的运转工况十分重要。试验结果显示,发动机在50%负荷状态下运行不会对结焦产生显著影响,并且,整夜保温后功率输出平均升高1.2%,而缩短保温时间对积炭的形成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博世ME7系列发动机管理系统(图1)是带电子节气门的点火和喷油集中控制的发动机管理系统,发动机的进气量不直接由加速踏板来控制,而是由发动机控制单元(ECU)采集分析诸多信号后通过控制节气门开度来精确确定,与早期的M1和M3系统的最大不同在于ME7系统的控制策略是基于转矩控制的,国内使用该系统的主要车型有ME7.5系列的斯柯达、大众、奥迪等大众系列部分车型和ME7.4系列的东风雪铁龙部分车型。下面简要介绍其故障代码的状态、类型、判别方法和故障模式。  相似文献   

20.
潘成一 《公路》2004,(3):79-79
安徽环宇公路沥青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2 0 0 1年从瑞典引进了一套诺贝尔·阿克苏乳化沥青生产装置 (即 SDS、SEP两套系统 ) ,与之相配套的其他设施由国内企业生产 ,其中发油系统使用 SNH2 2 0 0 R46E1 5 YW2 1螺杆泵 ,用导热油循环加热 ,每次发油前须突击加热 1~ 2 h,以软化残存在泵体中的乳化沥青 ,否则该泵的高硬度合金密封环将破裂 (每付环价值 80 0 0余元 ) ;而且泵在发油过程中不能中断 ,若停隔时间较长 ,又要加热。有时一天需多次间隔性发油 ,这样就要反复多次加热 ,不仅使客户不能随到随发 ,而且能耗非常高 ,并且对设备的危害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