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当代历史条件下为自己自觉设定的实践志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改变世界”的理论志趣的实践体现。新哲学观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改变世界”的理论志趣和中国共产党人“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之下所进行的学术探索。  相似文献   

2.
真正面向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必须有明确的"提问方式"。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当首先确立"中国提问方式",以此来逐步形成明确的研究范式和科学合理的问题意识,防范学院化、贵族化、西化的倾向,直接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面向中国人的现实生活。确立"中国提问方式"是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最终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一个重要机制和环节,也是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实践最直接的理论诉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提问方式"的基本原则应该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的内在统一,大胆吸收中国哲学的实践智慧和传统文化的精华,将"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哲学化,坚持中国与世界互为方法的原则,等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因为它正确、真实地反映了客观存在的必然性,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绝对真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是不会过时的,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心愿和本意,实践的观点、创造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只有永远同社会实践相统一的理论才具有永不熄灭的旺感生命力,才能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包含着发展,发展是坚持的继续,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的根本任务.本文简要回顾了党的思想路线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认为我们党只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实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5.
"雨课堂"是由学堂在线平台在清华科技园推出的智慧教学工具,是一种利用新媒体将课前、课上、课后各个环节有机结合的一种全新授课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的基础性课程,将"雨课堂"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能更好地将教师主体转化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有效引导学生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陈毅同志不仅是我党我军卓越的革命家和军事家,也是我党我军重要的政治家与理论家,其早年就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党内较早地提出并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问题,论述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其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与丰富,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自己重要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内在需求性是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教育者首当其冲的任务,是从把握教育规律入手,唤醒和提升受教育者学习的需求性。这一教育的着力点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坚持"三贴近"原则是提升学生学习内在需求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论述的统一性原则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 (以下简略为“七一讲话”) ,坚持统一性的方法论原则 ,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从人与社会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等多方面 ,进行了集中的、系统的论述 ,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培养大众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取向,实现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文章以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学为重要视角,全面剖析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学发展历程及其特征,探索其对于当代人们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挖掘其内在的潜力与价值以及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关联,并创新提出四种有效途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科学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史.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伟大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这一理论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本质要求.因此把握这一理论的实质.对于我们在实践中推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历程的解释性回顾。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回答三个有关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特性的问题,即马克思为什么较少使用"文化"概念,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如何形成,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否有其统一的基础?第二部分,按照历史发展的过程和理论形态的演变,分别讨论马克思的文化观点;第二国际时期科学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包括卢卡奇与"新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转向"和从葛兰西到"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列宁主义的文化理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第三部分探索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若干问题:发展的特点、发展的动力、发展的方式。最后,展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战略发展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现实社会主义实践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现实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根源于它的特殊性,它与马克思经典社会主义形态理论有巨大差距.消除这一差距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制度建设,大力清除封建主义残余.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自然异化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阐明了人与自然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破坏或过度开发自然对人类的危害,资源、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等前瞻性观点,这是我国当代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源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继续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价值诉求,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4.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经验教训的新启示,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注重提高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能力,必须坚决抵制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  相似文献   

15.
威尔逊作为美国文艺批评的知识分子左翼,新一代纽约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在文艺批评中表现出一定的理论倾向,而其批评主要是从美学、道德和社会学方面进行的实践批评。他运用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主张文艺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其发展有着自主性。他的社会历史分析,包括政治研讨,绝不是唯政治型的批评,而是其"文学人生"带有诗情的政治反讽。他往往将历史事件融入其作品中,阐释其中的深刻内涵,并善于使用类比讽刺战争是人贪得无厌的表现。他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在追求平等、自由方面的共同点,描述了法国大革命期间巴贝夫对私有制的痛恨,这一点和卢梭主义较为一致。他还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和乌托邦的关系,尤其对圣西门的社会发展原理进行了深层分析和拓展。另外,他还指出马克思主义绝不是机械的理论教条,而是根据发展的历史环境在不断修正中向前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方法论也需要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6.
维经斯基作为俄共(布)远东局和共产国际派到中国的代表,在共产国际和中国之间架起了联系的桥梁。他在推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国革命的开展、组织建立国共统一战线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尤其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 ,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过程就是理论创新的过程.在实践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根本原因 ,也是总结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历史经验教训的基本结论 ,更是中国共产党迎接新世纪新挑战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人权来源问题上的科学性、人权属性问题上的真实性、人权内容问题上的整体性、人权发展问题上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9.
这次交通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讨会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个是,这次会是在制止动乱、平息暴乱取得决定性胜利不久召开的。在这场政治风波中我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有许多深刻的教训。其中一点,就是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牢固占领思想领域,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我们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同志,认真总结一下过去,研究以后如何搞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重要而现实的问题,然而对此理解却存在着一些争议,特别是在其价值认识上尤为突出。本文依据价值哲学的基本观点,从批评现行的价值概念出发,分析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价值内涵、价值构成、价值意义。通过这些分析,可以使我们真正认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这样既能够帮助人们树立起追求自由的信念和勇气,又能够办人类最终解决个人、社会与自然的矛盾,实现人的价值的自我超越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