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电力机车动车页活邪1222 238科期2如何实现牵引动力的现代化宝一广段电气化铁路运用经验渔谈晶闸管多段相挽桥调压线路的性能分析 和试验研究交流电力机车动车上多段桥式整流电路 的功率因数分析计算和试验结果电压源逆变器一感应电机传动系统的稳 态波形计算关于电力机车辅机系统的几点看法韶山型电力机车辅助电机系统可靠性 分析电传动内燃机车n︸51工迁‘任,口1一Jl东风型内燃机车电气线路耐压试验用 直流津包取代交流电主电路瞬问接地的判断东风型内燃机车电气故阶诊断仪机车电机20 2 28 5939对新型电力机车用牵引电动机的一些 看法4采…  相似文献   

2.
整流器式电力机车特性曲线可以用分析法或图解法求得。由于图解法避免了繁杂的分析计算,所以宜用于近似计算。该法还具有直观、简便的特点。因此本文将讨论用图解法求机车的特性曲线。一、整流装置的外特性整流器式电力机车采用串励牵引电动机驱动时,牵引电动机端电压U_D取决于机车整流装置的外特性和直流回路中的压降。对不可控整流电路:  相似文献   

3.
电力机车模型及其再生制动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SS7型电力机车的数字仿真模型,采用机车牵引特性函数和整流回路的关系计算得出晶闸管导通角α.在建模过程中,将Simulink原有直流电机模块改进为具有双绕组的复励直流电机模型.进而,通过计算和设置相关参数,仿真电力机车在再生制动状态下的动态过程,得到其电机回路的电压电流波形.仿真结果与有关资料一致,表明该研究的模型和方法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4.
针对配属西宁机务段HX_D1C型(高原)电力机车多起牵引变流器直流母排故障,详细分析直流母排故障原因,提出了改进方案,并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了优化效果。该方案装车考核通过后得到全面推广,牵引变流器直流母排未再发生故障。  相似文献   

5.
1概述 TCZ108-2775/925型变流装置是SS7C型电力机车主电路的主要部件之一,它由大功率半导体整流二极管和反向阻断晶闸管及其附件组成.每台机车共有2台变流装置,变流装置的主电路见图1.它由一个全控桥和一个半控桥串联组成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向3台并联工作的牵引电动机电枢绕组与串励绕组供电.  相似文献   

6.
电力机车牵引负荷是牵引供电系统中的主要谐波源之一,谐波含量已经成为电力机车的一个重要电气性能指标。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建立了SS6B型电力机车仿真模型。通过机车牵引控制特性函数与整流电路的关系确定导通角α,采用仿真软件内嵌的编程语言FORTRAN77编程实现了电力机车控制策略。通过对仿真波形与下庄变电所实测波形进行比较,验证了该仿真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他励牵引电动机的电力机车具有较好韵防空转性能以及其他一些优点。但在韶山2型电力机车改用他励牵引电动机的改造期间,在牵引电动机方面发现一个新的问题:他励与串励相比,电机的换向性能显著变差了。  相似文献   

8.
内容简介采用他励牵引电动机的电力机车具有较好的防空转性能以及其他一些优点。但在韶山2型机车改用他励牵引电动机的改造期间,在牵引电动机方面发现一个新的问题:他励与串励相比,电机的换向性能显著变差了。而有关介绍他励时脉流电机换向的文献十分缺乏。因此对此问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研究此问题不仅系他励(或复励)脉流牵引电动机改善换向所必须,而且也有助于对不同励磁方式的电力机车进行全面比较。为此我们对韶山2型机车的ZQ—800牵引电动机,分别在串励和他励工况下进行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9.
电力机车牵引电机负荷特性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电力机车的负荷构成特性,认为电力机车的负荷特性主要由牵引电机的特性决定.推导了串励牵引电机电枢电路的微分方程,利用总体测辨法,得到了影响牵引电机运行特性的典型参数,仿真结果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从而为研究电力机车的负荷特性及电气化铁路负荷的综合负荷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问与答     
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电传动及控制系统是由柴油机-主发电机组、整流装置、逆变器、牵引电机及微机网络控制系统构成。主发电机发出的三相交流电经整流装置转换成中间直流电压,供给逆 变器-牵引电机环节。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是由四象限变流器、逆变器、牵引电机以及微机网络控制系统构成。四象限变流器将电网经变压器后的单相交流电变换成中间直流电压,供给逆变器牵引电机环节。交流传动内燃、电力机车电传动系统主要区别:(1)内燃机车中间直流电压是与柴油机转速相关的可变值,该电压通过调节主发电机励磁电流 而产生;而电力机车中间直流电压是恒定的。  相似文献   

11.
电力机车整流器可能发生内部短路故障(一臂击穿)及外部短路故障(整流器直流侧短路)。为了正确地设计整流器及其保护装置,必须掌握这些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硅整流器电力机车多采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水银整流器电力机车多采用单相全波整流电路(中点抽头式中抽式整流电路)。当水银整流器电力机车改造为硅整流器电力机车时(例如韶山  相似文献   

12.
水冷系统是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牵引变流器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因其结构复杂,很难采用经验公式和理论计算进行准确的分析,而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整个水冷系统进行仿真时需面临计算精度与计算机资源巨大的问题。通过运用FLUENT软件先对水冷系统管道内冷却介质的流动情况进行分析,再以计算得到的各水冷散热器入口平均流速为输入参数,然后对逆变模块和整流模块的水冷散热器温升情况进行研究,得到水冷系统的散热性能仿真结果。仿真方法的可行性和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得到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可为牵引变流器水冷系统的热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有问必答     
电力机车分为哪几种类型电力机车是从接触网上获取电能的,接触网供给电力机车的电流有直流和交流两种。由于电流制不同,所用的电力机车也不一样,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直—直流电力机车采用直流制供电时,牵引变电所内设有整流装置,它将三相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后,再送到接触网上。因此,电力机车可直接从接触网上取得直流电供给直流牵引电机使用,简化了机车上的设备。但直流供电制接触网的电压低,接触导线粗,要消耗大量的有色金属。而且由于电压低,牵引变电所距离近,加大了建设投资。交—直流电力机车在交流制中,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工频(5…  相似文献   

14.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稳态短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直流系统的短路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与交流系统有关,又要对整流电路进行分析,同时还要兼顾直流供电网络的供电模式,以往都是采用仿真计算。采用解析法分析直流供电系统稳态短路计算,引用戴维南电路定理,建立直流牵引供电回路等效电路,分析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及十二脉波整流电路外特性,对其进行线性化处理;并给出不同系统短路容量时直流母线稳态短路计算结果报表,用以作为其他轨道交通工程供电系统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研制的“直流牵引电动机试验过程测控系统(以下简称测控系统)”已用于ZQDR-410牵引电动机的出厂及型式试验中,该测控系统对原牵引电动机试验主、控电路作了必要的改进,在试验现场采用微机系统来实现。它不仅具有八十年代中期用DJS-130计算机的牵引电动机试验数据在线分析装置可以进行数据采集处理的功能,还增加了许多试验过程的自动控制能力。主要特点①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的实时多任务测  相似文献   

16.
以深圳地铁1500 V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供电站整流变压器系统的电路结构,论述了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和控制策略.重点介绍了PWM整流器的控制系统原理和整流器的并联电路、错时矢量凋制技术的应用,最后给出了仿真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电力机车通风系统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利用数值仿真计算和传统经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交流传动快速客运电力机车通风系统(重点对牵引电机通风系统和机械间微正压控制)进行了设计计算。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优化建议,并将计算数据与试验验证数据进行比较,得出设计数据的修正系数。结果表明,采用Fluent软件既可以优化通风系统的设计,又可以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试验费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MATLAB/SIMULINK的SS3B型电力机车仿真模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MATLAB平台上的仿真软件SIMULINK建立了SS3B型电力机车的数字仿真模型,在仿真模型中比较准确地模拟了直流电机的反电势,利用机车牵特性函数与整流回路的关系对导通角α进行了计算,得到电力机车交流侧电流;利用MATLAB提供的FFT函数对电流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电力机车注入牵引网的基波和各次谐波电流,通过仿真结果分析,可以得出此仿真模型具有正确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直流牵引供电网络故障分析对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整流机组,采用多段折线的外特性模型,使用变化理想电压源、内阻的戴维南等效电路模拟,并通过迭代的方法确定短路时的工作区间.建立了包括杂散电流收集网在内的供电系统仿真模型,可较准确地仿真短路时各整流机组负荷以及接触网、钢轨与杂散电流收集网电位等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扼要介绍了陪试机他励的直流串励牵引电动机试验法的电量及能量关系,解决了这种试验台的调节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