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君 《上海汽车》2003,(10):42-43
汽车的安全性现在已经成了人们谈论和购买汽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各国针对汽车安全的法律法规也越来越多,而且,现在新车上的安全配置也是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2.
朱华 《城市车辆》2009,(1):48-50
随着汽车在普通家庭的不断普及,车辆事故和因车祸伤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汽车的安全性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汽车的安全性能分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被动安全只是在发生事故时起保护作用,而主动安全系统则事先防范以避免事故的发生。汽车的主动安全性因其定位于防患于未然,所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受到汽车厂商和消费者的重视。为满足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要求日益增加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汽车主动安全装置上。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汽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而我国的道路交通状况较为复杂,发生交通事故在所难免,因此汽车的安全性能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汽车安全主要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文章首先介绍了汽车安全的发展情况,简要说明了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者的关系。针对目前汽车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者发展的特点进行论述,并对未来汽车安全性的研究特点和研究方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世界汽车》2004,(6):64-65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以及汽车车速的逐渐提高,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汽车零部件的安全性能直接关系到整车的安全性能。 在天津汽车检测中心,安全试验室的任山主任向本刊记者详细介绍了该试验  相似文献   

5.
在人们的印象中,汽车风挡玻璃往往只是起到挡风遮雨的作用,风挡玻璃所起到的安全作用往往会被人们所忽视。风挡玻璃的安装质量至关重要,但是其重要性一直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1.风挡玻璃的作用随着汽车的设计时速越来越高,人们对汽车安全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在选购汽车时,人们往往会选择带有安全气囊的汽车,而且安全气囊已经成为很多汽车的标准装备。但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汽车变得越来越"聪明",人们可以用这种交通工具来做越来越多的事情。未来的汽车已不仅仅是一个代步工具,而是一个能提供多种出行服务的移动空间。过去收音机几乎是汽车上唯一的娱乐功能,现如今听歌、导航、语音交互等功能已成为很多人心目中汽车上理所当然的标配。以前驾驶者是车辆唯一的控制者,如今驾驶辅助系统和主动安全系统的加入让人们越来越享受这种更安全轻松的出行体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汽车的期待会比现在更多。"开放"和"互联"是未来出行解决方案的关键词,如果汽车始终作为  相似文献   

7.
随着汽车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人们对汽车内饰件的环保安全性能越来越重视。文章综述了汽车内饰件环保安全性能的指标,对比分析了世界主要汽车生产企业改善汽车内饰件环保安全性能的措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由2002年底的0.9辆,增加到2011年底的18.6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2年国内乘用车共销售1549.52万辆,同比增长7.07%。数据表明,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幅增加,汽车消费快速进入家庭,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驾驶者呆在车上的时间正越来越长,  相似文献   

8.
周虎 《驾驶园》2008,(5):100-101
能看、能说、还能救人性偮的汽车正变成一种现实.而随着人们花在车里的时间越来越多,汽车安全性的好与坏显得越来越重要.<福布斯>近日发表了一篇评论,对当前汽车高科技安全技术进行了分析与点评,并评出了"未来十大焦点汽车安全技术".……  相似文献   

9.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经济水平,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具备购买汽车的经济条件,这也使得汽车的使用数量越来越多,同时也提高了人们日常出行的便利性。不过,汽车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也会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故障问题,在汽车中埋下安全隐患,影响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因此,开展汽车维修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中汽车电器作为汽车整个运行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影响汽车的安全行驶,这就需要采用合适的维修方法,同时还要注意维修中存在问题,确保维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田军 《汽车维修》2008,(11):6-6
随着汽车越来越普及,人们对安全驾驶问题也越来越关注。科研人员正在致力于开发各种提高汽车驾驶安全性的高科技技术,如智能监测系统、绿波段技术等,它们将为汽车增加更多的安全系数,让驾车变得更轻松、更舒适。  相似文献   

11.
正互联汽车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于互联汽车乃至自动驾驶汽车所持有的态度也日渐开放,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将目光投注于此。日前,数字平台安全公司爱迪德发布《互联汽车调查报告》的全球及中国市场调查结果,诠释其在互联汽车领域的技术布局。互联汽车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于互联汽车乃至自动驾驶汽车所持有的态度也日渐开放,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将目光投注于此。就在近期,数字平台安全公司爱迪德开展全球调查,并发布全球首份《互联汽车调查报告》,为业内呈现较为详细的消费者互联汽车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12.
芦荣 《时代汽车》2018,(2):123-124
目前ABS系统已成为现代汽车主动安全标配之一,人们在选购汽车时对汽车安全性、稳定性已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意在对汽车ABS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论述。科学合理的分析ABS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为车辆的安全制动提供保障。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3.
谢晓鹏 《汽车运用》2006,(12):21-21
汽车的安全性是汽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性能之一,尤其是随着汽车数量日益增多、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不断延伸,车速愈来愈高,汽车交通事故随之增多,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巨额的经济损失,而且导致了诸多社会问题,使道路交通事故成了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正因为如此,汽车安全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引起各国政府有关部门和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的高度重视。现有汽车安全技术的局限性由于现代汽车安全技术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细,人们正不断研究和开发各种新型的汽车主动安全系统和被动安全装置。这些技术和装备虽然缓解了安全方面的一些危机,…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通过某座椅行李箱冲击试验失效原因进行分析,借助CAE分析手段确认了无模具投入、行之有效的低成本改进方案,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改进方案的可行性,为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座椅行李箱冲击设计提供一个设计参考。随着汽车工业发展,人们对汽车安全越来越重视;汽车座椅作为重要的安全件,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关座椅的法规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  相似文献   

15.
张明  果青 《汽车运用》2004,(2):44-44
随着国内、外汽车工业和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轿车普及率越来越高,行驶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出行变得快捷、方便,但同时道路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事故中的死亡人数呈逐年增多趋势。人们在感慨“车祸猛于虎”的事实之余,对汽车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轿车安全带和安全气  相似文献   

16.
刘传贺 《时代汽车》2022,(4):193-195
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社会各界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关注度也随之越来越高.所以,加强高速公路行车安全驾驶技术分析研究的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驾驶技术控制措施,才能从根本上促进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水平的有效提升.文章主要是就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17.
汽车作为现代人们出行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汽车维修技术可以保障汽车安全运行,进而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而电子诊断技术作为现代维修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在现代化汽车维修中,使得其受到越来越多汽车维修人员的关注和重视。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电子诊断在汽车维修技术中应用的必要性,进一步分析电子诊断在现代化汽车维修技术中的应用特征及具体应用,希望发挥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价值来提高汽车维修技术水平,确保汽车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苏祥慧 《客车技术》1993,(2):11-12,20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的年生产量和保有量都在急剧地增加。近年来车辆行驶速度的提高,交通事故也逐年增加,据美国和日本的交通事故统计资料表明,80年代以来,交通事故逐年增加。汽车行驶的安全问题,就越来越尖锐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人们对汽车安全性及安全技术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汽车作为代步工具;而汽车电子技术关乎着汽车运行安全、稳定,与人们生命安全有着密切联系。因此,进行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分析有利于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延长汽车使用年限。接下来,笔者结合学习经验与资料搜集,就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04款新车逐步进入经销商展示厅,明年的汽车新技术也逐渐呈现在人们的面前。2004年款新车装备了越来越多的先进科技,体现了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动态。就目前已知的而言,04年新车技术呈现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信息通讯技术进一步推向市场,带有更多配置和更多服务功能的车内通讯系统在越来越多的量产车上使用。第二,安全技术不断更新、升级,使得驾驶汽车变得越来越安全。第三,车内储存空间加大,随着人们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在汽车上,整车生产商正在寻找更多的空间和方式来储存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