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正经过44个月的艰苦奋战,成贵客专铁盔山隧道在贵州省黔西县顺利贯通。这标志着成贵客专全线183个隧道全部如期贯通,该铁路的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铁盔山隧道全长5 227 m,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为全线13座重点隧道之一。该隧道所经之处,围岩坚硬、地质松软、涌水严重,与此同时,隧道距离当地村民饮水源较近,被列为全线具有极高风险的隧道。该隧道建设者积极开展科技攻关,运用地表袖阀管注浆加固地层的施工方案,解决了隧道高风险浅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8月22日,我国高铁最大溶洞隧道——成贵铁路玉京山隧道完成铺轨任务,为年底按期开通运营打下了坚实基础。成贵铁路云贵段玉京山隧道全长6 306 m,是一条集瓦斯突出、大溶洞、软弱围岩、特大涌水等复杂地质条件于一体的隧道,也是成贵高铁全线一级高风险隧道。2016年7月23日,玉京山隧道横洞工区发现了巨型岩溶大厅。经国内专家多次现场探勘,一致认为该溶洞为中国高铁建设史上体量最大、地质水文最复杂、处理难度最大的溶洞,这也成为了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成贵铁路将军山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地表下沉、拱顶下沉、周边收敛多项式回归进行了跟踪量测,分析了隧道滑坡的滑动速度、变形阶段,结合降雨和施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动态调整了施工方案,及时采取有效技术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4.
<正>成贵铁路全线6个一级管理风险隧道之一的7 130 m大方隧道近日顺利贯通。该隧道位于成贵铁路大方至黔西区间,设计为双线,地质复杂,施工过程穿越岩溶、断层破碎带及矿窑矿碴多种不良地质带,时常遭遇大型溶洞、涌水、突泥的风险。特别是隧道进口段3 030 m和平行导洞2 025 m,下穿杭瑞高速和大  相似文献   

5.
以成贵铁路某隧道工程D4K463+497充填溶洞地质勘察为例,通过补充地质调查测绘和钻探查清溶洞的工程地质条件以及现场水文观测,结合施工图勘察结果综合分析溶洞的水文地质条件,为确定溶洞的工程处理方案提供依据,同时提出了工程处理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6.
叶堃  丁浩江 《路基工程》2014,(2):210-212
对成贵铁路玉京山隧道岩溶管道水发育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调查,根据岩溶管道水补给、径流和排泄的调查分析,论证了岩溶管道水径流发育高程和线路高程的关系,对隧道施工可能遇到的岩溶问题提出了针对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隧道建设》2014,(3):268-268
<正>2014年3月4日,由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南广铁路北岭山隧道顺利贯通,至此,南广铁路黎塘西至肇庆段隧道工程全部贯通。据了解,它也是南广铁路线上最后一座贯通的隧道,它的贯通,为今年底南广铁路全线开通运行奠定了基础。北岭山隧道入口位于端州区睦岗街道兰龙社区,出口位于鼎湖区桂城街道水坑一社区,沿北岭山山脉横贯北岭山、鸡笼山和鼎湖山。隧道全长12 438 m,净高9.2 m,净宽12.82 m,设计为单洞双轨隧道,是南广铁路全线最长的一座隧道,也是施工难度最大的  相似文献   

8.
成贵铁路控制性工程之一的金沙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近日开工建设。该桥全长1874.9m,是国内首座“公路在下、铁路在上”公铁两用大桥。  相似文献   

9.
刘洪洲 《公路》2003,(5):142-146
南京市龙潭港疏港一级公路在栖霞山铁路隧道北侧呈近距离平行延伸,挖方路基距离铁路隧道的最小净距仅为11.9m,按相关规范推算现有铁路隧道宽9m,高8.5m。为了确保施工期间沪宁铁路栖霞山隧道的正常运营,必须对设计路线给予正确合理的分析评估,以保证设计方案合理、参数取舍可行,最终对路堑的施工方法、施工方案提出了工程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6):173-173
被喻为精伊霍铁路建设中的卡脖子工程——精伊霍铁路北天山越岭隧道,5月31日顺利贯通。北天山越岭隧道为精伊霍铁路越岭主隧道,全长16310m,洞身穿越伊犁盆地和准葛尔盆地的分水岭——婆罗科努山。隧道于2004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11.
段青龙 《路基工程》2010,(2):201-203
在对库车县铜厂水库和库俄隧道所处场地的地层特征、地质构造及库水渗透速度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评价水库蓄水后对隧道工程的影响,并为其隧道洞身的防护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叙毕铁路斑竹林隧道穿越云贵高原北部扬子准地台滇东台褶带,受多次构造运动的叠加影响,地质构造复杂。通过工程地质调绘,结合既有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隧区三大构造体系成生及复合关系,并重点研究各构造体系所属的褶皱、断裂发育特征,基本查明了隧区的地质构造,为隧道勘察工作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3.
崔建宏 《路基工程》2015,(1):141-146
六沾铁路复线乌蒙山一号隧道工程穿越梅花山主脉,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结合地质调绘、物探、钻探、水文地质试验及室内试验资料,论述隧道通过的地层富水性、蓄水构造、水文地质单元,以及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采用降水渗入法和地下水动力学法对隧道涌水量进行预测和评价,提出了隧道可能发生涌突水危险性的段落及相应的对策建议,供隧道防、排水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才业 《路基工程》2013,(5):185-190
以贵广高铁上寨隧道岩溶工程地质特征及隧道结构加强措施为例,对采用大管棚支护穿越坍方地段、堆积物充填大型溶洞段等软弱破碎围岩施工方法和旋喷桩对岩溶发育地段隧道底部进行加固处理的施工技术进行介绍。由于岩溶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施工过程中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并根据围岩地质条件进行动态设计,可有效降低施工安全风险及隧道结构安全风险;大管棚结合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是穿越坍方地段、堆积物充填大型溶洞段的有效手段;且隧道底部较大较深溶洞采用旋喷柱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在建成都至贵阳铁路庙埂隧道进口长浅埋段,地表分布两个村庄。隧道开挖发生地下水渗漏,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了破坏,致使地表井泉点干枯或水量减少,直接影响约680人的生产生活用水。为此,通过对庙埂隧道进口段大范围的水文地质调查,包括地下水含水岩组、补径排特征分析,并收集了施工段洞内及地表漏水现状资料,分析漏、失水原因,并提出“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处理原则,采用洞内径向注浆结合超前周边注浆措施,达到堵水的效果,缓慢恢复了地下水环境。  相似文献   

16.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在田坝岭隧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在超前地质预报过程中,隧道施工中应采取以正洞地质素描为基础,以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为手段,并结合水平超前探孔的隧道综合预报法,才能实现对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地质预报。该法为贵阳-广州铁路控制性工程田坝岭隧道的快速掘进、支护措施的提前准备以及灾害事故的有效预防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和信息。实践证明,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可有效提高预报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7.
为客观有效地预报前方不良地质情况,准确地指导隧道施工,介绍了用于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不良地质预报的岩溶洞穴HSP探测技术,并以渝怀铁路甘溪沟隧道DK278+658溶洞为例进行的探测与分析,说明其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这一技术的应用对隧道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的选择,确保隧道的安全、快速施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东  赵平  崔建宏 《路基工程》2013,(6):182-186
贵昆铁路六沾复线三联隧道施工中,在玄武岩与煤系地层不整合接触带附近发生围岩大变形。结合地质勘察、施工揭示、施工支护衬砌及开裂变形特征,全面分析围岩地质环境、地层工程特性,结构受力特性及施工方法、技术措施的适应性,找出支护结构变形的原因,并在隧道开挖过程中进行进一步的试验,从而提出针对性工程处治措施,实施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较常用且预测准确性较高的预测手段是采用地质雷达对开挖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情况进行预测。以广大双线铁路下庄1号隧道为例,通过现场的数据采集以及后期的数据优化处理,可以生成地质雷达图像来较直观地预测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预测结果与现场开挖验证情况较为吻合,表明通过地质雷达数据点的优化处理提高了对开挖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进行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