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信息广角     
近期,国家发改委公示了一批未在规定期限内(2005年12底)进行二阶段排放补项的轻便摩托车车型。截至2006年2月22日公示期结束,发改委将按其《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有关管理规定,在近期《公告》中撤消这批产品。为满足《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对轻便摩托车第二阶段排放限值的要求,国家发改委去年组织列入《公告》的轻便摩托车产品进行了二阶段排放补项。据悉,有67家摩托车生产企业产品列入了公示名单,其中不乏行  相似文献   

2.
为了让广大读者能及时了解我国汽车新产品上市情况。本刊编辑部今后将及时刊登国家发改委的新产品公告 根据原国家经贸委《关于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管理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经贸产业(2001)471号)、《摩托车生产准入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令第43号)等有关规定,现将经审查批准的汽车、摩托车和农用运输车生产企业及产品、获得摩托车生产准入的企业(第六十批)予以发布。  相似文献   

3.
忻文 《汽车与配件》2004,(29):42-44
为了让广大读者能及时了解我国汽车新产品上市情况,本刊编辑部今后将及时刊登国家发改委的新产品公告 根据原国家经贸委《关于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管理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经贸产业[2001]471号)、《摩托车生产准入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令第43号)等有关规定,现将经审查批准的汽车、摩托车和农用运输车生产企业及产品、获得摩托车生产准入的企业(第七十批)予以发布。  相似文献   

4.
黎明 《运输车辆》2009,(5):38-39
2009年4月15日,财政部、工信那《关于印发第一批汽车摩托车下乡生产企业名单及产品目录的通知》(财建[2009]153号),公布了已签订协议的汽车摩托车生产企业名单及其产品目录。《通知》说,根据5月10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7部委《关于印发(汽车摩托车下乡实施方案)的通知》(财建[2009]104号)和工信部公布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  相似文献   

5.
<正>1月14日,工信部印发了《关于电动摩托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称,为实施电动摩托车相关国家标准,规范电动摩托车生产,根据《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和《摩托车生产准入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工信部决定对电动摩托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实施准入管理。  相似文献   

6.
2006年1月5日,国家商务部等5部委公布了《关于规范摩托车产品出口秩序的通知》,对摩托车出口实行资质认证,以加强管理,规范秩序。5部委在《通知》中要求,3月1日起,出口摩托车的企业和产品必须获得国家发改委的公告;摩托车生产企业上一年度整车出口额不少于50万美元或国内市场销售不少于3万辆:出口经营企业必须获得摩托车生产企业的授权才能出口摩托车。为了防止用零部件到国外组装摩托车,还首次把全地形车(ATV)、发动机和车架也纳入出口管理。摩托车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有关部门凭《出口企业目录》发放摩托车和全地形车整车出口许可证,未列入  相似文献   

7.
信息广角     
《摩托车信息》2006,(7):59-60
国家发改委日前起草了《摩托车生产企业新车注册登记免检实施办法》,并于3月15日后择日发布,以鼓励摩托车生产企业产销符合国家安全、环保、节能、防盗等技术标准的产品。该《办法》要求,通过摩托车生产准入条件全项审查并获得国家发改委公告的企业可以申请新车注册登记免检,同时还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产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技术标准及行业管理规定;二是企业具备并保持摩托车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三是所有产品在批量生产时能持续、  相似文献   

8.
准入制度强化电动摩托车行业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月14日,工信部印发了《关于电动摩托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称,为实施电动摩托车相关国家标准,规范电动摩托车生产,根据《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和《摩托车生产准入管理办法》的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让广大读者能及时了解我国汽车新产品上市情况,本刊编辑部今后将及时刊登国家发改委的新产品公告 根据原国家经贸委《关于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管理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经贸产业[200]471号)等有关规定,现将经审查批准的汽车、摩托车和农用运输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第六十八批)予以发布。  相似文献   

10.
信息广角     
2005年11月底,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车辆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对车辆生产企业的新建条件审查、生产准入考核、企业更名迁址等管理方式作了部分调整。《通知》规定:新建车辆生产企业和原有企业增加新品种或新建生产线均需进行现场生产条件审查,并分别由国家发改委及省级车辆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汽丰、摩托车等企业的生产准入考核由发改委组织,省级部门协助;企业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由省级部门进行现场检查考核,专家组组长由发改委选派;将分别成立国家、省级  相似文献   

11.
《摩托车技术》2007,(2):14-15
2006年对我国摩托车行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发生了许多重量级事件,对行业今后的发展与走势将产生深远的影响。1 2006年1月5日,国家商务部等5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摩托车产品出口秩序的通知》,对摩托车产品出口实行资质认定,以加强管理,规范秩序。5部委在《通知》中要求,2006年3月1日后,出口摩托车的企业和产品必须获得国家发改委的公告;摩托车生产企业上一年度整车出口额不少于50万美元或国内市场销售不少于3万  相似文献   

12.
《运输车辆》2012,(19):18-19
5部委:汽车遇重大质量问题取消出口资格 近日,商务部、工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汽车和摩托车产品出Pl秩序的通知》。 根据《通知》要求,未来我国出口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为:汽车、摩托车生产企业应列入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具备有效的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低速汽车生产企业应列入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等条件。  相似文献   

13.
2006年7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出《关于完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产业[2006]1532号),决定对《公告》管理流程进行适当调整,加强生产一致性管理。《通知》说,此举是为加强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申报管理,提高《公告  相似文献   

14.
蔡媛 《摩托车信息》2007,(21):60-62
2007年3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最新的汽车行业标准QC/T62-2007--中国《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减震器》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5.
信息专递     
《商用汽车》2012,(19):18-26
政策法规与地方动态5部委:汽车遇重大质量问题取消出口资格近日,商务部、工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汽车和摩托车产品出口秩序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未来我国出口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为:汽车、摩托车生产企业应列入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具备有效的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低速汽车生产企业应列入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等条件。  相似文献   

16.
吴机 《摩托车信息》2005,(14):12-13
本刊讯7月1日大限临近,摩托车国2标准即将实施,国家有关部门掀起进一步的国2标准热.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在摩托车生产企业中开展‘排放二阶段'要求生产一致性自查自律工作的通知>,决定自2005年7月1日起,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内摩托车产品(轻便摩托车除外)开展"排放二阶段"要求生产一致性自查自律和监督检查工作,并要求各企业呈交自查报告.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底,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为抑制专用汽车产能过剩的问题,对五种专用车产品以及生产这五种专用车的新企业采取了限制措施。《通知》发布后,国内很多专用车企业十分关心自己的产品是否在被限制之列,也有一些企业煞费苦心地设法使自己生产的被限产品能够进入《公告》。  相似文献   

18.
2007年7月1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摩托车生产企业新车注册登记免予安全技术检验实施办法》,并从发布之日起实施. 为了鼓励摩托车生产企业持续、稳定地生产、销售符合国家安全、环保、节能、防盗等技术标准要求的摩托车产品,简化车辆注册登记手续,减轻用户负担,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特制定了本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9.
根据原国家经贸委《关于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管理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经贸产业[2001]471号)、《摩托车生产准入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令第43号)等有关规定,现将经审查批准的汽车、摩托车和农用运输车生产企业及产品、获得摩托车生产准入的企业(第八十八批)予以发布。附件: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八十八批)2005年1月19日  相似文献   

20.
《摩托车技术》2011,(1):27-27
据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摩托车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摩托车分标委)摩标秘(2010)10号《关于下达2010年度汽车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的通知》,“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车轮制动圈》和《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车轮缓冲块(套)》2项行业标准已获得工信部批准,标准完成年限是201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