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轮毂式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毂式电动汽车是直接将电机安装在车轮轮毂内的新型电动汽车。轮毂式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就在于对轮边电机的控制,特别是转向时的差速控制。文中介绍了轮毂式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转向电子差速控制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3.
4.
介绍轮毂式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及结构特点,说明了轮毂式电动汽车的转向控制模型,并对其动力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研究表明,轮毂式电动汽车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传统电动汽车。 相似文献
5.
6.
7.
双电机独立驱动方式的电动汽车,由于电机的特性,在不需要转向角信号的条件下,通过由于驱动轮转速的不同,使驱动电机的电流不同,从而引起了驱动轮的不同滑转率的分析,提出了在低速时,通过滑转率的不同而进行调节,实现电子差速的自调节功能;在高速区,由于工作在限流状态,使驱动转矩基本相同,实现了电子差速的自调节功能。由于控制器有限流作用,限制了单电机的输出力矩,使单电机不足以驱动整车,双电机的共同驱动,实现电子差速的自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双电机独立驱动方式的电动汽车,由于电机的特性,在不需要转向角信号的条件下,通过由于驱动轮转速的不同,使驱动电机的电流不同,从而引起了驱动轮的不同滑转率的分析,提出了在低速时,通过滑转率的不同而进行调节,实现电子差速的自调节功能;在高速区,由于工作在限流状态,使驱动转矩基本相同,实现了电子差速的自调节功能。由于控制器有限流作用,限制了单电机的输出力矩,使单电机不足以驱动整车,双电机的共同驱动.实现电子差速的自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轮毂电机相较于传统电机,具有响应速度快、能量转化率高等优点。为了保证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使用轮毂电机驱动的汽车去掉了变速器等机械结构。本文使用仿真MATLAB软件建立动力学模型来进行汽车的差速研究。并且使用CARSIM软件进行汽车参数的建模,使得到的实验结果尽可能准确。然后使用PID调节器控制电流,其中采用电磁力矩方程和电压方程。车辆动力学模型分两步建立,电动车相关参数输入软件进行建模。采用电子差速控制和直接横摆控制两种控制方式。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控制方式在低速下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双电机独立驱动电动车电子差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双电机独立驱动电动车电子差速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ACKERMANN汽车转向模型和电机的特性及双电机独立驱动的特点,提出了以2个驱动轮的相对滑转率(6)为控制变量进行调速控制的方法,并确定了6的临界值,在6≤2%时,采用自适应调节的电子差速模式,实现电子差速功能;在占〉2%时,采用闭环有差反馈式调压系统调节,使占≤2%,实现电子差速的自调节功能。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此电子差速控制策略能够保证电动车在直线和转向行驶达到差速目的,并能以最佳的驱动力行驶。 相似文献
15.
新的轮式驱动电动车电子差速控制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提出了一种用于轮式驱动电动车的电子差速控制算法,将转弯时转矩分配计算和基于车轮滑移率的开关控制相结合,对车辆左右驱动轮输入不同的转矩,同时根据轮胎偏转角的变化率确定目标滑移率。仿真研究证明,与采用机械差速器相比,新的电子差速控制系统鲁棒性好,车辆的驾驶更安全平稳,并能获得更优异的转向性能和更快的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在蓬勃发展,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文章介绍了中国纯电动乘用车政策,同时阐述了各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和拟出台的《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标准。指出目前我国电动乘用车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国家和地方政府鼓励政策力度不够,许多问题仍然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今后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研制功能完善的新能源汽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