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动力电池框在整车试验中的疲劳开裂问题,分析开裂原因,进行设计改进,并对改进后的结构进行台架快速试验验证。文章通过仿真,在常规的试验载荷谱压缩基础上,制定载荷谱强化系数,从而得到一种不依赖于经验的振动台架耐久载荷谱制定方法。结果表明:动力电池框原始方案疲劳仿真开裂部位与道路试验开裂部位一致;疲劳仿真开裂寿命与整车试验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新方案改进效果明显,寿命满足耐久性要求;动力电池框改进方案疲劳仿真寿命与台架试验结果相吻合。结果表明,所采用的仿真制定振动台架耐久载荷谱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
扭转梁后桥开发过程中,须按照从整车技术要求分解出的零部件技术规范进行设计,并借助CAE优化技术对零部件各性能进行优化。本文主要针对某型扭转梁后桥侧向力耐久疲劳和减振器力耐久疲劳工况进行优化分析,结构优化后耐久疲劳寿命提高。实物样件台架验证结果与优化仿真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乘用车早期台架试验及整车道路试验中出现的前副车架钣金开裂问题,基于CAE模拟台架试验对前副车架的强度进行分析,并对副车架进行了结构优化,通过仿真分析结果确定了最终的结构优化方案,并经过了多轮台架试验及整车道路耐久试验的验证,合理解决了前副车架的钣金开裂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某牵引车车架在台架试验中出现的纵梁局部孔位处开裂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台架试验以及仿真分析结果,提出优化方案。首先根据有限元理论以及台架试验的边界条件建立了车架台架的有限元模型,并且对台架试验运行过程进行静强度分析,经过电测对标确认了模型的精度。然后根据疲劳分析理论、材料的疲劳试验结果,在FEMFAT软件中建立相应的材料参数以及载荷谱,进行疲劳仿真分析,对台架试验出现的开裂情况进行了复现。针对开裂故障提出工艺优化办法,在后续台架试验中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5.
以某燃料电池车电堆支架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维设计软件CATIA设计电堆支架3D几何模型,运用仿真软件HyperWorks建立电堆支架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了支架结构强度和疲劳寿命。针对不满足设计目标的方案进行了优化,使其满足设计需求,并通过了实车耐久测试和燃料电池系统台架耐久测试验证~([1])。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某开发车型中的后减振器噪声问题,基于理论和仿真分析噪声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优化方案,最后通过台架验证证明优化方案的有效性。首先,对某车型的噪声问题逐步确认为内部减振器油液与内部阀系之间流固耦合导致的噪声。其次,采用ADINA建立结构以及流固耦合仿真模型,对不同的振幅、频率、节流阀开口数量、面积以及减振器上下腔压差等情况进行仿真,研究不同组合因素对阀系流体压强变化的影响。然后,制作相应减振器样件,搭建台架进行相应噪声分析,得出最终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2.0 T 汽油机张紧器壳体断裂问题,借助电镜和零部件试验法进行原因分析;通过有限元疲劳分析方法,采用两步加载的方式,完成了张紧器的仿真模型。对张紧器过渡圆角进行优化,成功解决附件张紧器断裂问题,优化后的张紧器可顺利通过台架和整车耐久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车型整车道路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后减振器上支座失效问题,通过查看分析故障件的失效状态,结合应用Abaqus软件进行CAE仿真分析,确定了其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整车运动过程中,上支座衬套的橡胶凸台的应力太大。对此提出了改进的设计方案,通过台架试验和整车道路试验的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后减振器上支座解决了耐久失效问题,同时经整车NVH和操稳性能评价后确认改进方案未对整车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某增压柴油机缸盖排气道侧水套在台架耐久试验中发生多起开裂失效现象的原因,应用FEA-CFD耦合方法对缸盖进行温度场、应力、高周疲劳强度分析。通过仿真找出缸盖结构薄弱区域。温度场计算结果和火力面温度测量结果一致。经过分析,确认开裂区域应力水平过高、安全系数不足是导致缸盖失效的根本原因。对开裂区域结构进行优化,降低其应力水平,提高缸盖的疲劳安全系数,优化后的缸盖通过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车型控制臂衬套整车耐久路试失效问题,通过分析路谱载荷,以提高衬套抵抗大扭矩变形为目标,重新定义与之相应的试验条件,并对衬套刚度和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的衬套通过了新试验条件的台架验证,并通过整车耐久路试验证。台架试验和整车耐久路试结果表明,通过分析路谱载荷重新定义的试验条件合理,衬套经优化设计满足整车耐久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后处理结构对尿素结晶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了混合器与系统管路两个方面的优化措施。通过计算机仿真计算与分析,得出最佳方案,并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进行验证,以达到在不做其它优化的条件下,完全消除尿素结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考虑到冲压成型对零件厚度和残余应变的影响,通过冲压成型计算得到零件在冲压过程中的厚度分布和残余应变。将冲压计算结果反应到有限元计算模型中,根据台架实验的栽荷,进行零件的耐久性分析。比较了两种设计并与两种设计的台架耐久性试验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3.
车身台架疲劳强度试验方案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胡玉梅  陶丽芳  邓兆祥  王攀  冯刚 《汽车工程》2006,28(3):300-303,228
综合运用多体动力学、有限元结构强度和疲劳寿命预测等计算机仿真技术,预测了汽车车身在台架疲劳强度试验载荷作用下各点的应力分布,对车身高应力区域进行了疲劳寿命估计,为实际试验中应变片贴片的布置提供了指导。经试验验证,计算机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该研究对车身台架疲劳强度试验方案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有限元法,采用ABAQUS软件,对某商用车后桥系统进行了CAE强度分析,超载30%工况强度分析、扭转耐久、垂直弯曲耐久、转弯弯曲台架三工况CAE疲劳耐久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后桥系统强度和耐久性能满足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控制网络传输时滞影响下测功机加载控制算法。首先,针对一款前驱电动汽车,建立车辆与台架动力学动态耦合模型和服从均匀分布的随机网络诱导延时数学模型。其次,为改善测功机网络控制系统负载模拟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控制结构的随机网络诱导延时补偿算法;接着通过系统增广将随机系统跟踪控制问题转化为鲁棒镇定问题,并分析系统H∞性能,通过非线性优化问题得到系统控制增益。最后,进行了防抱死制动控制台架测试的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大幅提升测功机负载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16.
熊昊翔  任辉  翁远林 《隧道建设》2019,39(2):281-286
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口岸暗挖段采用255 m曲线管幕+冻结法施工,采用5台阶14部开挖方法穿越富水软弱地层及拱北口岸敏感区域。为解决该工法下大断面开挖及多工序交叉作业施工的施工组织及安全问题,从现场管理角度出发介绍5台阶14部开挖法的施工方案,通过现场施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并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部分台阶断面划分、导洞施工顺序安排、工作面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开挖方案和施工组织优化思路以及增设斜坡道的比选方案,监测结果表明: 施工组织调整及优化是切实可行的,能够确保拱北隧道按期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17.
王东芳  高志强 《汽车电器》2020,(2):41-42,44
为优化某车型空调系统性能,本文通过环境模拟试验、系统台架试验、零部件台架试验手段,从鼓风机、蒸发器、膨胀阀匹配等方面提出性能提升方案。改进后的空调系统呼吸点温度在前20min与改进前相比较降低了6~7℃,优化方案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在车门开闭耐久试验过程中,某样车车门出现的焊点疲劳开裂问题,在考虑铰链连接、密封条连接及焊点细化建模的前提下,建立车门开闭耐久仿真有限元模型;根据Miner线性疲劳累计损伤理论,对车门开闭模型进行疲劳仿真分析,找出结构设计的风险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方案,进行仿真疲劳寿命预测,最终通过试验验证了优化方案的有效性。提出了一种针对车门开闭耐久试验中焊点开裂的疲劳分析优化方法,可以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准确地发现问题并快速解决问题,可以缩短开发周期,节省开发费用,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开发了一种基于互馈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测试平台,可应用于采用串联结构的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以及纯电动汽车.介绍了测试平台技术方案以及车辆动态模拟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可真实模拟实际车辆运行工况,满足动力系统匹配开发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