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车身及其外饰件喷涂的颜色主要由油漆供应商通过油漆本身的调整来控制,但涂装工艺参数对最终的颜色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介绍了色差的基本概念,汽车外饰件产品的涂装工艺参数以及这些参数对色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汽车新颜色开发时,设计色板是由研究院确认的色板,用于指导工程颜色的开发。标准色板是指涂装工艺制作的某一油漆颜色色板,作为油漆材料及油漆件颜色控制及评价的参照。标准色板包含A板和B板,A板由油漆供应商实验室提供,用于指导车身及外饰件油漆材料的开发;B板是在车型生产线随线制作的色板,用于指导车身颜色和外饰件颜色的喷涂及检验。文章主要是围绕着B板的制作,提高B板制作合格率展开的研究,并对B板规范管理、减少制作B板的成本也做了详细的解说,避免因B板颜色偏差,造成车身与外饰件颜色匹配后存在色差现象。  相似文献   

3.
乘用车外饰件中,除了车身本体为金属材质外,其余的保险杠、门板、门槛、导流板等各种外饰件,主要为塑料基材,其中汽车用改性聚丙烯(PP)材料的应用最为广泛。由于PP料的油漆附着力远低于金属材料,为了满足油漆性能需求,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欧系汽车如大众、宝马、奔驰等公司,保险杠等外饰件需要在火焰处理后才能喷涂底漆、色漆与清漆,从而确保油漆附着力达标。火焰处理工序如何处理,才能达到效果最优化?文章在这里进行了探讨,确认了燃气空气混合比,处理的速度,火焰与工件的距离等关键因素,从而确保火焰处理效果达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4.
从喷涂工艺、色漆厚度、中涂颜色3个方面研究了曜金金属漆色差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控制曜金金属漆色差的技术方案,使驾驶室整车颜色一致性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刘科  黄国  王平 《专用汽车》2023,(1):15-18
随着市场主流商用车竞品集中升级换代、产品外观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具有节能与视觉效果的低风阻、流线型驾驶室逐步发展成为行业主流。在此过程中,驾驶室装配的外饰件产品结构形状各异、数量显著提升,这些改变对于外饰件工位器具的设计制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形势下工位器具需满足防护效果、存储运输、占地面积、存放便捷、三位一体等方面的要求。据此,通过对比近几代商用车外饰件工位器具发展演变过程,对适宜不同现场类型的外饰件工位器具设计制作提供新的思路,以提升外饰件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6.
漆膜色差是评价汽车面漆涂装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是影响汽车涂装外观质量的重要因素。结合目前国内外饰件漆膜色差的控制特点,重点介绍了色差的概念、测量方法以及如何从5个角度控制汽车外饰件漆膜色差的措施,从而确保整车颜色的均匀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塑料保险杠是轿车的主要外饰件之一,要求具有较好的强度、刚性和装饰性。因此,塑料保险杠的涂层附着力是主要控制指标之一。主要介绍了塑料保险杠喷涂工艺及对涂层附着力的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通过现场试验,分析了不同前处理方案对保险杠涂层附着力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汽车工业飞速发展,人们对汽车色彩的越来越关注,随着大量色彩鲜艳的车辆交付市场,涂装油漆色彩质量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油漆喷涂过程中产生缺陷往往不可避免,如何快速修复交付市场则成为解决该问题的救命稻草。油漆修补最大的问题在于修补色差,修补色差受到修补油漆种类、调漆配比、修补手法、烘烤条件、打磨处理等因素影响,想要出色完成修补任务,上述因素缺一不可。文章主要探讨了市面上常见的红色和蓝色金属漆修补过程中出现的色差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颜色属性、表示方法,分析了汽车油漆色差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汽车油漆色差问题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多品种、多材质的载货汽车车身外饰件混流生产的涂装线水性漆工艺设计。通过梳理外饰件零件种类及尺寸、质量目标确定设计要求,对零件装挂方式、喷涂方式、信息可视化等进行了阐述。通过对水洗前处理及水性漆工艺流程进行实验和测试,开发出酸性清洗工艺更适合于玻璃钢等复合材料的工件脱脂、除尘及与水性漆的配套性。采用合理组挂方式及可视化的生产管理系统可实现自动喷涂工艺。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第二汽车制造厂用PC—64型微机使油漆烘干炉实现定时自动控制的情况。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大多数都有定时控制部分。驾驶室油漆烘干炉定时控制的要求是,每天按预定的时间T。(分为时间长短不同的12段T1~T12)控制通风电机、排风电机、恒温器和调温器等十几台设备,除工厂休息日和节日外,全年不停机,实现无人控制。  相似文献   

12.
<正>1驳口喷涂工艺产生的背景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及消费者对个性化的追求,促使汽车颜色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特点越来越鲜明,由此便导致了维修喷漆中克服色差问题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首先,产地或批次不同、车身材质不同,亦或是主机厂使用了不同品牌的油漆,均可能导致两辆相同颜色代码的汽车在出厂时就存在不同程度的颜色差异。其次,已经修补过的漆面受到油漆种类、油漆稳定性、工艺流程、车间环境、喷涂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也会与原厂漆在颜色一致性上存在区别。因此,将一个固定的配方套用到相同颜色的多辆车进行整板喷涂早已成为过去。但每一辆车都订制一个颜色配方显然也不可取,因为开发一个成熟的配方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及材料成本。基于此背景,驳口喷涂工艺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3.
文章系统分析研究重卡外饰件的轻量化思路,从轻型材料应用、新型工艺应用、结构拓扑优化、集成化设计等方面对外饰件轻量化思路进行分析和探究。重点介绍了玻璃钢件替代材料和外饰件新工艺。文章也介绍了在多年从事轻量化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和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内汽车生产向着大规模、高质量和低成本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手工喷涂已经无法满足大多数整车厂车身涂装的要求,同时提高油漆利用率和减少排放是目前设备供应商和油漆材料供应商的发展方向,因此机器人喷涂技术在整车涂装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论述了油漆喷涂装置的分类及工作原理,并介绍了当前最新的BELL—M静电旋杯+BELL旋杯喷涂技术在汽车涂装领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是汽车工业中常用的非金属材料之一,汽车中的塑料用量已经占到了整个塑料产量的15%(图1所示).尤其是当今社会,对汽车环保化和轻量化的呼声不断高涨,塑料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用量也不断增加. 汽车外饰零件是汽车零部件中应用塑料材料最多的零件系统,主要包括保险杠、后视镜、灯、门把手、进气格栅、天窗等(如图2所示).现代轿车外饰件一般多采用注塑工艺成型,再进行喷漆或皮纹处理.作为喷漆件,为保证与车身颜色及漆面质量的一致,在选材时必须考虑喷涂系统,例如北美车身油漆多采用高温烘烤系统,外饰件选材时应考虑选择可耐高温烘烤的原料;作为皮纹件,在选材时须特别考虑原料的颜色及耐候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客车涂装中车身油漆的色差问题,从油漆成分、涂装工艺、施工环境等方面分析油漆色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汽车外饰件常用涂装方式,以及双头静电高压喷枪(型号Ransburg EMFD-504-YF)、单头喷枪(型号ITW AGMD-514)、高压电旋杯(型号Robobel 625)3种喷涂应用装置的技术参数,描述了双头静电高压喷枪改成高压电旋杯喷涂的过程,分析了使用新型喷涂装置后对涂装质量和生产成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修补后的漆面和原厂漆面是否有色差,是评判汽车漆面修补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虽然汽车漆面修补色差不是什么"高精尖"(高级、精密、尖端)的话题,但要做到修新如新、修旧如旧也绝非易事。下面就来和大家聊聊汽车漆面修补色差产生的原因和最实用的解决技巧。1色差产生的原因车漆的颜色取决于其涂膜内金属颜料颗粒和普通颜料颗粒的排列,而施工条件、喷涂手法、喷涂环境等会对颜色产生很大影响。1.1颜料对色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颜色的和谐均一是汽车产品特别是乘用车外观的主要特性之一,色差则是油漆的一种缺陷。目前,国内汽车业对于色差的控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本文将介绍两大主流色差控制方法,并探讨分析色差产生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外观色差过程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0.
《汽车与配件》2013,(10):11-11
日前,杜尔公司正为大众集团旗下卡车制造商世冠公司分别在瑞典奥斯卡港和巴西圣保罗建设卡车驾驶室喷涂线。瑞典工厂的中涂生产线将采用粉末喷涂,并配有粉末回收系统,这样可以将没有附着在驾驶室的粉末进行收集、处理和再次利用。粉末喷涂由14台杜尔喷涂机器人完成,型号分别为EcoRP L033、EcoRP L133和EcoRP E033。瑞典的生产线可达到20辆/h。杜尔公司为巴西的世冠汽车安装一条配有两台EcoRP E133喷涂机器人的传统湿式面漆生产线。该生产线的设计产量为6辆/h。另外,这两个工厂的承包合同里还包括了粉末和油漆的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