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汽车与配件》2008,(8):15-15
据斯堪尼亚瑞典总部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07年,集团在总销量、总收入、总盈利等各方面表现较之去年均有稳步增长。全球累积销量达到94093辆,增幅达26%;销售额达844.86亿瑞典克朗,同比增长19%;总利润达85.54亿瑞典克朗,同比增长44%。其中,货车市场表现出众,销量高达85939辆,涨幅高达26%。客车市场也有可喜成绩,同比增长26%。斯堪尼亚已成为赢利能力最强的商用车制造商之一。  相似文献   

2.
斯堪尼亚瑞典总部2008年2月20日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07年,集团在总销量、总收入、总盈利等各方面表现较之去年均有稳步增长。全球累积销量达到94,093辆,增幅达26%;销售额达844,86亿瑞典克朗,同比增长19%;总利润达85,54亿瑞典克朗,同比增长44%。其中,卡车市场表现出众,销量高达85,939辆,涨幅高达26%。巴士市场也有可喜成绩,同比增长26%。斯堪尼亚已成为赢利能力最强的商用车制造商之一。  相似文献   

3.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产销快讯显示,2003年全国汽车底盘总销量376808辆,同比增长-9.78%:全国客车底盘共计销售86232台,同比增幅-13.80%。其中大型客车底盘累计销售5100辆,同比增幅2.62%;中型客车底盘累计销售33235辆,同比下跌11.23%;轻型客车底盘累计销售47490辆,同比下滑17.4%。客车底盘同比减少4997辆。与此同时,全国客车累计销量  相似文献   

4.
2004年,在乘用车市场持续低迷中,商用车异军突起,其市场增幅3年来首次超过了乘用车,其中的中卡、重卡市场增速更是分别高达28.79%和44.98%。然而,进入2005年后,商用车市场容量增长的势头大大放缓,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2005年商用车整体销量同比下跌0.75%。其中重卡销量则同比下降33.19%;轻卡销量同比增长11.41%,是近4年来增幅的低点,但在2005年卡车4大类细分车型中增幅是较高的(仅次于微卡)。轻卡近3年的市场增幅持续走低,本通过对2005年轻卡市场的分析,并对2006年轻卡市场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张少华 《汽车情报》2006,(14):22-28
2006年一季度轿车的累计销量接近86万辆,比2005年同期增长66.02%,见图1。其中以中级轿车的销量增长最为迅速,达到了37万辆,同比增幅高达84.21%。其后同比增长较快的是依次是中高级轿车和紧凑型轿车,其同比增幅分别为76.33%和74.56%,累计销量分别达到19.8万辆和14万辆。微型轿车在2006年一季度只增长了21.57%,但其15万辆的累计销量仍然比紧凑型轿车的累计销量高出万余辆。  相似文献   

6.
《汽车杂志》2012,(8):342-342,344
6月,乘用车市场总体稳定。当月需求小幅增长,同比增幅仍然明照;上半年,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超过7%,总体保持逐月提升态势。  相似文献   

7.
风飞 《运输车辆》2012,(15):18-18
东风销售快报显示,2012上半年,东风汽车公司销售汽车163.4万辆,同比增长8.57%,销量继续保持行业第二,销量增幅远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其中,销售乘用车128.7万辆,同比增长17_31%,销售商用车34.7万辆。  相似文献   

8.
《汽车与安全》2009,(8):36-36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梅赛德斯-奔驰2009年上半年在中国大陆地区销量实现了连续6个月高速增长.共销售27,000辆.同比增幅高达50%:其中6月售出5,100多辆.比去年同期增长52%。这一业绩不仅是梅赛德斯-奔驰全球市场的亮点,更遥遥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及豪华车市场竞争对手。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上半年销量总和中.全新一代国产C级轿车以及梅赛德斯.  相似文献   

9.
新闻分析     
《轿车情报》2010,(2):22-22
事件:2009年上海通用汽车销售727631辆,增幅高达58.6%。“通用中国”销量纪录实现大满贯,共计完成1826424辆。同比增长66.9%,连续第五年在中国汽车市场领先。  相似文献   

10.
数据区间:1-3月 1-3月,乘用车销售185.11万辆人,同比增长20.41%,其中,SUV同比增幅最大,达到42.11%轿车销售同比增长22.52%,3月,共销售乘用车70.05万辆,比2月增长43.29%,同比增长23.55%,其中,SUV销量较2月增幅最大,达到53.34%,轿车销售比2月增长44.41%.  相似文献   

11.
《汽车与配件》2008,(15):14
尽管年初天灾肆虐,但是2008年第一季度福特汽车公司的中国销量再度稳步上扬:旗下各品牌产品的总销量达到了90,791台(包括福特、沃尔沃和马自达部分车型,以及捷豹、路虎该季度的销量),同比增幅47%,再度超越行业平均增长水平。福特单一品牌部分,2008年第一季度国产的乘用车总销量达到47,213台,同比增长54%。  相似文献   

12.
商轩 《时代汽车》2010,(4):83-83
2010年1季度长城汽车总销量8.3万辆,综合同比增长112.1%,其中哈弗SUV 3.04万辆,同比增长115.7%,在全国SUV市场中保持了销量冠军;腾翼轿车2.85万辆,同比增长142.4%,风骏皮卡2.37万辆,同比增长81.19%,在皮卡行业中保持了销量第一,此外,1季度长城出口突破万辆。  相似文献   

13.
2008年上半年,福特汽车公司的中国销量继续平稳增长:旗下各品牌产品的总销量达到了172411辆(包括福特、沃尔沃和马自达部分车型的销量),同比增幅21%。福特单一品牌部分,2008年上半年国产的乘用车和商用车总销量达103698辆,同比增长15%。  相似文献   

14.
《汽车杂志》2010,(7):334-335
因受季度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双重影响,5月乘用车销量环比下降6.09%,MPV和交叉型乘用车降幅超过10%;轿车环比下降5.23%。由于上年基数较低的原因,同比继续保持较高增长,其中SUV与MPV的同比增幅更达1.1倍和92.62%,但与4月相比,乘用车同比增幅回落7.4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又到了6月份年中盘点的日子。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乘用车总销量高达308.41万辆,同比增长22.8%。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228.69万辆,同比增长26.8%;多功能乘用车(MPV)销售10.70万辆,同比增长12.9%;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售15.80万辆,同比增长37.6%。  相似文献   

16.
《汽车情报》2005,(27):59-60
据悉,2004~2005会计年度的合并报表显示,日产公司销售收入达到85762亿日元,同比增幅高达15.4%;营业利润8611亿同元,同比增长4.4%;纯利润为5123亿日元,同比增长1.7%。但在这样的形势下,日产公司也隐藏着隐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据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饶达披露:五月以来,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渐入佳境。除了奇瑞销量小有回落外,吉利、比亚迪、华晨等多数自主品牌乘用车的销量都出现大幅增长。其中,仅吉利5月份的销量就高达18565辆,同比增长545%,环比增长7%:华晨销4769辆,环比增长90.53%。据统计,二季度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已由上年的25%增长到30%以上。饶达预计今年全年的自主品牌将超过37%,年增长率可能达到100%。自主研发投入占总产值的比重,欧美是5%,中国已由1%增长到2%,并且在逐步增大。“十一五”末中国汽车出口将超过百万辆,其中乘用车占70%,自主品牌将发挥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杨树  杨柳 《汽车情报》2006,(15):12-12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沈阳中顺轻客销量为74辆,在当年轻客累计总销量近40万辆(含部分准轿车、MPV和轻客底盘)中,其市场份额可以忽略不计;2004年中顺轻客累计销量1085辆,同比增幅为1366%,排名位列26;2005年中顺轻客累计销量为4463辆,同比增幅为312%,排名位列第6;2006年前四个月,中顺轻客累计销量2385辆,同比增幅为8l%,预期2006年中顺轻客的产销量将达到万辆以上,有可能超过东南汽车,而排列第5名。  相似文献   

19.
《公路与汽运》2005,(4):142-142
据对全国73家汽车品牌供应商统计,2005年上半年汽车累计销量204.96万辆,其中载货车59.17万辆,占总销量的28.87%;客车33.14万辆,占总销量的16.17%;轿车106.32万辆,占总销量的51.87%。在上半年轿车销量中:中高级、中级、普通级、微型轿车分别占轿车总量的4.64%、50.73%、32.61%、12.02%;在轿车消费结构中:商务用车占市场份额的21.03%;出租车占市场份额的7.94%;个人消费占市场份额的71.03%。上半年轿车销量排前10位的地区:广东、北京、浙江、山东、江苏、上海、河北、四川、辽宁、河南。  相似文献   

20.
1 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回顾 2006年是中国汽车市场近年来发展最好的年头,其国际地位及影响力提升到新高度。相关统计显示,2006年中国汽车总销量为721.60万辆(位居世界第二),增长率高达25.13%;汽车消费量上升至全球总消费量的11%;汽车销售收入增长大于销量增长,利润增长大于销售收入增长。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总体呈现“三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