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公路》2021,66(10):216-22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3S技术、移动数据终端等前沿科学技术在风景园林行业中应用逐渐广泛,构建城市智慧绿道系统已成为趋势。分析了城市绿道人工化管理存在的弊端及城市数字化应用体系发展的需要,并总结了智慧绿道系统的运行流程、技术框架和应用范围;再以武汉东湖绿道为例,分析了智慧系统在绿道中的具体应用,进而探讨了该智慧绿道系统运行的可行性。旨在通过研究智慧绿道系统的技术框架来推动武汉市绿道网络体系的智慧化发展,同时对其他城市绿道网络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东湖绿道是目前国内最长的5A级城市核心区环湖绿道,它的建成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改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成为武汉打造宜居城市的闪亮名片。结合东湖绿道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详述问题的解决过程,总结绿道工程的设计特点和设计理念,为城市绿道设计提供一些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的进程中,推进绿道体系的建设,对改善首都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显得必要而紧迫。本论文主要对北京市第一条绿道建设的前期咨询过程进行积极探索,完善绿道建设规划和标准,探讨关于绿道建设的前期咨询方法,咨询成果对未来北京市绿道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绿道建设是应对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生态保护、慢行通勤、户外休闲三个主要问题的有效手段。文章通过总结我国城市绿道发展的基础与问题,梳理绿道发展进程与理论成果,提出了三种适合我国城市推广应用的绿道类别,即:生态绿道、慢行绿道和观光绿道,并结合现阶段城市发展现状,为城市化背景下绿道应用提供了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沈阳市绿道规划建设技术导则编制目的进行阐述,同时对导则编制背景和编制难点进行分析,明确了导则编制的指导思想,在绿道慢行道、节点及附属设施等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配置原则和技术要求。提出了三级绿道体系、三级绿道标识体系、三级驿站体系,并把绿道融入城市通勤交通系统,强化多模式换乘,满足建设者、决策者、管理者的相应需求,规范指导沈阳绿道建设,从而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6.
珠江三角洲历经3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乡发展也领先于全国大部分地区。珠江三角洲绿道作为慢行交通的一种,其规划设计与建设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新时代下,为加快广东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旨在通过对绿道中慢行交通的规划设计方法了解与分析,以及结合绿道规划中慢行交通建设的实际效果,试图探寻绿道规划方法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琴  郝琳哲 《公路》2024,(1):212-218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和伴随而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建设低碳城市、倡导绿色出行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绿道慢行系统在规划绿色交通网络、营造低碳生态环境等方面与低碳城市相契合。基于对低碳生态理念的解析,分析了绿道慢行系统的低碳生态设计策略,并以武汉东湖绿道为例,从构建绿道生态网络、连接慢行交通系统、营造舒适慢行空间、建设人性化服务设施、打造智慧游览体验等5个方面对东湖绿道的低碳生态理念进行了诠释,探讨了绿道慢行系统低碳生态设计方法,以期能为绿道慢行系统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据《浙江省省级绿道网规划(2021—2035)》,浙江省将开启全面建设“绿道2.0”行动计划。绿道建设是实现示范性两山转化工程的具体落实,也推进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仙侠湖环湖绿道的上位规划和建设条件展开分析,基于湖山乡的民居村落布局与文旅资源脉络,确定了以休闲旅游结合山地体育赛事为绿道功能定位,提出了串联度假景点的沿库区总体线路及断面分段设计方案,为具有类似基础条件的特色绿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封面工程     
正本期封面工程为武汉市东湖绿道工程,由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武汉市东湖绿道工程包括一期和二期工程。东湖绿道一期工程线路全长28.7 km,包含4个主题绿道(湖中道、湖山道、磨山道、郊野道)、4处门户节点以及8个景观节点。东湖绿道二期工程线路全长73.28 km,包含5条景观绿道(湖城道、湖泽道、湖町道、湖林道及森林道)以及两大门户节点、  相似文献   

10.
合肥政务文化新区匡河绿道的规划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合肥市第一条城市绿道——政务文化新区匡河绿道规划和设计的实例,阐述了城市绿道的概念、功能以及规划思路、设计要点。城市绿道工程是系统工程,游径选择、景观提升、配套服务设施完善需同步考虑。  相似文献   

11.
该文阐述了绿色技术的概念,首次建立绿色道路内涵方程式,明确界定道路建设中绿色技术应涵盖节能、降耗、减排、防灾四方面内容,并详细介绍了绿色道路技术研发及在浦东新区世博配套工程建设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浅析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述城市道路绿化的功能,提出不同道路及绿带的绿化原则、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在充分发挥道路交通功能的前提下,提高植物的生态和观赏效果,创造多姿多彩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区域交通信号协调控制领域中常规网络绿波模型可行域窄或无解的问题,提出了约束可松弛的网络绿波模型。应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构建模型,以所有路段双向绿波带宽加权和最大为优化目标,利用约束松弛方法,将干线约束和网络外圈闭环约束转变为可松弛的不等式约束。模型针对每条路段引入了0~1二元变量,表示路段的绿波是否被打断。通过模型求解,获得网络中必要的松弛路段,并打断相应的路段绿波,去除外圈闭环约束,以扩大可行域并找到最优解。算例对不同控制方案下提出的模型和其他绿波模型的绿波优化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算例显示,当网络各个交叉口采用同一化控制方案时,易于在不打断任何路段绿波的条件下找到最优解。此时,所提出的模型的解和常规网络绿波模型的解等价。当网络各交叉口采取差异化控制方案时,常规网络绿波模型无可行解,Gartner网络绿波模型仅获得非最优的可行解,而所提出的模型能够获得全局最优解。算例中只有1条路段的绿波被打断,而网络的其他路段均获得有效绿波带,且任意相交的干线绿波能够合理协调。算例优化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优于常规网络绿波模型和Gartner网络绿波模型,更适合复杂的城市交通网络信号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
非对称放行方式下的干道双向绿波协调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对称放行和非对称放行两种方式下的双向绿波设计进行比较,针对非对称放行方式的特点,根据绿波协调控制需求,进行独特的搭接相位设计,并在相位差的计算过程中考虑各路段行驶车速和红灯排队车辆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干道绿波协调控制实用设计方案,并通过其在昆明市滇池路上的应用验证了其准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绿色低碳”背景下,“绿色低碳”城市道路的设计方法,首先,从“绿色低碳”的概念内涵出发,探索城市道路全寿命周期内安全、生态、低碳的技术要素;然后,以某城市道路为案例,阐述“绿色低碳”城市道路技术要素的应用技巧和设计手法,为类似项目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林  徐建闽  卢凯 《交通与计算机》2009,27(3):64-67,73
基于最大绿波带的设计理念,利用干道协调控制中的时距分析方法,建立了一种改进的进口单独放行方式下干道双向绿波协调控制数解法。这一算法能够解决干道中存在双周期、三周期交叉口的问题,使得多周期交叉口存在下依然可以进行双向绿波协调控制,扩大了进口单独放行方式下干道双向绿波协调控制数解法的适用范围。最后给出了算例分析,运用微观仿真软件Vissim对通过算法得到的控制方案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这一方法能够显著的改善延误和停车次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绿色、低碳交通是国际发展趋势,是世界范围内发展的共识。国内也正在大力推进绿色交通发展,完善绿色低碳交通体系,打造绿色交通示范工程。北京市修建了昌平回龙观至海淀上地地区自行车专用路工程,道路开通运营后,以其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便捷高效的通勤效率、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迅速成为一条“网红”道路,得到广大市民和国内外舆论的高度认可。在目前国内相关规范标准并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昌平回龙观至海淀上地地区自行车专用路工程实践,对设计要点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和总结。针对自行车专用路设计要点,详细说明了自行车专用路的交通需求分析、线型关键指标的选取、交叉口设计原则、标识指引系统的分级分类以及配套的助力系统、停车设施、休息驿站、监控、广播、计数、求助报警对讲系统的设计思路,尤其是关键线型指标的选取,并对国内外相关规范进行了整理罗列。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公路事业的发展,公众对公路的要求从最初的通达慢慢过渡到要求公路与环境和人文相协调。在公路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会增加环境负荷。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施工物质有50%以上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  相似文献   

19.
目前,随着城市更新工作的开展,旧城区基础设施改造成了这一时期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现状道路缺乏人性化、安全性、绿色性等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只有通过对现状路网节点的精细化改造,才能充分挖掘城市道路的交通潜力,完善城市路网功能,真正实现安全、文明、有序、绿色的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20.
王晓华  于明明  王朝辉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1):118-122,125,12,13
绿色生态型城市道路横断面是基于宜居城市生活的追求和能源危机的必然趋势,然而国内研究只是针对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要素的布置,在评价体系方面尚是一片空白。因此,基于城市道路横断面体现绿色、生态的影响因素,针对交通安全、降噪、空间伸缩、道路绿化、视觉美感、公众满意度、土地利用、建设投资等方面,提出八大指标评价标准;建立基于模糊重构DEA的绿色生态型城市道路横断面的优化模型;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对生态城、中心渔港和西区的典型横断面布置方案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天津滨海新区西区横断面最优,建议生态城横断面机非分隔带加大至4 m。该方法科学可靠,实用性强,可为城市道路横断面提供有效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