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质混合料组成配合比计算是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包括Superpave混合料)、中粒土与粗粒土无机结合料、级配碎石等路面结构层材料配合比设计中用于确定矿料组成比例的重要环节。矿料组成比例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路面结构层材料的质量,并对现场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介绍穷举法计算矿质混合料组成配合比,结合VB2005编程,实现对矿质混合料组成配合比的求解和优化,使其能够满足不同控制参数、不同路面结构层材料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碎石土材料作为路面结构层的探讨与应用,根据碎石土的颗粒组成、强度等技术指标进行试验室内无机结合料配合比试验,分析试验数据确定试验室无机结合料配合比,提出碎石土材料用作低等级公路路面底基层时,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石灰稳定粉土质砂作路面底基层在施工中存在着成型差、压实度不均匀、强度形成缓慢等问题。本文从土质、结构层材料配比、季节因素、施工工艺、工序控制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探索与分析,并从碾压方式、混合料拌和与闷料时间、压实机具结合、养生方法等方面提出提出了相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某一典型路面结构类型为例建立了路面有限元模型,对不同路面结构层间粘结不良条件下的无机结合料稳定层层底拉应力、路床顶面竖向压应变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路面结构层间的粘结性不良将对路面车辙问题、反射裂缝等问题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在日常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加强路面结构层间的粘结处理。  相似文献   

5.
半柔性路面是一种新型路面结构,它是在大空隙沥青混合料中灌入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兼具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二者的优点,能够有效抑制车辙病害的产生,但是,由于灌浆材料高强、早强的特性,使其具有收缩性大的缺点。对不同材料组成(I型、II型)、不同水料比的灌浆材料收缩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干缩试验中,I型灌浆料出现早期膨胀后期收缩现象,0.37水料比收缩数值最小,而II型灌浆料成型后即产生收缩,总收缩量明显高于I型;温缩试验中,两种灌浆料表现出良好的热胀冷缩状态,I型温缩系数整体高于II型,I型灌浆料0.31水料比试件温缩系数高于其他组;从各温度区间温缩系数变化情况来看,10~5℃区间和0~-5℃区间温缩系数较大。  相似文献   

6.
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应用BISAR3.0程序计算分析了CRC+AC型复合式路面层间最大剪应力,得出了不同行车荷载、结构层厚度、材料模量及层间结合状态下,CRC+AC型复合式路面层间最大剪应力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结合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几种检测、验收和技术指标对路面裂缝进行简单的阐述。合理选择混合料的配比,控制细料数量;重视结构层的养护,并及早铺筑上层或进封层以利于减少干缩裂缝。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普遍采用无机结合稳定粒料(土)类为基层的沥青路面,利用Bisar3.0分析这种典型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各结构层层底应力变化情况。得出各结构层应力特点,并根据各结构层材料特性分析应力与路面病害关联性。  相似文献   

9.
以山西省典型路面结构组合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弹性层状体系假设的BISAR软件建立路面结构计算模型,并结合正交试验方法对标准轴载和超载条件下不同结构层厚度和模量的路面结构组合进行受力分析。将路面结构层最大拉应力作为主要力学指标,获得不同组合下最大拉应力值,揭示结构层厚度及模量等参数对沥青路面的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得出不同轴载下的最佳路面结构层厚度和模量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公路新旧路面拼接存在着结构层材料组成不同、性能差异等情况,结合某路面拼接施工实例,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质量控制技术,有效地保证公路新旧路面拼接成一体,保持整体稳定性和路面耐久性。该施工过程的技术实践,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半刚性基层是采用水硬性材料(又称无机结合料)稳定的各种集料和土类,并具有一定强度和厚度的路面基层结构;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一定厚度沥青混合料面层的结构称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具有强度和刚度较高、路面平整度好、噪音低、行车舒适、易于就地取材、施工工  相似文献   

12.
应力吸收结构层沥青混合料是一种沥青含量较高的热拌沥青混合料,具备较好的弯拉变形性能和抗车辙性能,且其拉伸模量与压缩模量(下文简称“拉压模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为研究旧水泥路面加铺中该类材料的拉压模量差异对路面结构的影响,针对其不同拉压模量的本构模型,建立32种路面结构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材料的模量和厚度对路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依据以压缩模量模型计算得到的应力吸收结构层材料的层底拉应变结果进行路面设计偏保守;应力吸收结构层材料拉压模量比的降低,对于减小层底拉应变从而降低材料疲劳引起的开裂风险是有利的;应力吸收结构层的层底拉应变与其厚度呈正相关,两种模量模式下计算得到的应变差与厚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是指对旧沥青路面进行回收处理.并掺加一定比例的新集料、新沥青等.经过常温拌合和摊铺碾压,形成路面结构层的再生技术。它能够充分利用旧路面材料,节约能源和材料.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养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冷再生二灰碎石基层是较新颖的结构形式,在旧路改建工程中有很强的应用前景。由于旧路面受到破坏,平整度差,该结构层的厚度控制在实际施工中是个难点。结合某路面翻修工程实例,阐述通过高程和拌和工艺双重控制,可以使该结构层的厚度指标达到规范要求,不会再出现夹层或结合料含量减少现象。  相似文献   

15.
山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与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高速公路的路面工程量大、涉及因素多,高速公路沿线所处的土壤、水文、气候、交通量等外部条件有着显著的差别,路面结构层构成状况不同,材料品种多、施工水平、施工工艺、管理水平也不尽相同。高速公路开放交通后,路面原先的缺陷就会导致各种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路面早期破坏现象。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试验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同材料结构层,在低温季节施工温度与强度的关系,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不同情况下强度增长,不同的临界温度进行研究,低温季节施工中需要注意采取措施使各结构层达到相应的养护温度。  相似文献   

17.
结合半刚性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案例,介绍了半刚性路面结构层施工,面层施工和结构层现场的监测检验等内容,按上述方法达到半刚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将水泥、碎石、砂和水按一定比例进行配制形成的路面结构层承重结构,也是底基层与路面两层的中间结构,它具有强度高、水稳定性好的优点。由于其结合料为水泥,施工工艺要求较高,而且需要较好的施工管理环境,否则就极易产生早期裂缝。从原材料、施工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提出了综合的防治措施,以保证公路路面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有四种类型: (1)磨耗型车辙。在交通车辆轮胎磨耗和环境条件的综合作用下,路面磨损,面层内集料颗粒逐渐脱落;在冬季路面铺撤防滑料(如:砂)时,磨损型车辙会加速发展。(2)结构型车辙。这类车辙主要是基层等路面结构层或路基强度不足,在交通荷载反复作用下产生向下的永久变形,  相似文献   

20.
路面的疲劳破坏是目前道路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结合荷关高速公路试验路的铺筑实践,从材料的选择、矿料级配的设计以及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提出AC-10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试验证明,在道路基层和面层之间设置AC-10结构层,可有效地提高道路的抗疲劳性能,减少路面的反射裂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