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利用发动机尾气余热对低浓度乙醇进行催化重整,生成一种富含H2、CO等可燃性气体的发动机替代燃料。由于重整反应过程中,温度、流量、乙醇浓度等因素会对重整产物的组分造成影响,使燃料的理论空燃比发生变化,设计了一种低浓度乙醇重整燃料发动机空燃比控制系统,对发动机的空燃比进行实时调节,并在低浓度乙醇重整燃料发动机上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空燃比控制系统基本达到了设计的预期效果,降低了发动机的排气温度,提高了发动机的燃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1排气%净化系统的构成 排气净化系统是由催化净化系统、曲轴箱通风系统、燃料蒸发控制系统三部分构成.催化净化系统的作用是使发动机排出的有害成份进一步降低,它还包括催化器温度控制器、空燃比反馈控制用氧传感器等.曲轴箱通风系统是使由活塞环端隙等处泄漏到曲轴箱的混合气重新进入气缸再次燃烧作功,避免了这些以HC为主的混合气排入大气.燃料蒸发控制系统的作用是用炭罐中的活性炭吸附燃油箱等处产生的有害燃料蒸发气体,并依靠发动机进气系统真空度的作用使其同空气一起被吸入气缸燃烧作功.其系统构成见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天然气掺氢燃料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的影响,在一台电控单缸天然气发动机上开展了体积掺氢比分别为15%、20%和25%的天然气掺氢燃料的试验和过量空气系数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特定发动机工况下,随着掺氢比的增加,缸内最高压力随之增加;NOx排放量增大,而HC、CO排放量降低;有效燃气消耗率降低.试验结果也表明稀燃可以改善发动机的排放性能.  相似文献   

4.
火花点火发动机燃用DME-LPG混合燃料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在火花点火式发动机燃用二甲醚混合燃料与汽油的对比试验,评价了二甲醚混合燃料的不同组分在发动机上的应用特性,分析了由二甲醚、液化石油气和甲醇组成的两种配比的混合燃料发动机的燃料经济性能、动力性能、怠速时的排放性能。结果表明:与燃用900汽油相比,二甲醚混合燃料的抗爆性能好;在燃料供给和点火系统稍作调整后,发动机燃用二甲醚-液化石油气混合燃料在低转速和中等转速时,其功率高于汽油机,在高转速时功率低于汽油机,在全部负荷工况下二甲醚-液化石油气混合燃料消耗率低于汽油;怠速时二甲醚-液化石油气混合燃料HC、CO、NO。排放量比900汽油有显著下降。这说明发动机燃用二甲醚-液化石油气混合燃料基本达到燃用汽油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点火提前角对CNG发动机燃氢怠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点火提前角θi对CNG发动机燃氢怠速性能的影响,在一台天然气发动机上进行了燃氢怠速性能试验.固定转速800 r/min,过量空气系数λ=2,θi从上止点前20℃A到0°CA变化.结果表明:随着θi减小,火焰发展期减小而快速燃烧期增加.当θi>16°CA,大部分燃料在上止点前燃烧,负功增加,指示热效率低;θi=1...  相似文献   

6.
依维柯天然气发动机采用了电脑闭环控制、多点顺序喷射、无分电器分组直接点火和三元催化器后处理系统.在使用三元催化转换器以减少排气污染的发动机上,混合气的空燃比是一项重要指标.混合气的空燃比一旦偏离理论空燃比,三元催化剂对CO、HC和NOx的净化能力将急剧下降.安装在排气管中的氧传感器就是用以检测排气中氧的浓度,并向ECU发出反馈信号,ECU通过此信号,控制喷油器的喷气量和喷气时间,从而将混合气的空燃比控制在理论值附近.氧传感器一旦出现故障,不能对空燃比进行反馈控制,将使发动机燃耗和尾气排放增加,出现怠速不稳等现象.  相似文献   

7.
对捷达电喷发动机在外特性和4 000r/min负荷特性下燃用93#汽油、乙醇汽油(E10,E20)、甲醇汽油(M15,M30)和液化石油气(LPG)时的排放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测试了CO,HC和NOx3种常规污染物.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燃用M30可降低显著降低NOx和HC的排放质量浓度;发动机燃用LPG时,CO的排放质量浓度明显低于其他燃料.  相似文献   

8.
应用CB—566燃烧分析仪测录火花点火发动机燃用不同燃料时的燃烧特性,研究了二甲醚—液化石油气混合燃料对火花点火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并与火花点火发动机燃用汽油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二甲醚—液化石油气混合燃料的燃烧过程与汽油相比,火焰发展角和明显燃烧期长,最高爆发压力高,燃烧变化过程基本相同。试验结果表明二甲醚高辛烷值、高热值调和剂可以显著提高二甲醚混合燃料的抗爆性和热值,使火花点火发动机可以在不改变原机结构的基础上燃用二甲醚混合燃料。  相似文献   

9.
冷却液是保证水冷式发动机正常工作必不可少的工作介质.若发动机过热,就会导致充气效率降低,发动机功率下降;使早燃、爆燃倾向加大,过早损坏零部件;恶化运动件之间的润滑,加剧其磨损等.若发动机过冷,就会导致进入汽缸的混合气品质差,使发动机功率下降,燃料消耗增加;燃烧生成物中的酸性物质腐蚀零部件;未燃的燃料冲刷和稀释运动件表面的润滑油膜,使其磨损加剧.因此了解冷却液的性能特点、掌握冷却液的正确使用方法,对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柴油-二甲醚混合燃料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YC108QC车用柴油机上进行了燃用不同比例的柴油-二甲醚混合燃料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燃用柴油-二甲醚燃料时,动力性与经济性与原机无明显差异,但对改善柴油机的排放有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同时降低NOx和碳烟排放,而且在对燃油系统不改动的情况下,柴油机在静态供油提前角为4°曲轴转角时,燃用二甲醚质量分数为20%的柴油-二甲醚混合燃料,除HC外,其余各项排放均可达到GB19761-1999C欧洲第Ⅰ阶段排放标准,和GB3847-1999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可见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标准.  相似文献   

11.
《柴油机制造工艺设计》是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面向船舶柴油机制造工艺设计及管理岗位。课程组按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标准进行课程建设,对课程进行改革、创新,构建出基于船舶柴油机制造工艺设计与管理过程的课程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以普通直列四缸发动机为基础,设计了发动机台架试验的控制系统。通过试验分析了乙醇与汽油按不同比例混合时对汽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持汽油机参数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乙醇的体积分数的增大,汽油机的动力性提高,燃油消耗量增加,CO和NOx的排放量降低,但乙醇的体积分数大于40%时HC的排放量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在一台改装的单缸气体发动机上进行了缸内直喷低热值气体燃料掺氢燃烧的试验,开展了不同掺氢比例下,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动力和排放及经济性的影响研究.低热值燃料由天然气含量为45%~65%,N2含量为35%,掺氢含量为0-20%的气体组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掺氢比例的增加,发动机动力性呈现先增高后降低趋势,在掺氢10%条件下动力性最好;排放污染物中HC排放增大,NOx排放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掺氢10%条件下排放最多,但CO排放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4.
周永洪 《交通标准化》2011,(12):190-192
石化燃料日益枯竭,开发和使用可再生生物燃料迫在眉睫。通过介绍醇类燃料的性质以及国内外研究使用醇类燃料的现状,分析醇类燃料在摩托车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案,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空气污染、燃油枯竭、能源安全及气候变化的关注给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带来了很多替代品,例如LPG/CPG发动机汽车、蒸汽汽车、涡轮增压汽油机汽车、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及氢燃料电池汽车。其中混合动力汽车在近10年间广受关注且进展迅猛。它能否在与其它类型汽车的长期竞争中保持生命力还是个未知数。在回顾了HEV的发展历史及其优越性的基础上,探讨了HEV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泥和消石灰代替部分矿粉的措施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研究了二者与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的关系,并确定了最佳掺量。结果表明,水泥和消石灰对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均有明显的提高,且随着掺量的增加抗水损害能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鉴于MAN-B&W系列柴油机是当前船机市场的主流, 文中结合MITSUI MAN B&W 6L70MC柴油机故障实例,对该系列柴油机操纵系统因结构组成的异同可能导致的倒车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对比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在汽油中掺混不同比例甲醇时对多点电喷汽油机燃烧放热规律的影响,通过实测示功图,对比分析了各种燃烧特征参数随发动机运行工况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中、低转速时,甲醇/汽油混合燃料发动机的最高燃烧压力和最大压力升高率在中、小负荷时与汽油机基本相同,在大负荷时略高于汽油机;在高转速时混合燃料发动机的最高燃烧压力和最大压力升高率明显高于汽油机;在整个负荷范围内,混合燃料发动机的着火延迟期比汽油机的略长;混合燃料发动机的燃烧持续期在小负荷时比汽油机短,在中、大负荷时与汽油机基本相同;在中、小负荷时,汽油机的最大燃烧放热率和循环变动系数略高于混合燃料发动机,在大负荷时,两者基本相同;发动机转速对燃烧特征参数随掺混比的变化趋势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