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千 《摩托车》2015,(2):80-87
1999年沿青藏公路的雪域摩旅让我第一次踏入西藏土地,西藏独特的风光和神秘的人文文化深深地震撼了我,但当时因同伴患病差点丧命高原,未能完成摩旅计划。多年来,这个遗憾在我心中一直抹不去,也放不下。随着年事增高,我深恐身体再难以适应高原,遂决定按照2009年做出的"沿唐蕃古道进藏西行阿里"摩旅计划,尽早再次摩旅西藏,完成夙愿。2013年8月中旬,我联系了广西柳州摩友李将平。我计划在当年8月26日独自从嘉峪关骑摩托车启程,与老李在西藏自治区东部某地汇合。这次摩旅不仅横贯西藏(从东至西),也独自从最北至最南纵贯西藏。全程约12000km,历时一个多月,是迄今我的摩旅生涯中路程最远、时间最长,也最为艰苦的一次。  相似文献   

2.
<正>9月11日,力帆摩托在重庆总部举行摩旅西藏保障站发布仪式,正式宣布共享川藏、滇藏和青藏3条进藏线路上的35个保障站,并对所有摩旅进藏的车友提供服务。力帆摩通研究院副院长伯勇、摩托车事业部总经理助理吴文友、摩通研究院主设计工程师,以及行业媒体代表出席了发布仪式。力帆为了更全面地介绍摩旅西藏保障计划,组织三路摩旅活动,由3名资深车友骑着KP350分别从川藏、滇藏和青藏3条线摩旅西藏,沿途在保障站点打卡,为广大摩友详细介绍保障站点所提供的各类服务。西藏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被公认为是最具  相似文献   

3.
《摩托车》2021,(3):86-91
不少有西藏情结的摩友可能看过电影《七十七天》,我们都被电影中羌塘无人区绮丽壮美的风光、瞬息万变的气候、恶劣的生存环境、洪荒寂寥的旷野所震撼。我虽曾多次进藏,但每次回来,又会再一次在心底最深处重重烙下西藏印记,总是魂牵梦萦、挥之不散、难以释怀。2020年金秋十月,我又一次启动了"想走就走"的独行摩旅:探秘羌塘。第七次进藏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4.
藏区之夏     
摩旅迷 《摩托车》2014,(2):82-87
如果您读过《摩托车》2012年增刊—《摩旅十年》的话,那您一定会记得那位来自香港的摩旅达人:"摩旅迷"先生。他是香港第一个正规摩托车俱乐部的创始人,自1969年开始接触摩旅的40多年来,他从来没有放弃过摩旅,累计里程早已超过了几十万千米,足迹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已年过花甲的他依然热衷于摩托车旅行,仅仅是在2013年这一年里,他就有9个月都在摩旅!而这一次,他为我们带来的是2012年时一次令他最为印象深刻的云南藏区之旅。  相似文献   

5.
<正>西藏,总让我们无限神往,穿越大半个中国的行程,你能想象到的事,你从未想过的事,在西藏都可能遇到……当然,在这里还有你最不想遇到的事—事故。2018年,进藏路上倒下了20多个车迷,进入2019年至今,又有5人倒下、2人重伤截肢。西藏的路上到底有多险?连经验丰富的救援人员都难逃事故的魔掌—2018年12月27日夜里,高原救援组负责人刀哥在救援遇险车友时被同向失控车辆撞击,导致头部损伤、肋骨骨折、面部皮肤撕裂……安全,是一个永远都不会过时的话题。在摩旅进藏季即将到来之际,本刊联合西藏高原救援组,再次为进藏车迷敲响安全警钟……  相似文献   

6.
《摩托车》2020,(10)
正郭大寨,70后,网名虾壳。出生于河南省永城县豫东平原小村里的郭大寨还在襁褓中时,他的父亲就到了平顶山工作。平顶山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因煤而兴,因煤而建。在郭大寨8岁时,随全家迁到了平顶山,在这里一呆就是40多年。在他乡的这40多年里,他成家立业,还成为摩托圈中影响力很大的车迷—河南省指南针摩托旅负责人,平顶山市卫东区汽摩运动协会会长。这些年来,组织了6届大摩旅,带领车友领略祖国大好河山,本人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摩旅海内外,行程接近20万千米……  相似文献   

7.
《摩托车》2017,(8)
正他是珠三角地区的摩旅狂人,连续去了十次西藏,足迹遍布国内、东南亚、欧洲。他的时间被分成了两部分——工作时间和摩旅时间,家乡和他乡在他生命里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他说,"没骑摩托车去过的地方,不算真正到过……"可是,不论摩旅圈还是车迷圈,他又表现得非常低调,有关摩旅,他的解释是不经意间误入"骑"途,不知不觉"吾入骑途",再也不能自拔。"吾入骑途"正是他的网名,但我们更喜欢取他名字里的一个字,叫他"云哥"。在东莞,他就是摩旅圈中的"带头大哥",尽管这里也是他的"他乡"……  相似文献   

8.
秋之雨     
《摩托车》2017,(2)
正秋之雨,本名王亮亮。歌手、车手、经理人,全国最大的摩旅团队(山西摩旅联盟)创建者,中华自驾网总裁,中国摩博会CIMA骑士评选第一名。三届华北地区最大的摩友聚会"蟒河聚会"的组织者,拥有十几年的摩旅经历,走遍全国……序我初识秋之雨是在论坛上,那时我发了一两个西北摩旅游记,他的跟帖便让我觉得他和别人有所不同。后在江苏盐城大丰的摩托吧十五周年聚会时,有幸线下第一次见了面。那一晚,他富有磁性的声音就像他进门  相似文献   

9.
杜启弘 《摩托车》2015,(4):30-37
对每个痴迷摩旅的车迷来说,春天是一个最值得期待的季节,就像孩童时盼望过年。春天是一年的开始,也是摩旅的发车季,从这个季节开始,多姿多彩的摩旅生活拉开大幕,摩旅爱好者的节日到来了。在上期,我们为车迷们介绍了三处国内较著名的春季观赏油菜花的目的地,得到了读者的好评,有些车迷已拿着杂志开始了寻花之旅。春天里绽放的不只是油菜花,赏花也只是春季摩旅的项目之一。所以,本期的专辑,我们将面向摩旅新手,重点介绍春季摩旅的攻略,顺便为大家呈上几条较有特色的春游线路。  相似文献   

10.
猛虎嗅蔷薇     
卜丽滢 《摩托车》2015,(1):80-85
无明子、长胜、阿国这三名摩旅爱好者,2014年8月31,日从广东茂名出发,挑战新藏线。他们经信宜北上桂林,穿越丝绸之路,途径新疆;最后到达西藏,南下云南返回。此次摩旅骑行历时53天,总里程17000多千米,行经大半个中国。对于远途骑行的摩友而言,装备一款具有超强耐磨、耐刺穿、抓地力强的轮胎是关键。三年来,建大轮胎对茂名摩旅活动鼎力支持,为摩行爱好者提供最好的帮助和为中国摩托车事业贡献力量!你的梦想有多远,建大轮胎就能带你走多远。  相似文献   

11.
追梦人     
《摩托车》2020,(8)
正火炬,70后,福建尤溪县人,既是一名资深摩友,也是一家摩友接待站的经营者。自2009年起,他每年都会去我国西部摩旅,骑行总里程达30万千米。2020年6月3日,他刚结束了一次西部骑行之旅,从云南出发骑行去新疆,中间穿越了西藏、青海、新疆,整整骑行了30天。现在,火炬正艰难行进于南方雨季中的大山里……  相似文献   

12.
Sum 《摩托车信息》2014,(12):24-25
<正>11月14日,第十三届摩博会正式拉开帷幕,其中,由摩信网独家策划举办的"与摩信网一起博起来"主题活动吸引了无数摩友的眼球,成为本届展会外场活动中的一大亮点。当头"博"——在心中摩旅那些事儿下午1点半,来自全国各地的摩迷朋友齐聚一堂,参加由摩信网组织的"梦想之旅"主题分享会。数名机车大咖、摩旅达人均在分享会上发表了自己的骑行感受,包括骑行安全、紧急救助、骑行小故事、骑行感悟等内容。重庆大学在读博士赵宸元,以浪漫唯美的语言,为大家讲述了他对摩旅行走的况味感触;骑行中国之利剑——季健大哥,用自  相似文献   

13.
《摩托车》2017,(12)
正长途摩旅,即一万千米以上的长途摩旅,都需要携带哪些东西?在青藏高原上带啥?进入无人区穿越探险又需要带啥?看你的行包鼓鼓的,给我们看看你都带啥了?这是在十多年的旅途中,众多摩友不断发问、反复追问我的一大主要问题。旅途中,我也见过很多摩友,状态各异,大都做过短暂交流。听其言、观其状、问其详之后,不禁感慨良多。有的摩友是第一次出行,说走就走了,没有一点经验,就连最起码的维修工具都没带;有的摩友第一次进藏,骑的是  相似文献   

14.
正马翰,网名铁血,上海市人,生于1962年8月,属虎的狮子座。自由投资人。生活中的马翰沉稳低调,待人彬彬有礼,给人的印象就是谦谦君子。所以,只看表面,没人会相信马翰是一个资深车迷和狂热的摩旅爱好者。来看看他的旅行经历(小部分为四轮)—4次进藏(疆藏线、滇藏线、青藏线都跑了全  相似文献   

15.
摩旅是张兴明生活的一部分,用他的话说,摩旅生活没有预演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选择方向、风雨兼程,就算路再远又能如何!每前进一步,离目标就更近一步,在摩旅的漫漫征程中,张兴明选择了LF250-P拉风250为坐驾,用时20天,总里程5700公里,从西北到东南"遛马"千里,丰富着他的摩旅人生,也考验着"拉风250"的极限性能。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2020,(7)
正这是一个日趋多元化的世界,形形色色的人,做形形色色的事。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但每个人的旅行都不可能与别人完全相同,包括摩旅。中国最早的摩旅应该从有摩托车的时候就开始了,摩旅群体的迅速扩张则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新千年的第一个十年的中期后进入第一个高潮期。从新千年的第二个十年开始,庞大的摩旅群体则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老七在他乡     
正玩车的兄弟都叫他老七,很少人知道他大名叫史英伟。这个苏鲁接壤地区潘安湖畔拍照喊茄子竖剪刀手、每天嘻嘻哈哈的80后老男人是天生的乐天派,是所属圈子里的一朵奇葩,自然也是好人缘。自由职业的便利,让生性好动的史英伟成为疯狂的摩旅痴迷者,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行走他乡中。本期内容,我们请来了老七,让他为车友们讲一讲他的摩托故事,讲一讲他的摩旅生活……  相似文献   

18.
蒋秋林 《摩托车》2013,(1):86-91
在今年的摩旅文章中,蒋秋林这个名字出现了多次。他是多届环塔拉力赛的摩托车组冠军,是驾驶摩托车穿越罗布泊的最佳向导,也是《穿越地球之耳》中艺高人胆大的"新疆"。他酷爱摩旅、喜欢写作、更热爱生活。不同于他人眼中"摩旅硬汉"的形象,蒋秋林是一位重视自己生命深度和广度的骑士。这一次,离开了荒凉粗犷的罗布泊,来到了秀丽纯美的禾木,他的摩旅又遇到了怎样的奇缘……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进藏,激动,面对神奇圣洁的土地,见到什么就拍什么,恨不能将所见所闻一并带走。但仅用取景器看、用胶片感光,对西藏的认识始终是肤浅的。第二次进藏,感动,总是迟迟不肯按动快门,有时甚至不想拿出相机,只想潜移默化地感受、不知不觉地吸纳。用眼睛去看,用灵魂去体会,开始明白今生或许再去10次,西藏也依然陌生。第三次开车进藏,火车通了,柏油路修好了,而心里却产生了一丝遗憾和失落。担心西藏能否依旧,害怕这片净土会被蜂拥而来的文明逐渐淹没。这次“西游”依然选择穿越艰难的藏北大地,试图再次体味她的苍凉与神秘……  相似文献   

20.
《摩托车》2014,(11)
<正>经过近一年的反复论证和准备,《中国摩旅地图》计划终于启动。为期两年,由南往北数十条著名、非著名线路实地勘察和体验,路况特征、景物特点、风情人文、行走攻略等等,一网打尽。在执行过程中,《中国摩旅地图》"华南篇"、"华中篇"、"华北篇"将陆续出版。在中国摩托界,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出版计划,是一次对中国摩旅线路的梳理和挖掘,是第一部中国摩旅"工具书"……此行是"华南篇"的第一条线路——从4月17日开始,顺着始于东兴的广西沿边公路(又名325省道)西行,从那坡终点进入云南边境,再于29日抵达丽江。在《中国摩旅地图》出版上市之前,我无权"剧透"具体内容,只能代表执行小组,把这两年、数十条线路的执行花絮与车友们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