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9 毫秒
1.
翻开中国海区图,在绵长逶迤的海岸线上,镶嵌着一座座挺拔的灯塔,那闪烁明亮的光芒,在苍茫的黑夜里,串联成一条珍珠般璀璨的航标灯链。说起这条航标灯链,李汶,这位被人称颂为“普罗米修斯”、有着丰富航标技术的高级工程师,神情变得极为专注和凝重,也极为自豪。确实,从初出  相似文献   

2.
《珠江水运》2012,(21):26-28
海难与灯塔说到世界航运发展史,不能不提灯塔。灯塔,就是位于海岸、港口或河道,引导船舶航行或指示危险区的一种固定航标。一般来说,灯塔所在地的水域,往往是航运中复杂相危险之地,这些地方或礁滩众多,或风急浪高,或水道狭隘,或迷离难辨。灯塔以自己的光芒.引领航船冲破危难驶向安全的彼岸。所以,灯塔又有“茫茫大海航船的保护神”之誉。  相似文献   

3.
郭莘 《中国海事》2009,(9):10-10
改革开放初期海员都有深刻体会,中国的航标灯光太暗了,远洋航行回到祖国,心情本来非常好,可是一看到昏暗的航标灯心里总不是滋味。我记得是在1984年首次到英国考察进口灯器。到厂家一看,人家的灯塔、灯器呈矩阵排列、灯光明亮、转速均匀、照距很远。真的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远洋船长出身的钱部长提出了“让中国沿海航标亮起来”的任务。于是,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年年做计划,每年都有灯桩的改造、灯塔的改造兴建。  相似文献   

4.
我是守灯人     
<正>守灯人是干什么的?是守护灯塔的人,也叫航标工。灯塔是除了传统意义的灯塔外,还包括灯标、灯桩,因为岛上还有导航台、AIS基站等,所以,驻岛的守灯人往往一并对它们进行养护,包括保养与维修。两个故乡,两座灯塔我有两个故乡,一个在四川的大竹县,一个在广东的汕头市。一个是生我养我的广袤山区,一个是我驻我守的环海小岛。山里有我魂牵梦绕的父母坟莹,岛上有我日夜守护的德州灯塔。  相似文献   

5.
, 《珠江水运》2012,(21):23-25
我偏爱看到在海洋风景画中出现的一座白色的灯塔建筑,这是第二自然风景人生也是一条航船,在茫茫的生命大海上航行,为了不迷茫,不偏离航道而触礁,它需要灯塔来指引.这正是我偏爱灯塔建筑这种独特符号的深层心理——赵鑫珊  相似文献   

6.
《游艇业》2012,(5):14-14
4月上海游艇展期间,我们团队策划了一期特别大专题(p62《中国游艇界八大“领航者”!》),采访拍摄中国游艇界八位“领航者”。在执行大专题过程中,毫无疑问我们会遇到许多不易,但想把这个大专题做完制好的愿望,犹如夜航中的灯塔,牵引着我们这个经历过大浪淘沙的团队坚韧地往光明处航行。  相似文献   

7.
正到灯塔去,去寻找光明著名作家巴金在他的散文中写道:"漫漫无尽的黑夜,只有海的啸声控制了一切。你禁不住颤栗。忽然,远处隐现出一丝光亮,也许那只是指路的灯塔,可是你会马上恢复勇气,你有勇气战退与黑夜俱来的恐怖,至少你不会航错了方向。"无独有偶,诗人顾城、文学家冰心也偏爱灯塔,中外文人骚客在他们的作品中不断诠释与灯塔的不解之  相似文献   

8.
2002年9月13日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辅机专业学术委员会在上海704研究所成功举办了“船舶辅机设备研讨会”,这是该委员会组织的今年第二次学术活动。会议由主任委员、上海704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富贵根研究员主持,十多个单位的三十多位同行与会。 会上交流的论文有上海704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的八十八岁生日过了已经快两个月了,可是我从来没有坐过远洋轮船,看样子我这一辈子是不会坐远洋轮船了。我只坐过近洋线的船,就是中国沿海这一段,总共有两次吧。第一次是在1925年,我与父母从上海到江苏徐州探亲戚。到徐州后发生了江浙战争,齐燮元和孙传芳两个军阀混战正酣,结果是我们回不去上海了,只得到天津坐海船,绕道回上海。  相似文献   

10.
桑达还是桑那 上海人把浴室称作混堂,以前花几毛钱现在花几元钱就可以“混”进去的。桑那就不能混了,据说价格惊人,95%以上想洗澡的人没享受过桑那。一天,一位中等收入的朋友请我去一个中等的桑那,我想,桑那咱桑不起,就桑这吧,于是跟了去。……  相似文献   

11.
<正>南海海区百年以上历史灯塔13座,见证了中国近百年的衰落与复兴。这些灯塔曾经是列强侵略的开路先锋,如今却是中国"兴海强国"战略的忠诚卫士。当夜幕降临,3300多座航标亮起来,犹如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洒落在美丽南海的碧水蓝天间。矗立其中的63座灯塔,像是穿越黑幕串联成一条条航路,指引着远航的船舶到达彼岸。还有13座超过百年的历史灯塔,见证了近现代中国的荣辱兴衰,现在他们的光芒更加耀  相似文献   

12.
近日,交通运输部决定对中国船级社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调整:孙峰同志任中国船级社副社长;朱恺同志任中国船级社副社长兼总工程师;免去莫鉴辉同志中国船级社副社长兼总工程师职务。孙峰同志此前是中国船级社入级事业部副主任、营运入级处处长;朱恺同志是中国船级社入级事业部副主任、建造入级处处长。莫鉴辉同志己于今年初担任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总经理。  相似文献   

13.
说起航海历史老建筑,我们通常会联想到灯塔。如果说,坐落于青岛标志性景点——奥帆中心的海螺姑娘灯塔是“新派”灯塔,那么历史悠久的老灯塔则要数小青岛灯塔和团岛灯塔了。除了灯塔,年代悠久的电台也是航海文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隐藏在喧嚣热闹的街市身后,中国仅存的百年海岸电台老建筑,低调而隐秘地坐落在青黄海底隧道入口西侧的团岛山上,呈锐角抬起的半坡上,顺着指引路标上行,很容易就“嗅”到老建筑的味道——黑色铁艺大门边,悬挂着“原青岛海岸电台旧址”的门牌,一座黄色矩形老建筑挺立在院中,年代感极强的建筑印象,让人一眼就认出了它的身份。  相似文献   

14.
我从1979年到1989年在部港务监督局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83年,沿海干线公用航标主要由海军管理。1980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海军管理的沿海干线公用航标全部划归交通部管理。在交接航标前,我和郭莘同志作了一个实地考察,从北到南走了四十多天,主要是到海军的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南海舰队进行实地考察,察看了十几座灯塔如花鸟山灯塔等,走访多个导航台。当时条件特别艰苦,经过实地调查研究,我们提出了一个详尽的移交方案,海军将其管理的航标移交给了我们。  相似文献   

15.
<正>"如果你被禁锢在一片网球场大小的岩石上,一困就是一个月,在暴风雨的季节也许更长一点,你会有什么感觉呢?如果你结了婚,你看不到自己的妻子,也不知道自己的儿女情况如何……"英国著名作家伍尔夫在小说《到灯塔去》里这样写道。而对于叶中央来说,这是他41年在孤岛上守护灯塔的全部真实生活。从清朝光绪年间到现在,浙江沿海的叶家五代人,已经在海岛上孤独地守望了百年。  相似文献   

16.
正从1982到2017年,跨了一个世纪,一共35年,相当于人的半辈子。时间如白驹过隙,35年前刚登上牛山岛那愣头青的模样仿佛还在昨天,如今即将退休,离开牛山灯塔,就像要跟一个老朋友告别,不忍将"再见"二字说出口,我只想在心里默默地对它说声:别了,我的牛山,我的灯塔。35年了,岁月涤荡了青春,留下了皱纹,增添了白发,可历经沧桑的牛山灯塔就像一件艺术品,沉淀了更深的历史底蕴。如果说用一个词来形容与牛山灯塔的关系,我觉得最贴切的莫过于"家"。  相似文献   

17.
三代守标人     
<正> 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精神。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对于几代守标人来说,海风海浪侵蚀老去了容貌,却留下了他们耐苦的足迹和绕梁不去的时代精神!——题记从为了国家,到离不开一陈义70多岁的时候他说,俺决不能离开灯塔,要义务为它服务一辈子。80岁时他说,俺不算老,俺还要干它十年二十年呢!1985年8月12日凌晨,硇洲灯塔管  相似文献   

18.
<正>5月30日,由南海航保中心举行的南海灯塔节——北部湾"丝路灯塔·海洋梦"文化活动,在广西北海冠头岭灯塔举行启动仪式。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出席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启动仪式还邀请了驻北海的国家级作家、书法家、画家、摄影家、音乐家以及港航界代表、冠头岭灯塔最后一位守塔人杨世发共65人参加活动。两  相似文献   

19.
刘洋 《珠江水运》2011,(11):81-82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沿海有灯塔5000多座。多数作者都将灯塔形容得过于美好,因为他们看到灯塔多为旅游区的灯塔或油画上的灯塔。我国海岛的灯塔工是鲜为人知的人群,基本有三类,一是职业灯塔工,二是夫妻灯塔工,三是现役军人灯塔工,他们在小岛上一天的经历是:到点起床、升旗、关灯、打扫卫生、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毕生从事于中国航海保障工作的我,对于灯塔有着特殊的深厚情结。而最令我难忘的,就是大连那历史悠久、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充满爱国情怀的著名灯塔——老铁山灯塔。1951年底,为了反封锁、反禁运,恢复北方航标以保证海上航运安全,我随"流星"航标船,从黄海驶入渤海湾,在船上驾驶台惊奇地发现海面上出现一条如同"海宁观潮"时涌潮线一样泾渭分明的海水分界线。这正是大自然赐予黄、渤海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南达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