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在对与LNG船舶靠离泊密切相关的风况和拖船配置等因素进行理论计算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码头及附近水域的气象、潮流潮汐等特征和模拟器操纵等,对新奥LNG码头的靠离泊作业条件进行探讨,以提出确保LNG码头和船舶、水域通航安全的保障措施为确保新奥LNG码头、LNG船舶和水域通航的安全,在对与LNG船舶靠离泊密切相关的风况和拖船配置等因素进行理论计算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码头及附近水域的气象、潮  相似文献   

2.
南通港吕四港区10万t级航道目前正在施工建设,广汇能源LNG分销转运站17.7万m3LNG船拟利用该航道通航进港。由于LNG船舶的特殊性,LNG船舶需配置应急锚地以策安全。本文通过分析吕四10万t级航道条件,提出LNG航道及锚地布置方案并分析研究给出初步结论,对LNG航道设计与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船舶使用液化天然气(LNG)作为动力燃料已成为实现绿色船舶的主要途径。为了实现"十三五"节能减排目标,配套大量LNG的水上加注船是提高LNG水上加注能力和推动LNG动力船舶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正在研制的内河自航200 m~3LNG加注船,不但可以改变LNG传统加注方式,且在节能减排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LNG在航运业的推广应用,是满足国际船舶排放控制要求,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梳理国内外LNG燃料动力船舶和港口LNG加注产业发展现状,介绍不同的LNG加注模式,在对内贸和外贸LNG船舶加注市场需求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分析LNG船舶加注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推动LNG船舶加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日,由中国船舶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自主研发设计的7500 m3 LNG加注船首制船"Avenir Aspi-ration"号在浙江舟山海域顺利完成常规海上航行试验,为接下来的气试和交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500 m3 LNG加注船是继20000 m3 LNG 运输加注船后上船院第二次为Avenir LNG 公司设计研发的船型.该公司由化学品航运巨头Stolt-Nielsen与两家LNG 领域翘楚Hoegh LNG 和Golar LNG 合资组建.  相似文献   

6.
汪伟奎 《珠江水运》2021,(6):99-102
船员仍然是海上航行过程中保证船舶、船上人员和财产安全及防止海洋环境污染的主体。LNG具有易爆、易燃的危险性和低温特性,为船舶航行安全和货物保管增加了很多困难。另外船舶配员随船舶自动化程度日益减少,当前研究LNG船舶船员配置问题更显得迫切。  相似文献   

7.
杨虎  苗科 《船海工程》2013,(6):78-82
分别从成套推进系统的技术可行性、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包括燃料与维修)等角度对17万m3LNG船DFDE配置进行对比分析,寻找最经济的DFDE组合配置方案,即采用3×12V50DF+1×6L50DF方案,该方案在不同工况下LNG自然蒸发量均能满足船舶运营要求,有效减少了船舶运营成本及维修成本,相比其他方案也最经济。  相似文献   

8.
针对以液化天然气(LNG)作为85kDWT双燃料散货船主燃料使用,研究和分析LNG储存舱舱容和船舶续航力的计算方法,得出主燃料为LNG时所配置燃油舱、轻柴油(MGO)舱和LNG舱的舱容最小技术参数,满足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第三阶段和续航力的要求,为设计人员设计类似船舶的LNG储存舱容积计算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为助力LNG清洁燃料的推广应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与中国船级社(CCS)共同研制开发了7 500 m~3 LNG燃料加注船。该船型采用了两个胶囊型的C型罐作为货物围护系统,配置了GCU和再冷凝系统。首部的  相似文献   

10.
徐铁  危强 《船海工程》2014,(2):97-100
分析国内外超大型船舶靠离泊操作时有关拖船功率配置的相关规范和计算方法,根据目前我国沿海LNG接收站所接待的LNG船舶实船和拖船资料,结合实例验证有关拖船功率计算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说明按不同规范和公式计算出的拖船总功率配置上的差别,并给出拖船功率配置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某型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动力拖船实践经验,从燃料储存系统、燃料供应系统、燃料加热系统、燃料透气管路系统、燃料监控系统和燃料安全系统等方面对中小型LNG动力船舶燃料系统进行分析,实现中小型LNG动力船舶燃料系统的灵活配置,可为中小型LNG动力船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动态     
<正>中国内河第一艘LNG船在武汉成功试航2010年8月3日晚,中国内河第一艘液化天然气(LNG)船舶在武汉成功试航,实现了内河航运清洁能源船舶"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修船》2016,(3):5-8
受船舶污染、废气排放以及柴油供应压力等影响,我国发展船用LNG,实现近海与内河航运"绿色环保"已提上了议事日程。2015年,由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枣庄实华新能源有限公司牵头新建的山东省首批2艘内河LNG双燃料动力货船在枣庄市港航管理局的监护下顺利下水,实现了山东省内河航运清洁能源船舶"零"的突破,填补了山东省LNG应用于内河新建船舶领域的空白。针对这2艘LNG示范船进行应用和效益分析,总结发展LNG动力船舶的可行性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技术、能量利用、经济性三个方面对液化天然气(LNG)船舶配置再液化装置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技术方面,具备了成熟的理论和实践应用经验;能量利用方面,以部分再液化装置为例进行论证;经济性方面,与传统的蒸汽轮机进行对比分析。从以上三个方面得出结论,LNG船舶配置再液化装置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5.
楼丹平  杨春华 《船舶》2023,(4):19-27
随着全球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贸易的高速增长以及航运界对碳减排技术的高度关注,LNG船市场需求持续火爆。该文通过介绍LNG船型发展趋势、LNG船液货围护系统、液货操作系统、推进系统、节能减排技术、船舶智能化应用技术和配套技术自主国产化的技术发展趋势,指出LNG船关键技术未来发展的几个重要方向和趋势,旨在为我国LNG船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介绍船舶模拟器的发展现状和背景,建立船舶轮机和货物操作系统的控制逻辑模型和设备运行参数数学模型,通过三维建模和系统仿真模型构建,建立智能化船舶三维情景式操作模拟训练系统,有利于促进国内LNG运输产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黄海波 《船舶》2009,20(1):9-11
从技术、能量利用、经济性三个方面对液化天然气(LNG)船舶配置再液化装置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技术方面其已具备了成熟的理论和实践应用经验;并以部分再液化装置为例论证其在能量利用方面明显的节能效果,且较传统的蒸汽轮机具有优越的经济性;最后得出结论:LNG船舶配置再液化装置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8.
惠来海事处充分发挥党建与监管互融互促作用,凝聚广大党员干部力量,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扭转LNG船舶海事监管"单打独斗"的局面,共同筑牢大型LNG船舶进出港安全防线,以基层党建保障LNG船舶安全,工作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分析探讨LNG运输加注船的作业安全影响因素,设计面向LNG运输加注船的智能作业安全管理系统,应用船舶智能化技术,采用数据、视频等感知手段并进行信息融合,建立作业管理模型,提供安全管理的辅助决策输出,提升LNG加注作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2021年9月3日至9月11日,中国船级社(CCS)大连分社顺利完成全球首艘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VLCC"远瑞洋"轮常规燃油模式下的试航检验工作。"远瑞洋"轮是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为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全球首艘LNG双燃料VLCC。该轮总长约332.6米,型宽60米,型深30.5米,设计吃水20.5米,服务航速15节,载重量约31.8万吨,入CCS单一船级。该轮以LNG为主燃料,辅以燃油,推进系统采用WINGD低压双燃料主机,并配置双燃料发电机和双燃料锅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