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家坪铁路隧道洞内燕尾段反向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艳霞 《隧道建设》2010,30(2):195-198
以新建兰渝铁路(兰州-广元)范家坪隧道标准双线隧道过渡到两分离式隧道燕尾段施工为例,从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效益、施工工期4个方面对施工方案进行比选,重点介绍燕尾段由单线端挑顶反向施工技术,主副门架可变组合式液压台车台架配合小模板进行大跨段二次衬砌施工技术。整合施工资源,创造工作面,以缩短工期,确保安全、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2.
复杂地质燕尾段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相钦 《隧道建设》2007,27(4):74-78
宜万铁路高阳寨隧道长4730m,其中出口端为双线大跨加燕尾段,穿越坡积体、堆积体、岩溶和富水的断裂破碎带等地质复杂地段,通过对该隧道大跨加燕尾段的施工方案制定和实施,介绍在复杂地质地段的大跨隧道的施工技术及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叠合式中墙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洋山隧道在国内首先使用了叠合式中墙(为避免与设计规范复合式中墙相混淆)双连拱隧道结构形式。对于这种新颖的隧道结构,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的合理确定尤为重要,是贯彻设计原则、实现设计意图的关键。详细阐述叠合式中墙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的确定(设计原则和方法,总体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实施(合理确定施工步距、采用控制爆破技术以减少后行隧道施工对先行隧道衬砌及中墙的影响,采取一定措施解决先行隧道的不对称受力问题),同时阐述了施工监测及隧道防排水要点。小洋山隧道的成功实施丰富了山岭隧道的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4.
拍盘分岔式特长隧道土建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晋济高速公路拍盘隧道是分岔式特长隧道。介绍该隧道的工程背景、平纵设计、洞口设计、洞身结构设计、防排水设计、施工方案等,并指出分岔式隧道设计与施工的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5.
岑道勇 《隧道建设》2010,30(3):320-323
高速公路连拱隧道可分为整体式和复合式2种主要结构形式,根据中墙的特点,每种结构又可分为直中墙及曲中墙,共4种形式。文章从连拱隧道中墙的构造、连拱隧道跨度、隧道结构防排水3方面对不同结构形式的连拱隧道进行分析比较,阐述不同结构形式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重点讨论复合式直中墙结构形式连拱隧道在复杂地形及富水地区条件下的优越性。结合工程实例,从设计情况、施工方法及关键部位施工3个方面介绍复合式直中墙连拱隧道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应用及施工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结合连拱隧道设计经验与实施效果,对连拱隧道的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进行探讨,分析不同结构形式连拱隧道的优缺点。对无导洞连拱隧道大跨度设计模型和施工工艺进行分析,运用有限元软件对无导洞施工方案进行了计算分析,为连拱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台湾海峡海底铁路隧道建设方案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王梦恕 《隧道建设》2008,28(5):517-526
从国内外江、河、海底隧道的建设经验出发,根据长隧道及高速铁路隧道的设计、施工经验,论述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采用铁路隧道方案的合理性;给出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的断面形式、断面面积及洞门形式建议方案;提出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选择施工方案要点;介绍了国内江河海底隧道的建设情况;重申审核工程修建好坏的理念,及修建过江、过海隧道比桥梁的优点;最后给出了修建海底水下隧道急需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余晶  程勇  贾瑞华 《公路》2012,(9):244-249
介绍了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工程中控制性工程拱北隧道下穿口岸段隧道结构形式及施工方法的比较过程。根据实际工程调研及设计经验,提出了封闭管幕保护下的浅埋暗挖方案,并对设计施工技术中的难点问题提出了初步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罗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4):25-27,I0003
新燕尾山隧道是重庆市快速路五横线的东延伸,其往东衔接渝黔高速扩能项目,是重庆市主城南部东西向的主要骨架道路,具有重要社会、经济效益。现从大范围的通道走廊进行比选,结合对隧址进行多方案论证,得出了规划燕尾山隧道应作为规划控制预留、新燕尾山隧道应尽快实施的结论,同时论证了新燕尾山隧道合理的线路方案。其成果可供类似山地复杂条件下城市隧道选线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铁8号线永定门外站一木樨园北站区间隧道埋深较深、受地下水影响严重、周围环境复杂,对施工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对明挖法、暗挖法及盾构法3种施工方法进行比选,确定了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机的施工方案,拟定了隧道净空尺寸、对管片结构进行设计及优化。采用MIADS/GTS数值模拟软件对盾构法施工造成的地表及过街通道变形进行验证,计算结果显示地表最大沉降为14.4mm,过街通道最大沉降为5.5mm,满足控制要求。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11.
深圳地铁隧道邻接问题施工力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深圳地铁2号线新建隧道邻接既有地铁隧道工程,利用FLAC3D软件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施工力学行为研究,探讨了施工过程地层应力的变化幅度及影响范围、结构内力及结构安全性,提出了确保新建隧道施工和既有隧道运营安全的措施和建议,为隧道交叉段监控量测系统的设计、施工方案的优化及安全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跨分岔式隧道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强  吴金刚 《隧道建设》2011,31(6):668-677
以深圳市东部过境高速公路莲塘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大跨分岔式隧道结构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通过有限元计算,对"2+2车道"和"2+3车道"分岔的断面形式,连拱段结构设置的必要性,钢支撑的选型以及系统锚杆的布设方案进行分析和对比。主要结论:1)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应尽量选取"2+2车道"的设计形式;2)小净距段隧道受力状态及施工工法前后转换方面均较连拱段有优势,建议取消连拱段;3)大跨分岔式隧道分岔部一般设置在隧道工程地质较好地段,以方便大跨分岔结构的实施,如莲塘隧道将分岔部设置在Ⅲ级围岩段,而对于开挖跨度接近30m的大跨段,初期支护一般应设置钢格栅,此时应优先选用"钢筋格栅+喷锚"的初期支护形式;4)莲塘隧道分岔部位于Ⅲ级围岩段,系统锚杆设计长度以5 m为宜,应于拱部、侧墙均匀布设。  相似文献   

13.
浅埋偏压黄土连拱隧道施工方案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双连拱公路隧道在平面线路、洞口位置的选择上较分离式隧道自由度大,在一些中短隧道建设中,往往采用双连拱隧道结构形式。结合山西省离石黄土连拱公路隧道,进行黄土连拱隧道的关键施工力学问题研究:正洞上下台阶法与侧壁导洞法施工方案比较研究;先左洞(靠山一侧)施工方案和先右洞施工方案的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偏压黄土连拱隧道应采用先开挖靠山一侧的侧壁导洞法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14.
隧道塌方伴随着隧道施工过程而发生,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地质、设计、施工技术、管理决策等因素有关。通过对百花滩3号隧道顶塌方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处理方案及塌方的综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既有轨道交通线路的正常运营,必须严格控制轨道交通线路周围施工对运营线路的影响。以广州市某运营地铁隧道侧方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对深基坑紧邻地铁隧道侧的支护设计、施工方案及地铁隧道变形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需严格控制紧邻地铁隧道侧深基坑的施工,选择合理的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方案对地铁隧道的结构安全至关重要; 2)紧邻地铁隧道侧分段施工,部分区段采用双排桩加直撑的支护形式,在提高支护刚度的同时方便基坑开挖,且施工时预留土台,可有效控制双排桩的变形,降低对地铁隧道的影响; 3)通过变形监测分析,地铁隧道变形满足规范要求,同时能确保基坑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崔炫 《交通科技》2012,(4):66-68
介绍了岩溶的类型及对隧道工程的影响和危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线位避让、岩溶水处理、合理选择隧道衬砌结构、坑道形式等设计建议及安全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17.
结合交通部示范工程——长(春)深(圳)公路平泉(辽冀界)至承德段高速公路工程,从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和隧道衬砌结构的特点、难点出发,探讨隧道环保型设计特点。首先通过调研和隧道使用功能综合分析确定隧道建设标准;然后对分离式、小净距和连拱隧道三种典型的隧道结构型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进行有效的结构型式组合,实现路线选型的自由度和有效地节约土地资源;最后通过优化隧道超前预加固方案实现浅埋偏压段的环保型设计目标。隧道洞门的设计最能直观反映隧道环保型设计的理念,通过洞口地形及结构受力特点确定了明洞式、削竹式和端墙式洞门,并在左、右洞端墙式洞门之间保留山体,确保环境和隧道运营的要求。研究结果对于山区高等级公路隧道环保型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双连拱隧道的中隔墙防排水方法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双连拱隧道中隔墙漏渗水是常见的问题,本文对中隔墙漏渗水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凸顶式中隔墙提出了防排水的改进结构和施工中可以采取的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凹顶式中隔墙结构形式,很好地解决了中隔墙漏渗水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隧道施工是个动态过程,掌子面前方的围岩经常变化。为了配合施工及确保隧道结构的安全稳定,常常会发生隧道设计变更。利用FLAC3D数值计算软件对老庄隧道设计变更进行了计算,以分析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对隧道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双连拱隧道中隔墙漏渗水是常见的问题,本文对中隔墙漏渗水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凸顶式中隔墙提出了防排水的改进结构和施工中可以采取的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凹顶式中隔墙结构形式,很好地解决了中隔墙漏渗水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