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杜拉纤维和膨胀剂配合比及性能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中掺入高强度、低延伸性杜拉纤维后,能够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和早期抗收缩性能;复合掺加杜拉纤维和膨胀剂对抑制混凝土干燥收缩的效果较优,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高强改性聚酯合成纤维和盾铃型钢纤维混合应用,并对混合纤维混凝土抗裂、增强基本性能与基准混凝土试件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纤维混凝土明显改善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提高混凝土抵抗早期收缩裂缝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在恶劣环境下结构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3.
钢纤维混凝土由于自身良好的性能和优势,被广泛运用在公路路面施工中。它能够通过纤维的网状分布使混凝土的性能增强,提高路面的耐磨、抗渗、抗裂等性能。简要介绍了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结构的类型,探讨了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结构侧墙混凝土裂缝问题由来已久,上海地区叠合墙约束较复合墙体系大,现阶段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日趋下降,都导致侧墙开裂风险加剧。在上海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中采用控制收缩并抑制早期水化热的抗裂混凝土,在生产精细化管理控制方面,就原材料质量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和混凝土质量追踪三个方面的控制要点进行分析,提出关键控制要点和控制措施。对混凝土生产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抗裂混凝土生产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上海地区土层软弱,地下水位高,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混凝土结构自重及其压重难以抵抗地下水的浮力。依托上海轨道交通某地下车站工程,通过现场试验的3根抗拔桩,分析了该抗拔桩的荷载–位移曲线特性以及桩身弹性变形特性。结果表明,抗拔桩荷载–位移曲线呈现缓变形,在设计极限荷载下试桩并未破坏;试桩最大上拔位移量主要来源于桩身的弹性变形,桩土之间塑性变形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钢纤维喷混凝土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与普通喷混凝土相比,它显著改善了混凝土的抗拉、抗剪、抗弯、抗磨、抗裂性能,而且可以大大增强断裂韧性和抗冲击性,提高结构的抗疲劳性能和耐久性.由于钢纤维喷混凝土施工简便、施工速度快、工程总造价低,在土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内养护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养护方式,对公路用水泥混凝土性能发展具有不可预知的潜在效果,文章通过抗压强度试验、抗渗性能试验与早期抗裂试验对掺加不同内养护材料的混凝土进行研究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内养护(SAP和轻骨料)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抗裂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且随内养护材料用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力学强度试验发现SAP和轻骨料对混凝土的强度具有劣化作用,随材料用量的增加而劣化效果逐渐严重(尤其是混凝土早期强度)。  相似文献   

8.
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具有很好的抗高温稳定性、耐久性、抗滑性、低温抗裂性能,常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上面层,但其施工工艺比较复杂,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加强重视各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控制。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9.
半刚性路面结构由于其材料特性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反射裂缝,而采用抗裂材料进行反射裂缝防治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为更好地评价抗裂材料性能,文章选取了市面上常用的抗裂贴、土工布和高性能应力吸收膜三种抗裂材料进行室内试验,主要包括拉拔试验、扭剪试验、抗水损试验、疲劳试验以及综合成本比选.结果 表明:抗裂材料能够有效增强结构的力...  相似文献   

10.
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强度高、密实度大的优异材料,文章对其高低温性能展开了研究,以水泥、沥青、纤维三个影响因素设计正交试验,通过对混合料的抗压试验、高温车辙试验、低温抗裂试验得到水泥、沥青、木纤维最佳的设计掺量.试验结果表明:当水泥、沥青、纤维用量分别取3.5%、3.5%、0.4%时,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抗压、抗剪性...  相似文献   

11.
新型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中增加了聚合物乳液和纤维,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相比其内部材料结构发生了改变、配合比设计也相对复杂。本文针对新型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出了原材料要求,并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水灰比、聚灰比(聚合物用量)、乳液种类、纤维掺量对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工作性、力学强度及弯曲韧性的影响。试验表明: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兼有沥青混凝土与水泥混凝土的双重优点,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具有优良的抗折强度与压折比,突出的弯曲韧性,并最终确定了新型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其中聚合物乳液SD623用量为80~90kg/m~3,聚酯纤维1. 632~1. 904 kg/m~3。  相似文献   

12.
广西地区路面水泥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双掺超细矿渣和高效减水剂对路面混凝土耐久性和抗裂性的影响,并将其与硅粉混凝土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选定合适的配合比后,改性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较普通混凝土有所提高,抗塑性开裂能力有明显改善。此外改性混凝土虽然强度和耐磨性较硅粉混凝土低,但抗裂性能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深水试验池超深基坑(Ф5m、深39m)工程的实践,介绍了地下连续墙施工、井内土方开挖、水下封底混凝土、降压井降水、内衬结构回筑等施工技术,提出施工中一些需注意的关键技术问题,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是由细骨料、粗骨料、水泥等材料组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在混凝土基体中掺入纤维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文章主要从静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对目前国内外关于纤维混凝土隧道衬砌力学性能的研究现状展开阐述和分析,在静力学方面主要从纤维掺量、纤维种类、形状、承载力计算方法等方面对其抗压、抗剪以及韧性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动力学方面主要分析研究了纤维混凝土结构的变形破坏机制以及纤维的种类、掺量、尺寸大小等对纤维混凝土的抗震、抗冲击和抗爆三个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纤维后,其抗压、抗剪以及韧性性能都得到明显的提高;在混凝土中加入纤维能够阻止混凝土内部裂纹的产生和发展,改善混凝土在动力响应作用下的结构变形;如何充分发挥纤维混凝土的韧性性能以及确保复杂地质条件下纤维混凝土隧道衬砌结构的安全性是今后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地下埋管多年运行后产生环向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地下埋管轴向抗裂验算方法,对判别已建地下埋管工程是否裂缝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该方法可用于工程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16.
渗漏水为地下结构主要病害,呈现漏点多发、不可预见、治理难等特点,而大多数渗漏水是因结构不规则裂缝造成。对地下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开展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在明挖隧道中设置一定间距的诱导缝并采用反应性橡胶止水带作为止水材料的主动防水方式,通过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优化了诱导缝的设计参数。现场试验表明,上述方法可有效减少地下结构大体积混凝土开裂及渗漏水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通过开口梁三点弯曲试验研究了钢纤维混凝土的裂后塑性行为,选取了裂后线性软化模型作为盾构管片的材料模型,并在内力等效原则下,计算得到了由弹性弯拉残余强度表示的裂后线性软化模型下的塑性轴拉残余强度。通过截面静力平衡方程,引入塑性轴拉残余强度,得到了适用于大、小偏压条件下的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结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完善了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体系。通过管片全尺寸试验验证了材料模型和正截面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试验研究了不同PR/RA改性剂掺量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HMAC)的抗车辙性能,分析了层位、层厚、模量、轴载、温度和荷载次数等因素对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车辙性能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合理的路面层位设置、模量取值范围及路面结构组合,并通过某干线公路试验路段,验证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效果。  相似文献   

19.
侧墙混凝土裂缝是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结构裂缝控制的关键和难点。基于工程监测及理论评估结果,分析了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介绍了侧墙混凝土原材料控制及配合比设计的主要方法;提出通过温度场和膨胀历程的双重调控提高混凝土抗裂性技术。这可为地下工程侧墙混凝土裂缝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某高速公路某标段长隧道沥青路面工程,研究该项目阻燃沥青混凝土各方面的性能.通过三大指标检测、闪燃点检测、氧指数检测以及混合料技术指标检测,对比分析了阻燃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阻燃性能,通过燃烧试验对比了两者的阻燃效果.结果表明:阻燃剂的掺入对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是在阻燃性能上有较大提高,能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