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采用GT-SUITE软件对某乘用车冷却系统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包括建立发动机水套、水泵、节温器、散热器和暖风芯体等部件的仿真模型以及关键部件的参数设定和仿真计算。研究了整车冷却测试工况下冷却系统各组成部件的流动和换热特性,并与整车试验进行对比,对所建立的仿真模型进行验证。针对整车冷却试验中出现的水温偏高问题,通过对冷却系统水侧回路方案的优化分析,给出了解决方案。文章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仿真与试验研究,为整车前期冷却系统的开发积累了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2.
基于GT-Suite软件建立了某重型载货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一维-准三维混合仿真模型,通过对发动机极限工况下出水温度、出水流量等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在此模型基础上对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风扇选型匹配,实现了满足整车冷却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减小了其消耗功率,从而提高了整车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动力总成冷却系统是汽车开发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对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 与可靠性有重大影响。通过对冷却系统及其零部件的优化设计,可以降低发动机进气、发动机出水温 度等重要参数,从而提高整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介绍运用六西格玛设计方法,在前期设计阶段 优化动力总成冷却系统的性能。从识别项目机会开始,定义开发目标,确认工程参数,完成概念设计, 建立仿真模型,优化设计参数,使用正交试验、田口方法等质量工具,使冷却性能满足开发目标并实现 最优化。最后对新开发的冷却系统进行完整的整车环境舱验证,为后续项目开展提供更直接有效的 参考依据。 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纯电动汽车冷却主要以电池冷却、电机及控制器冷却为主,整个冷却系统的冷却功率较小,但需要较为精准的匹配,以减少冷却系统的功耗。本文以某款纯电动卡车为例,根据电机及控制器冷却需求,设计了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完成了散热器、电子风扇、电子水泵等主要零部件的匹配和选型,为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发动机热管理系统试验和仿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模拟发动机在整车中的安装使用条件,如水箱、风扇、发动机在机舱中的布置、附件及管路连接等,搭建发动机热管理系统试验台架。根据热管理仿真分析软件KULI建模的参数输入要求,设计台架试验工况。通过仿真和试验的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利用NEDC驾驶循环模拟整车冷却系统性能以指导热管理系统零部件的选型与匹配。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某款汽车冷却系统的开发原理及方法,分析了发动机冷却系统中重要零部件的匹配计算方法。运用三维软件fluent进行风量仿真分析,并根据发动机原理搭建flowmaster一维仿真模型。在所建的模型中对设计工况点进行仿真计算,并对影响冷却系统部分参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国六重卡开发中使用零部件试验参数,对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KULI仿真计算,模拟出发动机在功率点和扭矩点各个转速下冷却系统的参数;并与整车轮毂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KULI计算数据的可靠性,证明了KULI仿真在重卡开发中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一维仿真模型,包括电堆、空气系统、氢气系统和冷却系统。从空压机选型、电堆运行条件匹配、冷启动和整车经济性四个方面介绍了AMESim仿真软件的应用。仿真结果表明,电堆运行条件对系统零部件选型尤其是空压机影响较大,适当降低进气计量比和进气压力可降低部件功率消耗,提升系统整体效率,PTC水加热器可以大幅缩短燃料电池发动机冷启动时间,减小系统怠速功率可提升整车经济性。应用AMESim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对于燃料电池发动机设计开发具体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燃料电池系统包含电堆、空气子系统、氢气子系统、冷却子系统,涉及零部件众多。因此在研发初期,通过系统仿真的手段建立燃料电池系统模型,对系统开发具有指导作用。本文首先依据零部件的试验结果及特性参数进行零部件虚拟标定,建立精确零部件模型;然后根据系统流程图搭建完整的燃料电池系统仿真模型;最后通过仿真计算,对系统关键输出性能参数进行评估和预测。将仿真结果与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校核,结果表明:模型仿真结果与测试数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最大为4.33%,吻合度较高,验证了此系统仿真模型精度较高,可用于燃料电池系统性能研究,对今后研发燃料电池系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汽车发动机冷却液是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所用的冷却介质。正确了解它的性能及选用,不仅能有效地保证发动机工作温度正常,还可使冷却系统在严寒季节不被损坏,而且能防止使用其它冷却介质给发动机冷却系统带来一些弊端。如果不了解它的性能.盲目甚至错误地选用,不仅不能保证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正常工作,反而会损伤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零部件.造成出乎意料之外的后果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电气化冷却系统发动机冷却精确控制问题,基于发动机台架相关试验数据,利用GT-Suite仿真平台搭建发动机热管理模型,并与整车模型耦合成整车热管理模型;根据该冷却系统的特点,提出基于发动机冷却需求精确控制的热管理控制模型。利用模型在环的方式验证该控制模型的可行性,并针对“电子水泵+温控模块”和“机械水泵+温控模块”两种方案在WLTC和RDE循环工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WLTC循环工况中,电子水泵在暖机阶段前200 s可实现冷却系统零流量,使得缸盖温度上升更快,WLTC循环油耗降低约0.2%;在RDE循环工况中,“电子水泵+温控模块”技术方案中,温控模块开度变化较为稳定,可有效减小发动机水温振荡,并提高温控模块寿命。  相似文献   

12.
文章应用CFD软件STAR CCM+及AMEsim研究了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对机舱热管理的影响,在建立三维整车热管理系统数值模型的同时,建立了发动机冷却系统一维仿真模型。得到了车辆在不同转速和车速下散热器和冷凝器的进风量,分析了不同车速下,发动机冷却风扇转速与冷却模块进风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散热器进风量对发动机冷却液水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车速的提高,风扇转速对散热器进气量的影响逐渐降低。当车速小于60km/h时,风扇转速对散热器进气量的增加有明显的作用;结合车辆开发性能要求,通过一维、三维联合仿真确定了该车辆发动机冷却风扇的合理转速,并且验证了所选风扇转速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介绍了设计发动机冷却系统在整车开发中的重要性,然后应用Kuli软件对一货车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了仿真和设计,包括建立发动机冷却系统中格栅、散热器和机械风扇等部件的仿真模型。以及设置部件的性能参数和仿真计算,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可以为企业开发汽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节能与环保的要求不断提升,车用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满足最大散热需求,还要能够优化分配流量,满足不同冷却系统零部件在不同工况下的需求。文章基于AMESim模型对某款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对不同的发动机出水口的零部件进行匹配校核,找到合适的出水口零件,使发动机冷却系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某增压发动机冷却系统布置原理及水套三维流阻边界,建立匹配该车型的冷却系统一维模型,进行典型工况下的分析,得到系统各支路流量分配情况,并进行冷却系统专项试验,验证仿真精度,评估仿真分析在冷却系统开发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车用发动机冷却系统工作过程与匹配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台车用柴油机的冷却系统进行冷却系统水流和热流分布台架试验,利用流体系统仿真分析软件对整个冷却系统工作循环过程、热平衡状态和冷却系统匹配性能进行仿真计算,并依据试验得到的相关结果验证了计算模型,对影响其冷却性能的一些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最后指出该冷却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7.
以某款车型的发动机冷却性能设计为例,通过理论计算与一维仿真分析得出几种冷却系统匹配方案,并进行实车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8.
电-气串联混合动力客车动力系统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波  张俊智 《汽车技术》2007,(3):29-31,40
基于对电-气串联混合动力客车运行目标驾驶循环的分析,对动力系统进行了方案设计。对混合动力系统的构型进行了设计,并基于城市公交驾驶循环对动力系统的主要零部件(发动机、发电机、电动机、蓄电池)进行选型计算。建立了整车仿真模型,对整车零部件的选型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动力系统方案可以满足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要求。  相似文献   

19.
跨骑式正三轮摩托车在连续工作的环境下,发动机和制功鼓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会转化出大量的热能。为了使其能够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增加双冷却系统,从而大大延长了车辆连续使用的时间。发动机是摩托车的核心部件,为了避免发动机过热,燃烧室周围的零部件(缸套、缸盖、气门等)必须进行适当的冷却,目前正三轮摩托车发动机主要配备水冷式冷却装置。新式双冷却系统通过副水箱将发动机冷却系统与后制动鼓冷却系统整合为一体,以优化发动机与制劝元件的冷却系统。  相似文献   

20.
同时建立了三维整车热管理数值模型和发动机及其冷却系统的一维数值模型.发动机舱内流场及其换热特性三维仿真获得的对流换热系数和换热量,可用来在发动机及其冷却系统的一维仿真中算出冷却系各部件的温度;这些又可作为三维仿真的边界条件,去更新发动机舱的热流特性.如此反复迭代直至收敛.这样的一维和三维耦合仿真分析,为样机制造前整车热管理的仿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